浅论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由此可见,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童话故事能在基础的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读,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解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有效性
  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心智发展的阶段,他们是想象力最丰富的人群,童话就是为了他们想象力开发而诞生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故事凭借丰富的语言,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到语文学习中。语文学习在部分学生看来是较为枯燥无趣的,但是童话故事的使用能够较好地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极大提高,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童话及童话教学的内涵
  童话最根本的特征是它奇特的想象力,它能通过文字构建一个充满了想象力的文学世界,并通过这些文字向学生讲述一些较为难懂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为容易吸收理论知识。童话故事从学生看世界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思维方式看待这个世界,进而在使用文字叙述童话的过程中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树立更完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是最浓厚的,因此,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中慢慢兴盛起来。童话教学是将童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教师通过对这种文学体裁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一些教学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更有效地学习。
  二、童话教学的作用
  (一)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童话故事虽然大部分是基于现实进行创作的,但是在行文中作者赋予了它更夸张的想象力,小学生的思维在阅读童话会得到一步步激发,能和他们的思想产生共鸣,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之后,慢慢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能够主动进行语文的深入学习。在童话故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没有看过的事物,使得想象力得到开发。
  (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一切文学都是源自生活,童话故事也不例外。童话故事会通过它生动的语言表达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的百态,更好地接触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语文。构建更完整的语文体系,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阅读那位皇帝和大臣的语言和行为,再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不能一味听信别人的话的道理,要能自己使用正确的观念看待事物,不要在他人的阿谀奉承中迷失方向,学生在快乐的阅读过程中能很好地了解人生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对童话故事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三、童话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的功利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对童话故事的了解不是很深,只是在表层上对童话故事进行解读,过分夸大了童话故事的作用,认为这样的教学就能教给学生很多“人生大道理”。在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了浅层阅读之后,教师就人为地向学生灌输童话故事中的道理,导致童话教学目的的扭曲,看似学生了解了这些童话故事背后的道理,但实质上只是对学生进行了强行的灌输,生搬硬套的教学只会适得其反,学生会慢慢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有些教师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时,会只教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缺少对于小女孩现状的解读,没有让他们设身处地地考虑。我在教学时,通过结合一些山区的小女孩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身世,让学生了解这个童话故事的本质内涵。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
  童话故事通过独特的人物塑造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使用角色扮演方式,并不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效果,而是大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这种方式,进而忽视其他有效教学方式,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感受枯燥,导致最后丧失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在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时也会忽略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接受能力,使得教学效率很难得到保证。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目的的转变
  童话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到童话故事背后隐藏的大道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目的,在重视教学结果的同时要关注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他们能自主进行童话故事的阅读。
  (二)教学方式的丰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精力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慢慢提高。减少表演形式是很重要的一点,教师需要重视鼓励学生参与到童话故事的学习中,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童话故事后的深层含义。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童话教学能够帮助解决语文教学过程中枯燥无聊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本文论述了当下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有效性,希望本文的论述能给其他教育工作者更多启发。
  参考文献:
  [1]王泉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宣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50-5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出现,对初中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但如何运用这一工具有力的辅助初中语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工作者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多媒体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分析,探索多媒体在教学工作中的意义,为日后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语文 教学实践  现今,多媒体开始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工作中,比如数学模拟教学、英
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2(S phase kinase associatedprotein2,Skp2)在原发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风险的关
摘 要: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科目,其教学内容就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其中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之中主要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相比小学要深得多,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对知识的衡量,对认知的纠正也体现在学习语文之中,如何提高学生初中语文学习效率已经成了初中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分析初中语文教育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摘 要: 段的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弄清段篇、段中及段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段的联系 思维能力  段的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对于段的教学,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