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尔赫斯迷宫文学的表现手段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尔赫斯是智利的著名作家,被誉为是后现代主义的“鼻祖”。他知识渊博、思想深邃复杂,这使得他的作品既意味深长又富于机智,文体纯净而又迷幻,形成了他独特的迷宫文学特征。本文从“幻想”、“悖论”、“假设”、“隐喻”表现手段的论述出发,揭示其对构筑他的迷宫文学所起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在记帐基础、修购基金计提、无形资产核算、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科目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模式不相适应的地方,
晚明竟陵派以钟惺(1574—1625)和谭元春(1586—1637)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界对它的研究进入繁盛期与收获期,许多问题如竟陵派的地位及其与公安派的联系和区别、钟、谭生卒
英语的模糊性和歧义均属英语的自然属性.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模糊语言将会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因此,
“官法同构”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种基本建构模式,其特征是因事设官,因官立法。元朝五府官制度反映了这一建构模式。五府官是元朝“约会”制的一种特殊情况,一般由元朝中央五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却有着浓郁的民间情趣,有着浓厚的民间基础.这种民间性源于作品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题材写法的吸收和改造、作品的民间来源、蒲松龄本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