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高考改革提高学生化学课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c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考改革给教育教学体制和教育理念带来很大的冲击,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新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真正的尊重学生每个个体,扶强顺弱,实现学生、高校、社会多赢的健康的良性循环。因此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适应新高考改革需要。我们知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是需要长期、复杂、系统的培养,包括其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既要有学生自身的心理、兴趣、意志、素质、理想和追求的内在条件,也要有家庭、学校、教师的培养和引导等外部因素。本文主要针对化学学科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形成的教学形式进行探讨。
  第一,抓好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课堂答疑。教师充分利用好课上和课下,通过教学设计,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提出问题,通过课堂给同学分析、解答,以辅导启发式帮助学生理解,在这种自学课上,让学生始终以自己为主,教师为辅,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精力更加集中,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预习学案当中,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为基础篇,主要用于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模块二为问题篇,即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或想到了哪些问题,初浅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而共性的深层次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升华而总结提出。模块三为尝试篇,即若在预习过程中没有问题或提不出问题,则可以通过典型例题来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从题中剖析出问题来。最后每个小组将其共性问题填写在问题篇中,由课代表将所有小组的问题统一整理,形成全班的共性问题。总而言之,预习学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第二,倡导合作学习,做好良师益友。课堂上要完成师生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合作学习,需要精心准备,搞好课堂教学设计,特别是要组织好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既要有看书阅读时间,还要有讨论时间,还要有教师解疑答惑时间。要有条不紊,有程序进行。教师应选择概念容易理解,属于了解和初步认识的章节,比如选修课或活动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两个积极性,即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的积极性。教师按照布置好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看,有问题既可以与同学商量,也可以跟老师商量。在课下,要抓好抓牢巩固和提升篇的习题。因为其中的每一道题都是相应知识点的典型例题,本着精而不滥,特而不重的精神,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这样通过预习,探究,检验三部曲,每堂课的知识点都得到了充分的强調和学习,那么最终的效果也将是会很好的。
  第三,尝试课堂研讨,培养科学素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素养,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了解,有很大关系。高中生虽然还不能进行独立学术研究,也不需要进行高水平的独立学术研究,但我们一定要引导和培养。
  这种能力的培养,要逐步提高,鼓励和引导学生迈向更高的自学境界。研讨会就是一种有益尝试,一个学期,可以尝试举行若干次学习和和带有一定学术性质的研讨会,研讨会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章节,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的题目。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学习和研究,并指导学生尽可能地、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参考资料,开阔知识视野,帮助理解教材和研究的内容,使学生多方面,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进而有新的理解,并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并有信心通过自学来研究、解决新问题。这样,通过研讨会,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介绍自己对学习内容和研究内容的理解,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式。这种研讨会,教师是顾问,帮助学生选择好题目,指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研究过程,写好研讨报告。
  第四,结合化学实验,培养动手能力。想法和理论是需要通过科学实验来实现和验证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必须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也是学生今后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在实验课中,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化学家戴安邦说,“化学实验应该是学生学习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素养,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智力。智力因素包括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七种形式,其中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因此,要重视上好实验课。有的教师是这样组织实验课的,如在探究氯水性质实验的教学实验课中,让学生自学课本、查找资料、相互讨论,然后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第一组,在氯水中加入适量镁条;第二组,在氯水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第三组,用PH试纸检测氯水的酸碱性;第四组,在氯水中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第五组,观察氯水的颜色、气味。通过五组实验探索,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五,开展讲座式学习,拓宽自学方式。高中化学教材中,有选修课和活动课,这些课程是整个高中化学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应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重视选修课的作用,选修课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是很好的平台。
  对选修课,我们既不能泛泛而讲,又不能广而深。要发挥选修课程教学模块作用,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教材中设置了六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学的着眼点不是知识点广和深的挖掘,而是要通过基本化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增强科学探索研究意识,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尝试用讲座方式,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形成几个小专题,教师引导式、启发式讲,开启同学思路和联想,并和同学讨论、交流。”教师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主要是培养学生兴趣,以学生自学为主。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盲校初中生数学学习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并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找到了减少两极分化的对策。  关键词:盲校;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学生学习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里,较语文学科而言,数学学科识记的内容相对较少、趣味性相对较强等因素使绝大多数盲生对它情有独钟,然而到了初中,盲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严重的趋势,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的水稻害虫,通过
烟草经济价值高、种质资源丰富、各个品系间杂交容易、易于遗传转化,是植物病理学领域广泛应用的模式植物。普通烟为异源四倍体植物,含T和S两个基因组,基因组约为4.5Gb,重复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关键性科目之一,对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刚刚接触数学不久,正是各项思维培养的初期阶段。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本身的复杂性,低年级的小学生会产生畏难心理,长久以往会渐渐丧失学习数学兴趣。因此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课堂环境的创设,逐渐培养其数学思维并引领学生感受到数
摘 要: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理应成为教师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师;教学思维能力  一、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能力及其组成  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是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理性认识,是数学教师和学生、教材、课堂等交互作用的内在理性活动,是数学教师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
磷酸肌醇信号途径在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环境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磷脂酶C (phospholipase C, PLC)是磷酸肌醇信号途径中的关键酶。细胞外信号通过细胞膜受体激活磷酸肌醇特异的PLC (Phosphoinositid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PI-PLC),PLC通过催化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 phosphatidylinositol 4,
由于柑橘成熟后代谢旺盛,病原微生物的潜伏侵染,造成了流通过程中较大损耗,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发展。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cnz.)Sacc.]侵染引起的柑炭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改要求下,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在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限制性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研究,从新理念出发,进行科学的教育实践工作。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融入全景式教育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在自主合作的课堂氛围中不断创新整合掌握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与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几年,在湖北省油菜产区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武穴市和仙桃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油菜黑斑病,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
学位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三只小瓢虫经常在一起练习跑步。小天使要求它们“绕着树叶跑一圈。”(课件出动画)  先想一想:怎样跑才是绕着树叶跑一圈。(停5秒,生想树叶的一圈)  让我们来看看小瓢虫们按自己的想法是怎样跑的。(课件演示三种跑法——一个一个地呈现)  二、认识什么是周长  1.初识一周。根据学生看课件时的反应进行师生、生生对话。  师:树叶边缘的线我们可以叫做边线——板书:边线。小朋友们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