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实验助高中生物教学走向高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j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创新生物实验教学值得关注和探讨。文章从实验兴趣的激发、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创新、实验课组织的创新和实验建模的创新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生物教学注重创新实验的教学措施,促使生物教学走向高效。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实验;创新能力;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开展,生物实验课的增多,凸显了教师们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但生物实验的模式改观并不大,多是老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的操作实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创新试验了。而创新是新课改的主题,为此,生物实验课提出创新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实践意义。下面以自身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开展高中生物创新实验的教学。
  一、实验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实验兴趣是生物实验教学的基础。如何培养实验兴趣,趣味性的实验可以助一臂之力。
  如《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教师可以提出趣味性的实验:利用植物的向光性,幼苗的主要根系呈圆形、菱形和心形等几何图形,以及,你能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一片树叶上印出一家人的头像吗?趣味性的实验,定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其实验的欲望和创新的动力。
  二、实验方法、步骤创新
  传统的实验课,都是老师让实验员准备好实验用具,课堂上教师演示,老师对学生讲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甚至实验的步骤教师也一句句交代清楚,老师做实验,学生是看客,学生们巴不得上去动手摸一摸、做一做,体验实验的乐趣,而演示实验的弊端将学生们的对实验的兴趣和欲望扼杀在萌芽状态,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就是学生的操作实验,也严格按照教师的所说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等,按部就班完成,不得越雷池半步。
  新课程标准下,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为此,注重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创新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更是创新实验的基础。
  做实验前,告诉学生实验的主题,而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步骤统统教给学生自己处理,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并讲述出来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大相径庭。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这个实验的设计,可以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教材上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品,让学生查阅相关工具书或者网上查询,利用身边的随手可拾的材料设计实验如实验材料可以选择植物幼苗(玉米、小麦、西红柿植株等)、小花盆、火柴杆、泥土、纸盒、剪刀、台灯等,这些材料可谓触手可及,为实验带来了方便。实验材料准备好,实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实验步骤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而设计,也不要求整齐划一,那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以体现。
  三、实验课组织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学讲计划是对新课改的推进和创新,也是新课改硕果的总结和深入。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实验课堂上,教师演示、学生看,学生们坐在座位上危襟正坐,致使实验课是教师一言堂,在上面讲实验步骤、操作的规范性,说实验现象、讲实验结果。最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巡视指导,学生对实验提前一概不知,没有预习和思考的空间,因此,实验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与其说是自己实验,不如是教师在帮忙做。有时,实验复杂一点的话,学生束手无策,教师照顾不过来,于是,教室里急的团团转的并不罕见,学生们对实验稀里糊涂,老师忙得晕头转向,在不了了之中,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让学生鸣锣收兵,“有时间再做”将实验课画上了句号。
  这样的教学沿袭了一年又一年,创新实验教学成为口头的空头支票。因此,改变现有实验课的教学现状势在必行。笔者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亲自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如“植物的向光性实验”,首先让学生课前贮备好实验材料和用具,其次,让学生提出实验假设:根据植物的向光性原理,幼苗应该向着纸盒开孔的方伸长和发展,也就是说,向着光源的方向发展。并对实验就行预测:过一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光源。
  那么,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可以由几位实操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并边操作,边给其他学生讲解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亲手操作。最后,对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性的点拨和指出,这个实验过程,教师只是指导者和组织者,操作实验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完成,突出了合作学习和学讲结合的理念,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新课改的理念和宗旨。
  四、实验模型构建的创新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许多多模拟实验,如形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高中教材中给出了模拟实验的实例。其实验原理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究雜交后代的分离比”。这个模拟实验,有的同学想出了两个桶内放不同颜色的球,每一次各抓一个球的概率的方法,通过反复的抓球模拟实验,并记录每一次模拟的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基因分离与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
  再如,在“细胞膜——系统边界”的教学中,对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想象,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模拟实验设计,有的用塑料球,有的用彩色纸,有的还想起来用鸡蛋,有的说用细铁丝而构建等等,一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思维能力、抑或说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和培养,这个模拟实验不拘泥于一个,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并且明确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方法之一,更对细胞膜的流动模型获得直观的认识。
  此外,任何实验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生物实验也是一样,有时实验不可能一次成功,那么,在鼓励学生创新实验的同时,应鼓励他们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这也实现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伍美娥. 高中课本实验创新对学生刨新能力的培养[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年49期.
  【2】田秋云徐建国胡青平.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年2期.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因而展开了深度和创意的教学变革。“積极语用”就是积极地听说读写思,积极进行语言文字的使用。“积极”强调的是儿童的主体价值,“语用”特指语言文字的应用。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看他是否能够积极地使用,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实践命题。  关键词:语文课程 语言文字 积极语用 主体价值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留下了不计其数,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作为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的极大体现,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中华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
期刊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
摘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非常的被动,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施教,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的学习语文知识,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而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也逐渐的意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以进一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
1966年深秋,正是全国“红卫兵”大串联的高峰.我所在的书店地处上海南京路、西藏路繁华地带,是外地客必逛的宝地.不开架的书店挤得里三层外三层,营业员应接不暇.
本文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分析东亚共同体的影响因素入手,将这两个地区进行对比,探讨欧洲一体化发展对于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启示作用。
本研究选用DNA条形码的通用基因片段,采用特异性扩增测序及与GenBank已有序列结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鲻科(Mugilidae)6属17种鱼类的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分子树构建和系统
朋友是信奉进化论的生物学家,常常告诉我许多动物界的趣事.rn据她说,动物界往往雄性比雌性更美丽是有进化论方面的依据的,因为动物界总是雌性选择配偶.为了繁衍后代,让自己的
才子佳人小说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四种主、次要角色(才子、佳人、小人、家长)构成的、充满艺术创造活力的人物关系模式。在《玉娇梨》与《平山冷燕》这两部小说中,这四类人
摘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那究竟怎么做到呢?笔者就此问题,结合当今的教育教学实际和工作经验,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