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32种藜科植物的萌发特性(萌发率、萌发开始时间、平均萌发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进行研究,以探讨藜科植物的不同萌发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结果表明,32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99,31070472)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32种藜科植物的萌发特性(萌发率、萌发开始时间、平均萌发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进行研究,以探讨藜科植物的不同萌发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结果表明,32种植物萌发率呈双峰型,其中萌发率大于80%,或小于20%的种占大多数;萌发开始时间呈单峰型,28种植物在1~3d内开始萌发;平均萌发时间也呈单峰型,平均萌发时间小于5d的植物21种,最大的为杂配藜(23.7d);萌发持续时间种间差异较大,其中15种植物萌发持续时间小于15d,10种植物持续时间在15~30d,5种植物大于30d。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2种植物可划分为4种萌发类型:爆发型、过渡型、缓萌型和低萌型。以上结果揭示出32种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策略不尽相同,表现为机会主义萌发策略、下注萌发策略和谨慎萌发策略,这与植物所处土壤盐渍化程度存在差异有关。此外,Log尺度下32种藜科植物种子大小及其变异范围较小(10-2~101),暗示多数藜科植物多为小种子,其容易沿缝隙进入土壤形成短暂或永久种子库,这也是沙漠植物生存策略的重要一环。
其他文献
山杨(Populus Davidiana.Dode)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乡土树种之一,也是白杨派的重要山地造林树种。其材质优良、木材色白、质轻而软、结构均匀、纹理通顺,是优质的工业原料。本研
针对传统视频关键帧丢失同步还原方法保真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视频关键帧丢失同步还原方法,利用多特征提取算法对丢失视频关键帧进行提取,完成关键帧的提取后,利用数字媒体视频通信协议对丢失视频关键帧的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并对丢失视频关键帧的数据包进行解码处理,通过AVI文件实现视频关键帧的丢失同步还原。为了验证基于数字媒体的视频关键帧丢失同步还原方法的保真度较高,将上述方法与基于空间域与时
为了研究不同掺合料及掺量铀尾砂固化体孔隙特征与氡析出率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15%、20%和25%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矿渣粉+粉煤灰对铀尾砂进行固化处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
在分组无线网的路由协议中,传统路由协议在恶意节点数目较多时网络吞吐量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分组无线网缠绕多路径数据路由协议,利用获取的源节点数量信息与位置信息进行路由发现;根据路由发现结果建立从汇聚节点至源节点之间的路径,从而建立缠绕多径路由;对缠绕多径路由进行建簇与重构;进行支路径数优化,从而实现分组无线网缠绕多路径数据路由协议的构建。为了验证上述路由协议的网络吞吐量,将路由协议与基于链路状态的主动
本文应用Granier热扩散技术对东北东部山区典型林分进行树干液流通量研究,分别在红松人工林、白桦次生林、硬阔天然林、山杨次生林以及蒙古栎天然林中选择优势木、中等木和被
针对传统点对点通信原语并行转换方法无法集中分析内部数据结构,导致整体转换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MPI程序下点对点通信原语并行转换方法。分析当前原语代码数据结构,完成对应结构化操作,基于并行解码的上行数据交换数据,根据数据理论分析获取数据节点冲突概率,引入高密度MDSCAN聚类算法实现符号的数据簇分类,利用Omega数据库的运算通信模式转换原语,实现通信原语转换为原语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
目前云实验室数据库资源存储加密方法存在抗攻击能力弱且稳定性差,提出新的数据库资源云存储属性基加密方法。根据用户属性集合情况做解密,获取迭代加密密钥。结合双线性、复杂性假设、递归方法对云储存数据做属性基加密处理,通过该系统周期性地更替密钥方法撤销云存储属性基,引入反证法证明属性基加密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有效减少资源云存储加密受攻击次数,且具有较高稳定性。证明新方法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相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