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中所提民人谷是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园区,园区全部采用新型设施农业专利型式建设,专利号ZL20042007059908。因此,民人谷有许多特点和重大创新,特别适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民人谷 新型设施农业 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
一、民人谷是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示范区,是世界民俗特色农业博览园
民人谷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园区(简称:民人谷),位于江苏省苏州地区太仓市浏河镇,占地1650亩。建有813套单体组合式多功能新型设施农业玻璃温室,每套单体平均占地2.03亩,其中玻璃温室低层种植区占地312m2;玻璃温室高层种植区占地120m2;露天果树种植区占地280m2;庭院经济作物种植区占地360m2;园区机耕道路两侧果树种植区占地208m2;单体平均机耕道路占地40m2。按占地比例分,玻璃温室种植区占地比例为32.72%,非玻璃温室种植区占地比例64.24%,园区机耕道路占地比例3.03%。由于民人谷新型设施农业主张向空中发展,因此将农护人员的办公及生活区等附属设施,全部建在高层玻璃温室空中搭板上,完全不占农业用地。
民人谷新型设施农业是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420070599
08,有许多特点和创新:高科技化、新能源化、高质量化、低碳环保及多功能化等;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即可分散经营,又可以规模经营;即便于分散投资,又便于规模投资等。
民人谷有四大服务公司: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主要负责园区的农业项目规划、农业种植、农业技术服务及农业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主要负责园区安全、清洁、维修、养护及相关服务;农家餐饮服务公司,主要根据本园区农产品的特色开展特色餐饮文化服务;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公司,主要利用园区的特色景观开展垂钓休闲度假游等服务。整个园区采用统一经营,统一品牌,独立核算,公司加农户的现代市场经营体系。该体系特别适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民人谷又是一个展示世界农业产品艺术、农业生产艺术和农业科技艺术的平台。民人谷根据农业项目的需求,可分成多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都是由单体联合而成,有的功能区需要10个单体联合,有的需要20个单体联合。如民人谷蓝莓园,有14个单体联合,庭院及露天区全部种植蓝莓并配有特色景观,玻璃温室内一部分种植蓝莓,另一部分开展相关的蓝莓文化等服务。又如民人谷竹园,共8个单体联合,庭院及露天区全部种植世界各种特色竹子,玻璃温室内除一部分种植竹子外,其余部分开展相关的竹文化等服务。又如民人谷葫芦馆,共10个单体联合,庭院及露天区全部种植世界各种特色葫芦,玻璃温室内除一部分种植葫芦外,其余部分开展相关的葫芦文化等服务。另还有蝴蝶园、水生植物园、水族馆、灵芝园、香草园等。特别引人瞩目的是中国九大仙草全部落户民人谷,是民人谷一个亮点。总之,来到民人谷就像来到了世界民俗特色农业博览园,它不但展现出世界民俗特色农产品,同时让人们看到农产品生产的现代高科技化,更让人亲身体验到农耕文化和农业耕耘。通过民人谷现实的自然生态与设施农业的完美结合,教育人们爱护生态、爱护自然。
二、民人谷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社会效益
民人谷增加流转土地的农民收入,全部解决流转土地的农民就业,快速增加地方税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民人谷是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取得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的农民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将原来的耕地、乱坟地、破旧民宅拆迁地、小河沟荒地、田埂荒地、垃圾填埋荒地及闲置地,上述非耕地约占20%,成片打包一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了民人谷,农民一方面可直接取得大于农民本身在该地块种植利润收入的流转金,每年每亩1150斤粳稻,另一方面可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社分 得经营利润;再就通过民人谷就业取得工薪收入。
民人谷将流转土地农民的家庭成员分成四部分安排就业,50~60岁人,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每月1500~2000元;40~50岁人,主要以物业服务为主,每月2000~3000元;30~40岁人,主要以农村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为主,每月2500~3500元;20~20岁人,主要以农家乐餐饮服务为主,每月2500~3500元。民人谷建有813套单体玻璃温室,其中农业服务人员每3套需1人,约需271人;物业服务人员每10套需1人,约需81人;农村休闲度假服务每5套需1人,约需163人;农家乐餐饮服务每套需1人,约需813人;上述共需1328人,平均每1.3亩解决1个农民就业。而民人谷占地原农户只有137户,因此,解决就业人员数远远多于流转农民的数量。
2.经济效益
民人谷是贯彻国家及省、市、区的规划政策,落实招商引资方案,推动农村发展,做好农村土地再次流转工作的好项目。民人谷的建设将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链,大大提高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增加各项经济税收。民人谷将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产品的需求,增加当地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好的落实城市经济向农村经济的转移。更好的推动城市科技向农村科技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民人谷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将玻璃温室工程包给建筑工程公司,因此,将建筑工程公司的建筑营业税全部交给工程所在地浏河镇,这样,工程建设期两年内能为浏河镇创税收3000万,相当于20年的土地流转金。另在达到正常经营年时,其中非免税项目的经营就可为浏河镇每年创税1000万(门票、休闲游、餐饮、养生、物业服务等),相当于8年的土地流转金。如果按土地流转30年计算,1328人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30年总工资收入为143424万元,30年总税收33000万元,二者共计176424万元,相当于每亩每年35641元,是流转前的45倍(流转前该土地利润每亩每年800元)。
民人谷在建设期内就已经通过招商引资,将上海的有钱人、有农业技术的人和有农业项目的人引进园区,通过租赁、认种、认养、流转、合作、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共同经营。由于这部分人不但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享受农业耕耘并通過体验现代农业生产过程达到健康长寿,而不惜大量消费,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向前发展。
3.生态效益
民人谷的指导思想、规划和建设将以生态、环保、安全、科技、高效、生产、休闲于一体,并能实现成为集农业高新科技示范、推广、培训、生产及青少年农业基础教育、观光旅游和展示世界民俗特色农业艺术为一体的中国一流的大型农展园。
民人谷引进太阳能光伏发电,沼气设施。玻璃温室大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节能平台。
三、民人谷是创新事物,它的创新包含了许多行业领域,值得探索
民人谷是创新事物,是创新就艰难,是创新就容易引起争议,不能因为艰难和争议就不创新了,创新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极大支持,人们在严格把控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要提高对创新事物的理解、对创新事物的参与、对创新事物的支持,不能表现成不作为。那么,民人谷在哪些方面有创新:
1.设施农业结构上的创新
就是将传统的联动设施农业转变成单体的、多功能的现代高科技新型设施农业,即可以分散经营,又可以规模经营,又适宜中国特色新农村需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生活习惯的需求。
2.投資开发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的投资主体均是政府,由于政府投资并不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上,几乎全部亏损,一旦政府扶持资金断掉,园区就面临倒闭。民人谷的投资全部来源于企业和社会,由于市场机制的创新,投资民人谷搞农业的人特别踊跃,投资人满足的是休闲、度假、体验农业,企业是帮助投资人在实现上述需求的基础上,追求农业本身及相关附加产业的增值,企业将增值利润再返投资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增值,从而稳定农业及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发展。
3.经营理念的创新
传统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是将产出的农产品运到城市卖,而民人谷由于本身具有潜力极大的市场消费、人气旺盛,采用与传统相反的形式由外卖转变成内销,所产出的农产品全部在本园区消耗和卖掉,自己的园区产出还不够需求,还要到外园区采购,通过测算,民人谷一个园区通常能带动8~10个园区的种植。通常民人谷的种植项目应该选择新、奇、特农业品种,偏重于观赏和展示;而附近园区要跟随着民人谷选择品种,但要偏重于产量,只有产量高,才能满足供给民人谷。那么,民人谷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市场,因为民人谷在建设时期,已将上海最有钱的人、最有农业技术人员、最需求农业产品人员,引进民人谷做投资业主,他们不只是为了投资,更是因为他们喜欢农业,享受农业,通过体验农业达到养生、享乐。
4.土地利用方面的创新
大家知道,设施农业是通过人工创造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来增加农业产量和质量,通常是通过温度控制和立体栽培,相对增加了土地利用时间和面积。新型设施农业更是采用悬空式建筑农业设施,极大增加土地利用面积,并且尽量将附属农业设施转向空间,特别是将农护人员的办公及生活场所移至空间,即不占农业用地,又改善了农护人员办公和生活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都市农业,从而稳定高技术农业人员安心管理农业、长久服务农业。
5.高档农业设施投入反而相对降低农产品成本的创新
传统设施农业是将农业设施折旧费物化到农业产品中去,因此,设备投入资金越多,折旧费越高,农产品成本越高。而民人谷将农业设施多功能化,高质量化,长久使用化,并结合先进的经营理念,使农业设备走出一条随市场自我增值的行情,反而使农产品的设备折旧费成本降低。本来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在先进经验理念的引导下,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向以围绕着农业产业的相关行业发展,从而大大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使园区的经济效益几十倍的增长,并带动周边农业效益。
6.经营模式多样化的创新
传统设施农业园区是先有农业项目,然后按照项目的要求,再上特定的农业设施,一旦农业产品被市场淘汰,大量投资特定的农业设施也随之废弃,中国每年在这方面的浪费超百亿。民人谷是先建造多功能标准的单体玻璃温室,再根据农业项目的不同要求上特殊设备。换种方式说,传统是先设计好软件,再生产硬件,但软件变化了,硬件就报废。而民人谷是先建设标准化生产农业的工厂,即建设多功能标准化硬件,软件可随时随地的安装和更换,因为软件升级变化的速度远大于硬件。有了这套现代经营理论,投资者可在任何环节上投资,当然,投资越靠前,风险越小,利润越大。因此,许多投资人通过租赁、认种、认养、流转、合作、合资、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参与经营。
四、民人谷建设的合法性
民人谷建设必须本着三个合法性严格要求:即建设要合法、运营要合法及使用要合法。要合法,首先确定国家政策上允许,并有许多相关优惠政策,明确设施农用地就是农业用地性质等。太仓市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占地6万亩,而民人谷是该示范区里的一个农业项目,占地1650亩。民人谷新型设施农业玻璃温室本身就是设施农业,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但存有争议的是在高层玻璃温室内的局部二层搭板,约60平方米,如果将此搭板全部放农产品或农用配件,这样,不但不引起争议,反而大力提倡。如果将此搭板做成办公室或生活室,就引起了争议,有人说是变相建别墅,又有人说变相建宾馆。这一点点变化就产生如此大的差异,说明现有标准不细致和完善。
就在人们认识徘徊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与农业部联合下发,国土资源(2010)155号文《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界定了设施农用地范围,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设施农用地分为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是指在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工厂化作物栽培中有钢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温室用地等;规模化养殖舍及附属设备室用地;水产养殖池塘及工厂化养殖用地;育种育苗场所用地及简易生产看护房用地等。附属设施用地是指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辅助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管理和生活用房用地;仓库用地;硬化晾晒场及农村道路等用地。生产设施用地占耕地的,不计入耕地减少考核,但生产结束后复耕;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需要“占一补一”,占多少耕地补多少。
民人谷为减少附属设施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用地,将其直接向空中发展,即不占地,又不影响作物的采光和通风,又适宜于休闲,这本身是节约了用地,使农业向空中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土地利用方面的创新,但许多人认为装修豪华有变向别墅。装修豪华是为了提高农业休闲环境,更加适宜于市场发展需求,是为了临时性休闲度假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工作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是中国现代设施农业的创新。国土资源(2010)155号文也明确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需要“占一补一”,民人谷的附属设施即办公和生活室没有占用耕地,不需占一补一,况且,民人谷在土地整理上还创造耕地约300亩,占民人谷整个用地的20%。
一个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建设标准的完善,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国家有了标准,可以在标准范围内大力推广;没有标准可以通过不审批限制其发展;对已经审批和建起来的园区要引导其发展;对没有把握的建设标准,要先示范,仔细探索后,再求进一步发展。
五、民人谷的评价
民人谷是中国长三角地区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的一颗灿烂明珠,它集成了中国许多行业领域里的创新、是中国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利用的集成区、是中国新能源产生的集聚地、是中国科技农业及生物科技的集成区。
民人谷完美的将生态农业与人文科技有机结合、弱势行业与强势行业有机结合、农村资源与城市资源有机结合。
民人谷新型设施农业的创新及全新的经营理念,极大地提升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在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效益及农村活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生态化改善。
民人谷引导消费向农村转移、资金向农村转移、技术向农村转移。它的实施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完善现代都市农业探索机制、完善新型设施农业推广机制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民人谷的示范与探索,必定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关键词】民人谷 新型设施农业 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
一、民人谷是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示范区,是世界民俗特色农业博览园
民人谷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园区(简称:民人谷),位于江苏省苏州地区太仓市浏河镇,占地1650亩。建有813套单体组合式多功能新型设施农业玻璃温室,每套单体平均占地2.03亩,其中玻璃温室低层种植区占地312m2;玻璃温室高层种植区占地120m2;露天果树种植区占地280m2;庭院经济作物种植区占地360m2;园区机耕道路两侧果树种植区占地208m2;单体平均机耕道路占地40m2。按占地比例分,玻璃温室种植区占地比例为32.72%,非玻璃温室种植区占地比例64.24%,园区机耕道路占地比例3.03%。由于民人谷新型设施农业主张向空中发展,因此将农护人员的办公及生活区等附属设施,全部建在高层玻璃温室空中搭板上,完全不占农业用地。
民人谷新型设施农业是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420070599
08,有许多特点和创新:高科技化、新能源化、高质量化、低碳环保及多功能化等;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即可分散经营,又可以规模经营;即便于分散投资,又便于规模投资等。
民人谷有四大服务公司: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主要负责园区的农业项目规划、农业种植、农业技术服务及农业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主要负责园区安全、清洁、维修、养护及相关服务;农家餐饮服务公司,主要根据本园区农产品的特色开展特色餐饮文化服务;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公司,主要利用园区的特色景观开展垂钓休闲度假游等服务。整个园区采用统一经营,统一品牌,独立核算,公司加农户的现代市场经营体系。该体系特别适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民人谷又是一个展示世界农业产品艺术、农业生产艺术和农业科技艺术的平台。民人谷根据农业项目的需求,可分成多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都是由单体联合而成,有的功能区需要10个单体联合,有的需要20个单体联合。如民人谷蓝莓园,有14个单体联合,庭院及露天区全部种植蓝莓并配有特色景观,玻璃温室内一部分种植蓝莓,另一部分开展相关的蓝莓文化等服务。又如民人谷竹园,共8个单体联合,庭院及露天区全部种植世界各种特色竹子,玻璃温室内除一部分种植竹子外,其余部分开展相关的竹文化等服务。又如民人谷葫芦馆,共10个单体联合,庭院及露天区全部种植世界各种特色葫芦,玻璃温室内除一部分种植葫芦外,其余部分开展相关的葫芦文化等服务。另还有蝴蝶园、水生植物园、水族馆、灵芝园、香草园等。特别引人瞩目的是中国九大仙草全部落户民人谷,是民人谷一个亮点。总之,来到民人谷就像来到了世界民俗特色农业博览园,它不但展现出世界民俗特色农产品,同时让人们看到农产品生产的现代高科技化,更让人亲身体验到农耕文化和农业耕耘。通过民人谷现实的自然生态与设施农业的完美结合,教育人们爱护生态、爱护自然。
二、民人谷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社会效益
民人谷增加流转土地的农民收入,全部解决流转土地的农民就业,快速增加地方税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民人谷是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取得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的农民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将原来的耕地、乱坟地、破旧民宅拆迁地、小河沟荒地、田埂荒地、垃圾填埋荒地及闲置地,上述非耕地约占20%,成片打包一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了民人谷,农民一方面可直接取得大于农民本身在该地块种植利润收入的流转金,每年每亩1150斤粳稻,另一方面可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社分 得经营利润;再就通过民人谷就业取得工薪收入。
民人谷将流转土地农民的家庭成员分成四部分安排就业,50~60岁人,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每月1500~2000元;40~50岁人,主要以物业服务为主,每月2000~3000元;30~40岁人,主要以农村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为主,每月2500~3500元;20~20岁人,主要以农家乐餐饮服务为主,每月2500~3500元。民人谷建有813套单体玻璃温室,其中农业服务人员每3套需1人,约需271人;物业服务人员每10套需1人,约需81人;农村休闲度假服务每5套需1人,约需163人;农家乐餐饮服务每套需1人,约需813人;上述共需1328人,平均每1.3亩解决1个农民就业。而民人谷占地原农户只有137户,因此,解决就业人员数远远多于流转农民的数量。
2.经济效益
民人谷是贯彻国家及省、市、区的规划政策,落实招商引资方案,推动农村发展,做好农村土地再次流转工作的好项目。民人谷的建设将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链,大大提高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增加各项经济税收。民人谷将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产品的需求,增加当地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好的落实城市经济向农村经济的转移。更好的推动城市科技向农村科技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民人谷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将玻璃温室工程包给建筑工程公司,因此,将建筑工程公司的建筑营业税全部交给工程所在地浏河镇,这样,工程建设期两年内能为浏河镇创税收3000万,相当于20年的土地流转金。另在达到正常经营年时,其中非免税项目的经营就可为浏河镇每年创税1000万(门票、休闲游、餐饮、养生、物业服务等),相当于8年的土地流转金。如果按土地流转30年计算,1328人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30年总工资收入为143424万元,30年总税收33000万元,二者共计176424万元,相当于每亩每年35641元,是流转前的45倍(流转前该土地利润每亩每年800元)。
民人谷在建设期内就已经通过招商引资,将上海的有钱人、有农业技术的人和有农业项目的人引进园区,通过租赁、认种、认养、流转、合作、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共同经营。由于这部分人不但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享受农业耕耘并通過体验现代农业生产过程达到健康长寿,而不惜大量消费,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向前发展。
3.生态效益
民人谷的指导思想、规划和建设将以生态、环保、安全、科技、高效、生产、休闲于一体,并能实现成为集农业高新科技示范、推广、培训、生产及青少年农业基础教育、观光旅游和展示世界民俗特色农业艺术为一体的中国一流的大型农展园。
民人谷引进太阳能光伏发电,沼气设施。玻璃温室大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节能平台。
三、民人谷是创新事物,它的创新包含了许多行业领域,值得探索
民人谷是创新事物,是创新就艰难,是创新就容易引起争议,不能因为艰难和争议就不创新了,创新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极大支持,人们在严格把控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要提高对创新事物的理解、对创新事物的参与、对创新事物的支持,不能表现成不作为。那么,民人谷在哪些方面有创新:
1.设施农业结构上的创新
就是将传统的联动设施农业转变成单体的、多功能的现代高科技新型设施农业,即可以分散经营,又可以规模经营,又适宜中国特色新农村需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生活习惯的需求。
2.投資开发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的投资主体均是政府,由于政府投资并不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上,几乎全部亏损,一旦政府扶持资金断掉,园区就面临倒闭。民人谷的投资全部来源于企业和社会,由于市场机制的创新,投资民人谷搞农业的人特别踊跃,投资人满足的是休闲、度假、体验农业,企业是帮助投资人在实现上述需求的基础上,追求农业本身及相关附加产业的增值,企业将增值利润再返投资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增值,从而稳定农业及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发展。
3.经营理念的创新
传统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是将产出的农产品运到城市卖,而民人谷由于本身具有潜力极大的市场消费、人气旺盛,采用与传统相反的形式由外卖转变成内销,所产出的农产品全部在本园区消耗和卖掉,自己的园区产出还不够需求,还要到外园区采购,通过测算,民人谷一个园区通常能带动8~10个园区的种植。通常民人谷的种植项目应该选择新、奇、特农业品种,偏重于观赏和展示;而附近园区要跟随着民人谷选择品种,但要偏重于产量,只有产量高,才能满足供给民人谷。那么,民人谷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市场,因为民人谷在建设时期,已将上海最有钱的人、最有农业技术人员、最需求农业产品人员,引进民人谷做投资业主,他们不只是为了投资,更是因为他们喜欢农业,享受农业,通过体验农业达到养生、享乐。
4.土地利用方面的创新
大家知道,设施农业是通过人工创造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来增加农业产量和质量,通常是通过温度控制和立体栽培,相对增加了土地利用时间和面积。新型设施农业更是采用悬空式建筑农业设施,极大增加土地利用面积,并且尽量将附属农业设施转向空间,特别是将农护人员的办公及生活场所移至空间,即不占农业用地,又改善了农护人员办公和生活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都市农业,从而稳定高技术农业人员安心管理农业、长久服务农业。
5.高档农业设施投入反而相对降低农产品成本的创新
传统设施农业是将农业设施折旧费物化到农业产品中去,因此,设备投入资金越多,折旧费越高,农产品成本越高。而民人谷将农业设施多功能化,高质量化,长久使用化,并结合先进的经营理念,使农业设备走出一条随市场自我增值的行情,反而使农产品的设备折旧费成本降低。本来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在先进经验理念的引导下,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向以围绕着农业产业的相关行业发展,从而大大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使园区的经济效益几十倍的增长,并带动周边农业效益。
6.经营模式多样化的创新
传统设施农业园区是先有农业项目,然后按照项目的要求,再上特定的农业设施,一旦农业产品被市场淘汰,大量投资特定的农业设施也随之废弃,中国每年在这方面的浪费超百亿。民人谷是先建造多功能标准的单体玻璃温室,再根据农业项目的不同要求上特殊设备。换种方式说,传统是先设计好软件,再生产硬件,但软件变化了,硬件就报废。而民人谷是先建设标准化生产农业的工厂,即建设多功能标准化硬件,软件可随时随地的安装和更换,因为软件升级变化的速度远大于硬件。有了这套现代经营理论,投资者可在任何环节上投资,当然,投资越靠前,风险越小,利润越大。因此,许多投资人通过租赁、认种、认养、流转、合作、合资、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参与经营。
四、民人谷建设的合法性
民人谷建设必须本着三个合法性严格要求:即建设要合法、运营要合法及使用要合法。要合法,首先确定国家政策上允许,并有许多相关优惠政策,明确设施农用地就是农业用地性质等。太仓市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占地6万亩,而民人谷是该示范区里的一个农业项目,占地1650亩。民人谷新型设施农业玻璃温室本身就是设施农业,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但存有争议的是在高层玻璃温室内的局部二层搭板,约60平方米,如果将此搭板全部放农产品或农用配件,这样,不但不引起争议,反而大力提倡。如果将此搭板做成办公室或生活室,就引起了争议,有人说是变相建别墅,又有人说变相建宾馆。这一点点变化就产生如此大的差异,说明现有标准不细致和完善。
就在人们认识徘徊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与农业部联合下发,国土资源(2010)155号文《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界定了设施农用地范围,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设施农用地分为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是指在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工厂化作物栽培中有钢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温室用地等;规模化养殖舍及附属设备室用地;水产养殖池塘及工厂化养殖用地;育种育苗场所用地及简易生产看护房用地等。附属设施用地是指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辅助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管理和生活用房用地;仓库用地;硬化晾晒场及农村道路等用地。生产设施用地占耕地的,不计入耕地减少考核,但生产结束后复耕;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需要“占一补一”,占多少耕地补多少。
民人谷为减少附属设施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用地,将其直接向空中发展,即不占地,又不影响作物的采光和通风,又适宜于休闲,这本身是节约了用地,使农业向空中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土地利用方面的创新,但许多人认为装修豪华有变向别墅。装修豪华是为了提高农业休闲环境,更加适宜于市场发展需求,是为了临时性休闲度假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工作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是中国现代设施农业的创新。国土资源(2010)155号文也明确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需要“占一补一”,民人谷的附属设施即办公和生活室没有占用耕地,不需占一补一,况且,民人谷在土地整理上还创造耕地约300亩,占民人谷整个用地的20%。
一个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建设标准的完善,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国家有了标准,可以在标准范围内大力推广;没有标准可以通过不审批限制其发展;对已经审批和建起来的园区要引导其发展;对没有把握的建设标准,要先示范,仔细探索后,再求进一步发展。
五、民人谷的评价
民人谷是中国长三角地区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的一颗灿烂明珠,它集成了中国许多行业领域里的创新、是中国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利用的集成区、是中国新能源产生的集聚地、是中国科技农业及生物科技的集成区。
民人谷完美的将生态农业与人文科技有机结合、弱势行业与强势行业有机结合、农村资源与城市资源有机结合。
民人谷新型设施农业的创新及全新的经营理念,极大地提升现代都市高科技设施农业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在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效益及农村活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生态化改善。
民人谷引导消费向农村转移、资金向农村转移、技术向农村转移。它的实施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完善现代都市农业探索机制、完善新型设施农业推广机制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民人谷的示范与探索,必定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