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用公开跟柳传志叫了一次板。
“柳传志是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我可能是在十代以后了。”对成功者,任用始终存有敬畏之心。
柳传志看着眼前这个生于1986年的年轻人:1米88的个头,清爽的发型,帅气的五官,比同龄人更沉稳的气质,短短三年,他先后创办了两家互联网公司。
“创业要有理想,但是不要太理想化。”柳传志对任用说。任用当场就不认同这个说法。在场还有另外16位青年企业家,这是一场主题为“青年危机”的圆桌论坛。
当论坛主持人问在坐的17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感受到的最大危机是什么”时,任用在自己的小题板上画了一个“$”,代表钱。他说,第二次创业就是“既有理想,又理想化”。
创业是任用的理想,这源自他的父亲任晋生。任晋生祖籍江苏启东县,1978年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企盖天力制药公司,10年后升任副总经理。1992年,任晋生和6位同事一起辞职下海,成为“92派”代表人物之一。此时的任用刚刚上小学,他模糊地意识到父亲在做一件不一样的事,因为周围人看他的眼光变了。
父亲的决定给少年任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在国企当高管时,逢年过节,家里总是有很多人来拜访,但创业后,走动的人马上消失了,任用听到更多的是外界对父亲创业决定的非议。
任用问父亲“为什么放弃金饭碗,选择创业”。父亲说,当他小的时候,常常在农田仰望星空思考未来,他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就是一个比较有野心的人。”
这股渴求改变命运的“野心”对任用影响很大。当别的小朋友痴迷于游戏、漫画时,他就开始关注教室墙壁上贴的名人名言,开始看名人传记。
1995年,任晋生把妻子和儿子接到了南京。也在这一年,任晋生创办了先声药业。任用发现自己家与别人家有了不同:别人家还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他们家已经开上了轿车。
上了中学的任用常常跟着父亲旁听公司会议,从这里开始了商业启蒙。他是个内敛的人,平时话不多,遇事总爱自己琢磨。他慢慢了解到一家公司是如何运作的,也意识到从一家小公司到大公司再到上市公司要经历怎样的磨练。他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商业管理类书籍,包括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等。
任用说他感谢这个时代让他成为幸运的一代,“我的家庭能够比较早地让我找到我感兴趣、比较关注的方向。”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事业将从创业开始,“满脑子都是创业的想法。我比较爱折腾,对我来说,商业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世界。”
父亲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但他并没有养尊处优。从中学开始,任用就开始在父亲公司打工,“做过打扫卫生的、刷碗的,也做过车间里面包装的工作。”有一年,任用刷了一个暑假的碗给自己买了一个手机。他知道,付出是学会担当的开始。
有两件事给任用带来了很大的触动:父亲生病与爷爷去世。当任晋生赚得第一桶金后,创业伙伴跟他产生意见分歧:有人想把钱分掉,有人想另起炉灶。 各种意见僵持不下中,任晋生又病倒了——心脏早搏。2006年,任用的爷爷被查出肺癌晚期。以医药研发起家的任晋生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任用说,他感到自己肩上所扛的责任有多重大,也意识到研发好药挽留人的生命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很自然地,他去英国留学时选择生物化学专业。
图/本刊记者4 3梁辰
2010年,24岁的任用已经在伦敦待了3年半。
在英国期间,任用想到了一个创业项目——在线教育。他专门回国进行实地调研。父亲也给了很多建议。但是,调研之后,任用发现这个项目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还有很多基于现有教育体系难以被打通的部分。
再次回到英国的任用意识到国内外的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给父母各买了一个iPhone手机。在他的解说下,任晋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酷的新玩意儿”。任用发现智能手机已经跨越地域、年龄、阶层,逐渐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他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也只会有一次。任用无法想象自己去体验一条被设计好的、一眼能看到头的生命之路。
“我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他的考量体系里,他本可以毕业后回到父亲的公司,然后在医药行业不断向父亲看齐。深思熟虑后,任用意识到这对他而言并非一个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好起点。“我需要切实地考虑我现在到底能够做什么。从这个出发点去看,医药行业实际上是门槛特别高、周期特别长的行业。以我当时的条件,我并不适合进入这个行业去创业。”
智能手机让他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性。他决定辍学回国开发即时通讯软件。“我总是希望我创办的公司非常伟大,会真正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任用的1000万启动资金来自于父亲的支持。创业的道路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他不知道,2010年11月20日,腾讯微信项目已经正式交由张小龙立项负责。很快,whatsapp在欧美国家迅速流行。紧接着,微信、米聊等即时通讯工具相继出现。这时,任用的项目研发已经进行到了一半,他陷入了两难困境。“似乎这条路很难再走下去了。我要是只做一件大家已经做到的事情,这件事情对市场来说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而且这个产品本身也很难真正地打动用户。”
另一方面,1000万启动资金也所剩无几。“十五六个人,每个月人工支出就有20万元左右。”一家初创的小微企业在艰难支撑。任用去银行贷款,被告知前提是得在北京有一套住房。他说,“我有啊,但房子在南京。”对方说,那不行。
任用并没有向父亲求助,他知道这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最终要想明白什么事情是值得去做的,公司未来去实现什么目标。这恰恰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到你。”而让他真正感到难受的,并不是他没有把這件事情做起来,而是他觉得自己没有履行对团队的责任,“大家因为我才加入这个团队,但是我并没有把公司真正地带上成功之路。”
“为什么小微企业融资就这么难,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新办法解决?”在青年领袖圆桌论坛上,任用跟柳传志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
任用找到了新的方向——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我们专门发放贷款给小微企业,并且这些贷款都是不需要抵押物的,都是完全基于信用的。”他对柳传志说,这完全是一个基于理想化的创业出发点,“我们做的创新现在收到的成效还不错。”
2012年,任用与刘雁南、吴逸然一起创办了互联网理财网站有利网。一开始,有利网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网络对接有小额借贷需求的人和有理财需求的人,从中赚取利差。这与其他理财网站相比并无多大区别,只是个“资金掮客”。很明显,这不能成为有利网在蓬勃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安身立命的根本。公司强大的顾问团不断给他们提供方向性的引导和建议。
这个专家顾问团阵容堪称豪华:任晋生、经济学家陈志武、TPG(德太资本)合伙人孙燕军、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其中,赵令欢也是任晋生的商业合作伙伴,两人携手创造了中国药企海外第一大IPO的纪录。顾问团成员极少亲临公司参与具体事务,他们一般会通过定期的电话会议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这回,任用想明白了,他充分发挥了“小公司”的优势。“小公司其实可以是更开放的。我们小企业要想做成大事情,可以更多地借助外部的资源,借助于外部的合作。”任用把架构设置在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模式上:选择跟市场上已经大量存在的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由他们负责发展线下借款人并提供本息担保,有利网经过终审后向线上投资人进行项目推荐。任用要打造“金融产品的淘宝商城”。第二次创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成效,上线9个月的累计交易额就突破3亿元。
与小贷公司的创新合作模式确立后,香港慢牛投资董事长张化桥专门找到任用,成为了顾问团的一员。
任用说,在两次创业的过程中,父亲从来不会告诉他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顾问团也不会。答案始终要他自己去寻找。与任用共同进退的,还有两位同样年轻的联合创始人——刘雁南、吴逸然。
刘雁南是任用的初中同学,两人在英国时就一起探讨创业项目。刘曾先后在香港美银美林、TPG工作。吴逸然同样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从北大哲学系本科、金融学硕士毕业后,也走上了创业之路。任用刚回国时常常与刘、吴二人一起探讨商业规划。自然而然地,三人因为共同的志向走到了一起。
“几个小伙伴一起创业,可能关于具体分工,应该讨论的、应该明确的,不一定愿意说得那么细。”碍于情面的合伙人模式在一开始就被任用否定了。他一直记得父亲和合伙人在公司未来发展之路上产生的激烈分歧。
最初,任用就与刘、吴二人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讨论,“根据我们3个人不同的性格,首先在业务分工上做一个明确的安排。”
任用性格沉稳,喜欢钻研,有产品开发的经验,所以兼任了产品经理的角色,负责产品和技术;刘雁南执行能力强,有丰富的金融机构工作经验,负责业务及运营;而吴逸然外向健谈,负责与小贷公司的沟通等对外合作。
3个年轻人也会在意见相左时“急瞪眼、拍桌子”。任用说多数情况下他比较理智,是三人中的润滑剂。他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气质。外出谈生意时,对方常常误以为他已经三十五六岁了。
在内部管理中,年轻的任用聚拢了一批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我既没有金融方面的专业背景,也不是专门写代码的人。最重要的(管理任务)就是让大家明确我们工作目标到底是什么,大家在我们整体的目标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和任务。(我)必须得放权。必须依赖我的团队。”
“如果(没有)理想化的环境,你抱怨了,不做了,我觉得你对环境有过强的要求。而你是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调整了路线,这就叫作‘有理想不理想化’。”柳传志告诉任用。
“我一直希望能够做点什么与众不同的事情,能够通过我的事业、通过商业改变更多人的生活。”任用觉得,当下毫无疑问就是他最好的创业时代。
人物周刊:选择意味着评估,你做决断时最重要的裁量因素是什么?
任用:责任、个人的兴趣爱好。跟商业有关的决定,会考虑去做用户更需要的事情。
人物周刊:取舍的核心其实是是人生智慧,是个人价值观的外化。你怎么理解“智慧”二字?
任用:在我看来最有智慧的人是能够根据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做出正确决定的人。
人物周刊: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有了智慧和从容感?
任用:我还在争取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的过程中,可能没有一天是比较从容和淡定的,都是非常焦虑的。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微软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作为一个创业者听到这句话其实是深有感触的。滿足感或者说自豪只能够延续几分钟,扑面而来的问题或者挑战就会把一点点小小的得意全部击走了。
“柳传志是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我可能是在十代以后了。”对成功者,任用始终存有敬畏之心。
柳传志看着眼前这个生于1986年的年轻人:1米88的个头,清爽的发型,帅气的五官,比同龄人更沉稳的气质,短短三年,他先后创办了两家互联网公司。
“创业要有理想,但是不要太理想化。”柳传志对任用说。任用当场就不认同这个说法。在场还有另外16位青年企业家,这是一场主题为“青年危机”的圆桌论坛。
当论坛主持人问在坐的17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感受到的最大危机是什么”时,任用在自己的小题板上画了一个“$”,代表钱。他说,第二次创业就是“既有理想,又理想化”。
青年的理想
创业是任用的理想,这源自他的父亲任晋生。任晋生祖籍江苏启东县,1978年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企盖天力制药公司,10年后升任副总经理。1992年,任晋生和6位同事一起辞职下海,成为“92派”代表人物之一。此时的任用刚刚上小学,他模糊地意识到父亲在做一件不一样的事,因为周围人看他的眼光变了。
父亲的决定给少年任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在国企当高管时,逢年过节,家里总是有很多人来拜访,但创业后,走动的人马上消失了,任用听到更多的是外界对父亲创业决定的非议。
任用问父亲“为什么放弃金饭碗,选择创业”。父亲说,当他小的时候,常常在农田仰望星空思考未来,他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就是一个比较有野心的人。”
这股渴求改变命运的“野心”对任用影响很大。当别的小朋友痴迷于游戏、漫画时,他就开始关注教室墙壁上贴的名人名言,开始看名人传记。
1995年,任晋生把妻子和儿子接到了南京。也在这一年,任晋生创办了先声药业。任用发现自己家与别人家有了不同:别人家还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他们家已经开上了轿车。
上了中学的任用常常跟着父亲旁听公司会议,从这里开始了商业启蒙。他是个内敛的人,平时话不多,遇事总爱自己琢磨。他慢慢了解到一家公司是如何运作的,也意识到从一家小公司到大公司再到上市公司要经历怎样的磨练。他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商业管理类书籍,包括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等。
任用说他感谢这个时代让他成为幸运的一代,“我的家庭能够比较早地让我找到我感兴趣、比较关注的方向。”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事业将从创业开始,“满脑子都是创业的想法。我比较爱折腾,对我来说,商业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世界。”
父亲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但他并没有养尊处优。从中学开始,任用就开始在父亲公司打工,“做过打扫卫生的、刷碗的,也做过车间里面包装的工作。”有一年,任用刷了一个暑假的碗给自己买了一个手机。他知道,付出是学会担当的开始。
有两件事给任用带来了很大的触动:父亲生病与爷爷去世。当任晋生赚得第一桶金后,创业伙伴跟他产生意见分歧:有人想把钱分掉,有人想另起炉灶。 各种意见僵持不下中,任晋生又病倒了——心脏早搏。2006年,任用的爷爷被查出肺癌晚期。以医药研发起家的任晋生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任用说,他感到自己肩上所扛的责任有多重大,也意识到研发好药挽留人的生命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很自然地,他去英国留学时选择生物化学专业。

青年的责任
2010年,24岁的任用已经在伦敦待了3年半。
在英国期间,任用想到了一个创业项目——在线教育。他专门回国进行实地调研。父亲也给了很多建议。但是,调研之后,任用发现这个项目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还有很多基于现有教育体系难以被打通的部分。
再次回到英国的任用意识到国内外的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给父母各买了一个iPhone手机。在他的解说下,任晋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酷的新玩意儿”。任用发现智能手机已经跨越地域、年龄、阶层,逐渐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他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也只会有一次。任用无法想象自己去体验一条被设计好的、一眼能看到头的生命之路。
“我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他的考量体系里,他本可以毕业后回到父亲的公司,然后在医药行业不断向父亲看齐。深思熟虑后,任用意识到这对他而言并非一个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好起点。“我需要切实地考虑我现在到底能够做什么。从这个出发点去看,医药行业实际上是门槛特别高、周期特别长的行业。以我当时的条件,我并不适合进入这个行业去创业。”
智能手机让他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性。他决定辍学回国开发即时通讯软件。“我总是希望我创办的公司非常伟大,会真正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任用的1000万启动资金来自于父亲的支持。创业的道路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他不知道,2010年11月20日,腾讯微信项目已经正式交由张小龙立项负责。很快,whatsapp在欧美国家迅速流行。紧接着,微信、米聊等即时通讯工具相继出现。这时,任用的项目研发已经进行到了一半,他陷入了两难困境。“似乎这条路很难再走下去了。我要是只做一件大家已经做到的事情,这件事情对市场来说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而且这个产品本身也很难真正地打动用户。”
另一方面,1000万启动资金也所剩无几。“十五六个人,每个月人工支出就有20万元左右。”一家初创的小微企业在艰难支撑。任用去银行贷款,被告知前提是得在北京有一套住房。他说,“我有啊,但房子在南京。”对方说,那不行。
任用并没有向父亲求助,他知道这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最终要想明白什么事情是值得去做的,公司未来去实现什么目标。这恰恰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到你。”而让他真正感到难受的,并不是他没有把這件事情做起来,而是他觉得自己没有履行对团队的责任,“大家因为我才加入这个团队,但是我并没有把公司真正地带上成功之路。”
青年的智慧
“为什么小微企业融资就这么难,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新办法解决?”在青年领袖圆桌论坛上,任用跟柳传志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
任用找到了新的方向——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我们专门发放贷款给小微企业,并且这些贷款都是不需要抵押物的,都是完全基于信用的。”他对柳传志说,这完全是一个基于理想化的创业出发点,“我们做的创新现在收到的成效还不错。”
2012年,任用与刘雁南、吴逸然一起创办了互联网理财网站有利网。一开始,有利网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网络对接有小额借贷需求的人和有理财需求的人,从中赚取利差。这与其他理财网站相比并无多大区别,只是个“资金掮客”。很明显,这不能成为有利网在蓬勃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安身立命的根本。公司强大的顾问团不断给他们提供方向性的引导和建议。
这个专家顾问团阵容堪称豪华:任晋生、经济学家陈志武、TPG(德太资本)合伙人孙燕军、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其中,赵令欢也是任晋生的商业合作伙伴,两人携手创造了中国药企海外第一大IPO的纪录。顾问团成员极少亲临公司参与具体事务,他们一般会通过定期的电话会议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这回,任用想明白了,他充分发挥了“小公司”的优势。“小公司其实可以是更开放的。我们小企业要想做成大事情,可以更多地借助外部的资源,借助于外部的合作。”任用把架构设置在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模式上:选择跟市场上已经大量存在的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由他们负责发展线下借款人并提供本息担保,有利网经过终审后向线上投资人进行项目推荐。任用要打造“金融产品的淘宝商城”。第二次创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成效,上线9个月的累计交易额就突破3亿元。
与小贷公司的创新合作模式确立后,香港慢牛投资董事长张化桥专门找到任用,成为了顾问团的一员。
任用说,在两次创业的过程中,父亲从来不会告诉他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顾问团也不会。答案始终要他自己去寻找。与任用共同进退的,还有两位同样年轻的联合创始人——刘雁南、吴逸然。
刘雁南是任用的初中同学,两人在英国时就一起探讨创业项目。刘曾先后在香港美银美林、TPG工作。吴逸然同样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从北大哲学系本科、金融学硕士毕业后,也走上了创业之路。任用刚回国时常常与刘、吴二人一起探讨商业规划。自然而然地,三人因为共同的志向走到了一起。
“几个小伙伴一起创业,可能关于具体分工,应该讨论的、应该明确的,不一定愿意说得那么细。”碍于情面的合伙人模式在一开始就被任用否定了。他一直记得父亲和合伙人在公司未来发展之路上产生的激烈分歧。
最初,任用就与刘、吴二人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讨论,“根据我们3个人不同的性格,首先在业务分工上做一个明确的安排。”
任用性格沉稳,喜欢钻研,有产品开发的经验,所以兼任了产品经理的角色,负责产品和技术;刘雁南执行能力强,有丰富的金融机构工作经验,负责业务及运营;而吴逸然外向健谈,负责与小贷公司的沟通等对外合作。
3个年轻人也会在意见相左时“急瞪眼、拍桌子”。任用说多数情况下他比较理智,是三人中的润滑剂。他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气质。外出谈生意时,对方常常误以为他已经三十五六岁了。
在内部管理中,年轻的任用聚拢了一批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我既没有金融方面的专业背景,也不是专门写代码的人。最重要的(管理任务)就是让大家明确我们工作目标到底是什么,大家在我们整体的目标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和任务。(我)必须得放权。必须依赖我的团队。”
“如果(没有)理想化的环境,你抱怨了,不做了,我觉得你对环境有过强的要求。而你是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调整了路线,这就叫作‘有理想不理想化’。”柳传志告诉任用。
“我一直希望能够做点什么与众不同的事情,能够通过我的事业、通过商业改变更多人的生活。”任用觉得,当下毫无疑问就是他最好的创业时代。
人物周刊:选择意味着评估,你做决断时最重要的裁量因素是什么?
任用:责任、个人的兴趣爱好。跟商业有关的决定,会考虑去做用户更需要的事情。
人物周刊:取舍的核心其实是是人生智慧,是个人价值观的外化。你怎么理解“智慧”二字?
任用:在我看来最有智慧的人是能够根据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做出正确决定的人。
人物周刊: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有了智慧和从容感?
任用:我还在争取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的过程中,可能没有一天是比较从容和淡定的,都是非常焦虑的。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微软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作为一个创业者听到这句话其实是深有感触的。滿足感或者说自豪只能够延续几分钟,扑面而来的问题或者挑战就会把一点点小小的得意全部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