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物专访节目的新闻性和深度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我国电视媒体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反复探索,以及广大电视观众的关注,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媒体体裁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具有多元的特性和元素,承载了重要的传播责任,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和传播效果。
  关键词:人物专访;新闻性;深度
  新闻性和深度是人物专访节目的内在要素,新闻性和深度应该统一。但二者也可能彼此制约,这时需要发挥主持人的临场挖掘能力,或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做好人物专访节目。
  一、不可或缺的新闻性
  (一)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角度
  从传播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以受众为中心,它所指向的目标受众群体是不确定的广范围的社会群体,同时,这种组织化专业化的传播是目的性很强,会在社会领域产生某种强烈影响或引起某种舆论效应。电视人物访谈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是一种平等的、有效的人际传播方式,信息非常明确,目的性也不强,主要通过嘉宾的语言语态、动作表情、声音等信息,传递出个人的思想感情、观点见解等,是一种随意性很强的、真实有效的传播方式。
  (二)以真实纪录为主的表现手段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首要责任是真实纪录。宏观背景真实、事实客观真实、情感丰富真实、艺术化过程中不失真是对新闻媒体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因而,人物访谈类节目随以媒体艺术手段刻画人物,但节目本身必须基于真实性,正真客观中立的反映人物本身,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宏观环境和个性化环境。节目有必要根据人物和故事背景做全面、客观的有效评估,通过各种方式,还原人物和故事。其实一档电视人物访谈栏目,就是通过对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访谈,从而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们精神面貌的普遍真实。
  (三)以风格独特为吸引力的主持特色
  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重要特色是主持人要有鲜明的个性 。这种访谈节目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有很多, 但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在主持时的个人魅力和风格所带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对谈话节目和即时通信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特殊要求,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会成为代表程序的核心,而且也容易在观众心中树立比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人更好的影响力。 所以,要想我国电视访谈节目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一定的稳定群体,主持人要善于在主持时挖掘自己的个性优势,有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在节目中积极的展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
  二、人物专访节目的深度挖掘
  (一)设计谈话思路
  谈话思路就是对谈论的话题进行分析,合理设计安排问题。谈话思路形成了,节目的大体框架也就形成了。如对人物话题而言,什么是公众最关注的,哪些关注点是有深度挖掘价值的,可以从哪几个层面展开;话题从什么地方切入,不同观点可能在哪些方面形成,什么时候双方会有交锋,不同观点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当然在谈话过程中,更需要主持人现场的随机应变,根据嘉宾提供的新信息作出调整,对新问题进行挖掘。
  (二)主持人的言语模式
  通常面对面的访谈,话题比较集中、范围也较小,这种小范围的谈话需要主持人在谈话中对话题进行深度挖掘,主持人的言语模式对挖掘信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持人的言语模式可分为:陈述话题、向嘉宾发问、对同一话题的追问、打断嘉宾的谈话、调侃和顺接。主持人陈述相关问题的新闻事实是必要的,发问和追问是深度挖掘的重要方式,当然带有目的性陈述若能激发嘉宾的辩驳也能起到对话题进行挖掘的作用。比如王志在采访李连杰时,王志问:“你在上海的豪宅和你的‘壹基金’一样有名。”这样的陈述必然会引起李连杰的解释。当然,对言语模式的把握需要主持人的长久“修炼”。
  三、新闻性和深度的统一
  人物专访类节目,只有既具有新闻性又有深度才能获得成功。但人物访谈节目在经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方面很难找到适合做专访的新闻人物,特别是那些符合深度访谈要求的人。另一方面是有故事性的人也许不具有新闻性,而一些新闻人物却没有深度挖掘的价值。这时,为了节目的正常播出,本该统一的两者却成为了彼此的制约因素。
  (一)为了抢先报道,导致深度不够
  因追求新闻时效性,在没有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背景进行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就播出节目,无法给受众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使节目与其他报道相比没有优势,也就难以吸引观众眼球。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发挥主持人的临场挖掘能力。前期背景调查的不足,可以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进行弥补。这需要主持人机智的现场发问,以及强烈的新闻敏感性。根据嘉宾在交谈中提供的信息,敏锐地发觉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并继续发问,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二)为了深入报道,牺牲新闻时效性
  人物专访关注的是新闻背后的人和事,如果事件涉及的面比较广、时间跨度大,对事件的深入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必然要以牺牲新闻的时效性为代价。因为节目的播出时间限制,本该立即让受众知道的新闻事件,却因节目的固有播出时间而丧失了新闻的时效性。
  四、总结
  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谈话节目,有一个独特的主持风格,展现锦上添花,所以充满活力。亦可以认为,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风格,是节目特色的浓缩和具体写真。由于个性气质,每个主持人,气质和生活经验,审美追求与“本真”的特点,所以他们有各自专属于个体本身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浅析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特点和要求[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33~34.
  [2]劉勇.如何做好人物访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08):5~6.
  [3]朱秀敏.浅析当前门户网站人物访谈类节目[J].华章,2009(11):43~44.
  [4]霍尔·汉麦斯顿,张洪.电视谈话节目:商业性的个人神话[J].国际新闻界,1998(4):45~46.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新闻传播品牌化经营的不断深化,新闻编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也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分析研究了提升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几点思路,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新时期编辑的综合素质。 htwwview-4574834.h。  关键词: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编辑能力;探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各媒介、网络媒介
期刊
摘 要:在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中,对表演艺术的运用已十分广泛。表演艺术的最终任务是在舞台上塑造完整鲜明的、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的主持人能运用表演艺术表达自身情感、促进嘉宾交流、拉近受众距离。然而,近年来出现很多综艺节目主持人对表演艺术运用不当的表现,如主持人没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单纯运用表演艺术主持节目、表演艺术与主持人自身气质不符等。运用表演艺术主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进行节目的传播,
期刊
摘 要:新闻被称之为一种用事实说话的艺术。新闻报道本着以报道时事为主题。媒体及从业者应该秉持着对新闻负责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新闻道德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道德准绳鞭策自己和新闻界,从而起到推动其不断朝着正确的社会导向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闻;事实说话;艺术;真实性  在实现新闻价值的过程里,如何保持新闻原有的真实性,不受其他浮躁因素的影响也会是所有新闻人必须牢记并坚持努力的方向。因为新闻的真实
期刊
摘 要:文化馆是国家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向群众开放、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场所和广大群众终身教育的课堂,是承担政府群众文化工作职能、繁荣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主导性业务单位。本文从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群众文化需求,并提出了文化馆服务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馆;免费开放;群众文化需求  紧跟着时
期刊
摘 要:国有企業是国家的龙头企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国有企业普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本文将论述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完善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促进党风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全体人员的政治觉悟,使廉政勤政的
期刊
摘 要:“四大名著”作为中国经典传承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数十年,但是中学视野中的四大名著教学与大学视野中的教学或课外自由阅读有何不同,与其他单篇作品的教学又有何不同,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突出中学“四大名著”教学在阅读方面承前启后的特点。  关键词:中学;四大名著教学;学与读;点和面;多和少;“质”和“文”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七十多年前说:“教科书连培养蛀
期刊
摘 要: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情感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人的情感,而是整个传播途径中的一切受众的情感主线。 观众的反应直接体现节目主旨的真正意义上的体现。而且,主持人的心理活动与受众的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所谓“以情感人”,就是运用有效的手段,以个人的感情涉入为第一步,然后推波助澜地感染嘉宾,最后波及现场观众的意志。关键在于能否将这种感染推广到一定的影响范围,并且做到收放自如。  关键词:广播;
期刊
摘 要:国有企業基层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和基础。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经济领域中的执政能力。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现状中分析解决基层党组织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思考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分析  (一)对战斗力堡垒作用的分析  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一方面取决于党组织自身的先进性和吸引力,一方面取决
期刊
摘 要: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项法规的颁布实施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实现依规依纪治党,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飞跃,必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的更高境界。学习《准则》和《条》例,要紧紧抓住“全面”、“从严”、“关键”这三个词来把握治党理念。  关键
期刊
摘 要:2016年1月17日,全总十六届四次执委会议在京胜利闭幕,通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建功立业的决议》,提出了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充分展示工人阶级主力军风采;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支持参与推动结构性改革,自觉维护改革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