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分析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给研究水利环境地质问题的深入开展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旨,分别从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几个阶段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完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事业也不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很多水利建筑和旅游景点结合在一起,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借助旅游景点的风格增加视觉效果。为满足社会各界对水利发展的需求,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应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在水利科学研究中,需在充分了解社会、人、与水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提出水利方案,并进一步探讨分析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
  1.水利工程建筑的艺术创作设计方法
  1.1总体的平面设计
  一般坐落在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的水利建筑,常和旅游景点结合在一起。水利工程的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构成水利建筑总体的平面设计,其中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以包括泵房、配电虏、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的泵站枢纽为例进行总体的平面设计。水利建筑总体的平面设计首先要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其次要按功能分区,内部交通流线合理有序,建筑物之间衔接便捷,且注重环境设计,另外,应根据具体环境,选择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的布置方式。
  1.2建筑的平面设计
  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和总体的平面设计基本一致。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对专业设备的布置要求,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注意在总图布置中建筑和交通的联系,建筑物本身的防火、使用规范、安全性、内部交通等,从而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为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与建筑专业相结合并按照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对水利工程建筑进行结构布局。水工设计身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的技术保障的同时,也是新型的水利景观、城市化水利工程的基础工程。将水利工程和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可实现节约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的目的。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是一种相互适应、相互提高的配合过程,因此在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中,创新意识对设计思路非常重要。
  1.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应根据具体环境相协调并进行设计,不可凭空想象或者一味的追求时尚,因为建筑造型设计所要反映的建筑特点就是由一幢或一组建筑就可表现出来的。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间存在统一性的同时,各个建筑物的体量不同造成各个建筑的性格特点差异。建筑的风格常受到当时流行元素,建筑单位的喜好的影响,但主要还应由设计师设计出与理特征,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建筑。综上所述,整个水利工程外观的好坏取决于建筑风格,因此在设计之前,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探讨,预计建筑完成后的实际效果。
  1.4建筑材料
  建筑造型的效果受到建筑材料的影响,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在颜色方面,水利建筑一般采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建筑造型效果。一般处在野外的水工建筑都面临着抗风性和耐脏性的相关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常采用能承受超常的风荷载的门窗,而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
  2.水利工程建筑的设计思路
  很多水利工程坐落于山水之中,与大自然相得益彰。在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时,应考虑到水利工程并非全年运行,长的运行时间也几个月,短的运行时间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的特点。水利建筑应充分利用大自然所赐予的原始生态景观,并与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相结合,将原本只有单一功能的水利工程建筑转化为不仅具有水利功能还能观光旅游的水利工程观光景区,最终实现观光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对水利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工程建设环境系统和地质环境系统叠加构成了统一的水利工程环境地质系统。
  2.1水利工程的特点
  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和其他一般的工程有所不同,且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此需要对水利工程要求必须特殊严格。这种不同在地质方面的体现如下:
  2.1.1对环境地质的普遍性和深远性影响
  水利工程包括拦水建筑物,引水、导水建筑物及被拦蓄而形成的水体。由建筑物和水体的自身重量,水体的侧压力、渗透压力,风浪压力及水体渗入地下诱发地震引起的地震力,开挖人工边坡、地下洞摩引起岩体应力重分布而出现的附加应力等等均作用在地壳表层。水利工程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工程都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反作用更是巨大,对工程本身,生物的生存环境,地质环境,气候甚至是其他经济活动等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会因为水工建筑物和库水形成的附加应力、渗流作用范围内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重力坝坝基下沉、滑移、旋转;拱坝拱座压缩变形;围室洞岩变形破损;水库蓄水会影响水库周围的水文地质变化,诱发地震,砂土液化,区域稳定性低等等。
  2.1.2环境地质的严谨性
  为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对地质环境的质量、容量提出了特殊严格的要求。
  2.1.3地质环境改变的复杂性
  水利工程绝大多数取决于经济地理环境条件选址,很少依据地质环境条件选址,因为能满足水利工程要求的地质环境条件十分稀少。近年来,水利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能够满足水利工程要求的地质环境条件越来越少,需要改造地质环境的任务越来越重。建设水利工程时不仅要改造地质环境,同时还要保护地质环境、减少以至消灭地质灾害,无疑是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难度。
  2.2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在设计初期要事先调查好当地的地质情况等,尽量在设计前就提好工程技术的防范措施。在减少变形破坏的同时,还要注意水体环境对地质影响的作用。地质的构造对形成滑坡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破碎带,在风化的影响下易形成滑动面,当其与水体环境结合时更加剧了对地质的破坏。由于水利工程是将地质内的土壤水位提高,使其土壤水量饱和、升高,减小内聚力等。为了不造成地表因不匀称沉降,就要有效的增大土体抗剪强度,这也是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在考虑水体影响的因素下,也要注重黄土地区的勘察。由于黄土是因特殊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因此要多加注意其微观形成。我们还要从各个方面综合研究分析出抗震、经济合理、功能俱全的设计。
  要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对水库工程建设的影响,比如水库周边的边坡再造问题及环境地质对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及环境地质沼泽化的影响,再进行水利工程建筑的设计。无论因为水利工程水位上升,还是因为水位下降都会改变原有的水体的地质环境。例如,抽取地下水就会造成局部的水位下降等。根据现代新的治水思路,要在坚持建设水利的同时始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水利建设的技术人员要注意各个阶段的环境变化来进行更加深入的问题研究以及更好的全面发展。
  3.结论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正在蓬勃发展,水利工程建筑的设计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分析进行了如下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详细的水利工程建筑的艺术创作的设计方法、水利工程建筑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孙旭.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若干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
  [2]孙雪峰,王长春.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3]王隆丽.谈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其他文献
【摘 要】软岩巷道掘进一直是制约矿井开采主要的技术问题,煤矿深部大断面岩石巷道机械化高效掘进技术的研究,解决了深部巷道爆破和支护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深部巷道安全优质高效掘进,使巷道施工单进、工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巷道掘进速度比原来提高了30%以上,解决矿井持续性生产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深部;岩石巷道;掘进技术  0.前言  为解决某煤矿的岩巷大断面掘进效率不高,炮眼利用率低,软岩巷道随着
国有煤矿企业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影响其正常的发展,设置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是提高国有煤矿企业产量和服务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薪酬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以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煤矿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煤炭产量逐年递增的同时,煤矿采区也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为了确保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合理的支护技术予以保障。基于此点,本文就采区沿空掘巷的合理支护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煤矿采区;沿空掘巷;支护技术;锚杆支护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合理的支护技术是确保采掘工
鲁西地区是山东夏玉米的主产区,上世纪后期玉米主要病害为大、小叶斑病,丝黑穗病等,由于大量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使上述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种植品种的更换,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褐斑病则逐年加重,甚至流行,已成为制约鲁西地区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1.发生与危害  近几年,二种病害在鲁西地区夏玉米上普遍发生成为玉米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且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论述了企业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
【摘 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生态管理、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森林资源分类经营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核心工作。在增加森林植被和做好绿化造林工作的同时,科学地经营森林和保护森林,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是我们林业部门应做的重要工作。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就是要使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能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政府部门和公众参与有利于经营工作的执行。  【关键词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蕴含着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教学目标,通过教材分析可见该文本所蕴含的三种阅读方法是:圈点批注,揣摩思考,切己体察.
0.前言  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作为环境改善项目对于城市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若规划不当,工艺方案不合理, 造成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会带来重大的环境风险。污水处理厂项目本身产生的恶臭,噪声 和固体废物(污泥)等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相关的生态保护水源保护措施缺失,也会对城市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产生环境问题。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并要加强一些中小型病险水库的安全鉴定方面工作以便于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的后续工作。本人随着水利部门组织的安全鉴定小组对一些水库进行安全鉴定普查,随着深入的工作,发现了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有着很多相似性,归纳总结以供其他安全鉴定交流。  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年久失修和疏于管理。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水库是在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建设,当时由于特定的历史年代,工程工期
【摘 要】湿陷性黄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湿陷性黄土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南水北调工程渠道的边坡稳定和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有很多方法,其中强夯法因其具有效果显著、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施工期短、成本节约等优点。因此,此方法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为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关键词】渠道强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0.引言  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