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措施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en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教育的根本就是要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学困生”的转化,让后进的孩子变为先进,把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提高!本文中我就“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能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关键词】“学困生” 心理素质 成因 转化措施
  一、“学困生”的形成及表现
  所谓“学困生”,就是在班里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孩子,而智力却正常,他们在课堂上会自由散漫,课下会生龙活虎,却从不会按时上交作业。这些孩子需要老师花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教育。那么,“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来说,这是孩子本身、家庭与教师三者导致的结果。
  (一)学生的错误的自我评价。
  作为一名“学困生”,他往往会认为自己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不如班里别的孩子,过分的放大了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学困生”经常会对班级事务产生一定阻碍,别的孩子也往往会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害怕他们,不肯与其交朋友,不会给其太多的言语、行动帮助,就算他们有信心改正之前的错误,也不会给予太多鼓励与信任,结果往往使“学困生”产生了心理对抗。
  (二)家庭的不良教育。
  1.父母平时工作的压力,对孩子照顾欠佳。现今社会,很多父母都花精力赚钱养家,而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可老人对孩子存在的溺爱往往很多,他们并不能对孩子严格管理,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也听之任之。这样一来,孩子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家长的正确管教而越发增长了。
  2.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从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会直接的影响孩子。有些父母自己本身素质就比较低,不能很好的为孩子做好教育引导,却又对孩子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让孩子必须达到自己所要求的,这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而对自己的行为却不加约束,如赌博、喝酒,这看在孩子眼里,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三)“学困生”的表现。
  1.心理感到自卑、矛盾。不管哪一个孩子,从入学开始就想成为老师眼中的“红人”。当然,“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想让老师多关注些,多给一些鼓励,多一些爱。因此,往往会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来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可是对于他们出格的事情,教师往往感到心力交瘁,而成绩的一次次退步,也让老师愈加烦扰,于是,不管是老师,还是班级同学,总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反感,而他们自己也越来越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内心其实很简单,想博得老师同学的好感,所以会想法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是另一方面又不想让他们看不起自己,怕遭到老师同学的嘲笑。心理的矛盾成了“学困生”最大的特点之一。
  2.思想品德不高。“学困生”的表面看起来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对生活,对学习,没有长期的目标,真是过一天算一天,赖了今天的作业,少了明天的作业。有的孩子还缺乏该有的爱心,班级事务好像与他毫无关系,少了该有的责任感。
  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一)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每一个孩子把老师看作是他们的守护神,老师的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也能触动到他。因此,对待这些特殊的“学困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像朋友般的态度,从内心发出真正的爱,用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到学校生活的美好,老师的温暖。转化“学困生”,教师是一剂强心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多发现他们的亮点。
  在转化过程中,发现“学困生”身上存在的亮点,对于转化工作有着很大的好处。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做教师的要引导学生努力展示自己的优点。“学困生”自己会经常认为他无可救药,任何好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他们往往也有着其他孩子的心理——爱表扬,希望被接受。哪个孩子不想被老师所喜爱呢?他的亮点是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发现,精心呵护的呀!
  (三)多帮助他们排除自卑。
  “学困生”都大同小异,他们经常会受到家长、老师、学生的排斥,认为他们什么都做不好,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认为失败是平常事了。自卑感越来越重。想要转化,就得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自卑远离,让他们看清自己和任何一个人是相同的,自己也能得到肯定与信任。
  “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教师要做好长期的努力准备,多给他们爱,多给他们机会。那么,“孤雁”就会即将回家!
  参考文献:
  [1]张军霞.我是这样转化“学困生”的[J].小学教学参考.2008.
  [2]胡友仁.浅谈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差措施[J].数学教师.1997.
  (作者单位:诸暨市店口镇第一小学)
  编辑/李文亮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课堂教学强调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把师生地位结合起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这就是“双主体”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双主体”教师设计对师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高中地理“双主体”教学
【摘要】幼儿的言语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重视在生活实践和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幼儿言语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幼儿 言语 兴趣培养  言语可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分类,最普通的分法是把言语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是指说出的和听到的言语,书面言语是指写出的和看到的言语。书面言语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儿期的言语发展主要是
【摘要】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智慧的教师理答,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的课堂理答应该是一种指引,一种点拨。本文拟在探讨运用多样评价来提高课堂理答的效率,焕发其无穷的活力。  【关键词】理答 评价 智慧  什么是理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我们的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
期刊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语文的创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的理论观念,根据初中学生数学学习选择的理论基础,建设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结构,包括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和反思四个因素。  【关键词】初中生 数学 学习选择  在数学元认知理论、数学学习策略、数学自我监控理论、数学自我调节学习等数学学习理论以及关于数学能力的论述中,都涉及到了对数学学习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