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来源 :新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z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每周2次血液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并观察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检查指标[血红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磷、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皮肤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食少纳呆、腰膝酸软、皮肤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倦怠乏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钾、β2微球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磷、PT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低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低血压、便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可缓解临床症状,血液透析次数从每周3次更为每周2次,减少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失语指数(AQ)、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84.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巴氏指数(BI)评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