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题报告5:β细胞唤醒——2型糖尿病治疗新话题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T2DM)是慢性进展性疾病,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关于β细胞功能损害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焦点,早在1998年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就曾断言2型糖尿病初诊时β细胞就只为正常人之半.随着病程进展以每年4.5%的速度下滑,12年后则功能消耗殆尽!β细胞功能真的穷途末路了吗?是否还有峰回路转的机会?

其他文献
分析2010年至2012年在本院内分泌科应用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引起的急性痛性神经病变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感觉定量和电生理研究等相关检查资料.结果显示,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1~49岁,体重指数偏低,诊断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前血糖控制很差,应用胰岛素后高血糖在短时间内纠正迅速,在胰岛素控制血糖期间常出现低血糖反应.肢体疼痛于应用胰岛素后2~4周内出现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收集糖尿病患者胃癌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同时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没有语言和出版日期的限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Newcastle-Ottawa)质量评价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地域、不同糖尿病类型、糖尿病病程及对照组来源进行亚组分析,所有的统计学处理均使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SH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及3T3-L1脂肪细胞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水平.结果显示TSH 与 NF-κBp65、TNF-α蛋白表达正相关,与胰岛素作用指数负相关,TSH促进脂肪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及TNF-α分泌呈剂量依赖性(P<0.05)。
碳酸锂作为精神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在使用中发现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白细胞增多,因此被移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对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无效或合并白细胞减少时,碳酸锂可能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治疗选择.但在使用中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选择较小剂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目的 调查合肥地区汉族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ONW)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双能X线吸收法(DXA)体脂分析对MONW的诊断切点.方法 入选体重指数(BMI)介于18.5~23.9 kg/m2的合肥地区成人660名,测定其血压、腰围、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XA检测体脂含量(%BF),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BF对MONW的诊断价值;MONW的诊断根据HO
目的 分析一例先天性类脂质性肾上腺增生症(CLAH)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核心家庭类固醇急性调控蛋白(StAR)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1例11月龄CLAH患儿临床资料,并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StAR基因的7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结果 患儿皮肤黝黑,女童外阴,双侧腹股沟处各扪及一1.0cm×1.0cm肿块.ACTH 253 pg/ml,8∶00皮质醇27.6 nmol/
左旋甲状腺素(L-T4)单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效果令人满意.医生需要根据病史、L-T4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影响其吸收的各种因素,选择对患者合适的服药时间,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达标后,多数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结婚和生育。
2012年12月27日,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会在北京朗豪酒店举行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杨民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张辉主任主持了选举工作。
期刊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及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 chemokine receptor3,CXCR3)水平,分析比较糖尿病病程对CXCL10水平影响.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XCL10和CXCR3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58.17±39.12对96.47±26.
一、糖尿病足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足病(ICD-10:E14.601).2.诊断依据:根据《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2003年、2011年)、《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2012年美国感染疾病学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