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定义为高位髌骨)和滑车发育Dejour分型(C型和D型定义为严重滑车发育不良" />

复发性髌骨脱位“J”形征的分度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出一种新的复发性髌骨脱位"J"形征(屈膝30°至完全伸直过程中髌骨突然出现外侧移位)的分度方法并探讨其危险因素。

方法

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就诊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选取术前髌骨轨迹准确记录的患者111例,其中"J"形征阳性患者68例、"J"形征阴性患者43例。于膝关节纯侧位X线片测量Caton指数(>1.2定义为高位髌骨)和滑车发育Dejour分型(C型和D型定义为严重滑车发育不良),将CT图像进行叠加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TT-TG)距离,同时使用三维重建CT图像测量下肢旋转参数(股骨前倾角、胫骨外旋角及膝关节扭转角)。比较两组解剖参数的差异,分析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出现"J"形征的危险因素。根据终末伸膝阶段髌骨外移的形式和程度,制定新的"J"形征分度方法。

结果

复发性髌骨脱位"J"形征的发生率为61.3%(68/111)。"J"形征Ⅰ、Ⅱ和Ⅲ度患者分别为28、30和10例;随"J"形征分度的增加,股骨前倾角、胫骨外旋角、关节扭转角、TT-TG距离、Caton指数均有增大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J"形征阳性组的股骨前倾角(t=3.376,P=0.001)、膝关节扭转角(t=4.886,P=0.001)、TT-TG距离(t=3.177,P=0.002)和高位髌骨发生率(χ2=9.809,P=0.002)均大于"J"形征阴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前倾角增大(OR=1.118,P=0.012)、膝关节扭转角增大(OR=1.178,P=0.016)和高位髌骨(OR=3.229,P=0.040)是复发性髌骨脱位出现"J"形征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CT片上股骨前倾角增大、膝关节扭转角增大以及表现为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应警惕"J"形征的出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膜缺如对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节段性骨缺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54例下肢节段性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术中观察干骺端截骨处骨膜分布情况分为两组。骨膜缺如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3~57岁,平均(38.20±9.90 )岁;股骨3例,胫骨7例;非感染性骨缺损4例,感染性骨缺损6例;节段性骨缺损范围4.0~14.0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化工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发展非常迅速.在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设备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保证化工设备水平及质量的基础
1 引言rn古人云:“寒露脚不露”,即告诫人们应依天气变化增减衣物进行保暖,以防寒邪入侵.从人体结构上看,双脚处于人体下肢末端,远离心脏,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加上脚部的皮下脂
为从变形假单胞菌中克隆2-酮基葡萄糖酸代谢调控蛋白PtxS的基因,并明确其基本的生物学信息,采用同源比对的方法设计引物,利用TD-PCR技术克隆PtxS的基因,再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2012年9月20-24日,第九届“国际工程机械展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徐工集团埃塞俄比亚办事处和代理商经过前期精心筹划,积极参加了此次展会.rn展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一种崭新的服务形式——高速公路服务区应运而生,它为司乘人员提供加油、餐饮、购物等多项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公路使用者。但是服务区的布局、服务质量、
期刊
伴随当前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明显缩短了,能够让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让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具体分析通信传输技术,一定要对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
激活素A是转换生长因子β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激活素A在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癌变过程中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激活素A对具有增殖功能的细胞可诱导其发生凋亡[1]。人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