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有的教育智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种智慧,没有智慧的教育是失败可悲的教育,教育是师生之间共同合作、沟通的过程,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就没有教学的真正反馈。因为世界上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教育不但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策略。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学生适合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来教育;有的学生适合用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方法来教育;还有的学生适合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教育,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适合教育此学生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教育彼学生;适合教育男学生的方法,未必适合教育女学生;在甲班能够收到较好效果的教学方法,在乙班可能会产生相当大的负面作用,这一切,需不需要智慧呢?回答是肯定的,教育永远也离不开智慧。
  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尊严,独特的个性,他们可以和教师辩论,据理力争。教师永远都要把握的一个简单的原则:学生毕竟是学生,教师毕竟是教师。尽管学生不总是对的,但是学生却是正在发展成长的个体,教师应领会这句话的涵义,懂得什么时候要“进”,要“退”;在什么时候教师要“硬”,要“软”;什么时候要“让步”,要“坚持原则”。把握了这些基本的原则,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才把握了真正的主动权,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一、沉默的教育机智
  
  在某些时候,沉默是解决问题的绝妙办法,遇到尊严受到侵犯的时候,教师该怎么办?学生冲动的时候,脾气来得急的时候,教师该怎么办?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老师一定要告别非黑及白的观念,一定不能就认为学生有品德问题,其实他们有时候只是一时冲动而已。如果老师也跟着冲动,那很容易出问题,出于保护学生,更为了保护自己,当下老师要让着学生,忍一时之气,待日后慢慢把握实际情况再来商量。
  有一个很有个性的教师,他在课堂上被学生骂了,当他不慌不忙地问那个学生时,学生回答他:“我骂了你,怎么样?”那位教师听了之后,并没有反击,也没有以牙还牙,只是说:“你既然骂了我,这让我发现,我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不过呢?你给了我一个发现自身错误的机会,有人骂我,尤其是学生骂我,这就说明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
  一席话说得学生很不好意思。有教师总是以为学生侵犯了你的尊严,你就还击,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教育学生,你一定非要训斥批评学生。其实没有必要,学生不理智了,教师应该冷静地把自己的脾气压一压,缓一缓,冷处理一下,让学生冷静下来之后,再处理也为时不晚。
  当遇到极少数极端的学生用极端的方式冒犯教师的尊严时,有的教师会先冷静衡量事态。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不把这些当一回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自己衡量他人的尺子,教师若对他们的行为置之不理,那么这个过程往往就是他们得到教育最为深刻最为有效的办法,沉默生金,无声胜有声,恰到好处的沉默,本身就是最为有效的教育途径。
  
  二、因材施教机智
  
  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有的学生违反了纪律,教师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给他们一个暗示就足够了,他们可能马上就会面红耳赤;可是对于另一些学生,教师还应刻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否则,他们是不会在乎的。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天性,即你对他们要求不怎么严格的话,他们就不把你放在眼里,学生天生就喜欢欺负不怎么管事的教师,进而会在课堂上违反纪律。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都有共同的特征,对工作充满激情,但与学生的关系由于走得太近,不分彼此,没有一点距离,结果是学生错误地理解教师的好意,逐渐熟悉之后,就会给新教师展开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让新教师开始不适应,由当初的激情到情绪低落的转变。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会产生美,距离是我们搞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过分的不分彼此是不利于我们展开工作的,同样也不利于师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应让距离成为师生之间一道美好的风景线。
  有的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没有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很喜欢与学生争强好胜,可是又没有运用很好的策略,结果不但没有教育好学生,反而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有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比如,上早自习的时候,有一两个学生在睡觉,他们是比较调皮的学生,你该怎么办?该采取什么对策呢?罚他们的站,让他们去找班主任,让他们出去,把他们叫醒,或者不管他们,由他们去,他们想怎样就怎么样?放任他们,这当然是不行的。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是这样做的:什么都不说走了过去,不弄醒他,就盯着他,而后周围的同学会叫醒他,假如实在没有人叫醒他的话,我就用眼神暗示一下周围的学生,直到他醒来之后,我就盯着他的脸,盯那么几分钟,一句话也不说,从那以后,我班早自习睡觉的现象减少了。
  教学的过程需要智慧,更需要策略,教师的教学就如行军打仗,必须获得学生的认可,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动脑筋,发挥实力,发挥人格魅力。课堂教学是一面真正的镜子,教师应努力提高业务能力,让课堂成为展示教师实力的真正舞台,让智慧教学充满课堂。所有的学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天性,他们喜欢知识渊博、幽默、真正有能力的教师,因此,教师应不断为自己创造和搭建平台,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这就是最大的智慧。
其他文献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不断地丰富知识,而且要不断积累解题的方法,以免走弯路。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自然规律,它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原子种类、质量、个数均不发生变化。以下几例都是用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理循序渐进地来解决问题的。  例1.某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现代教学技术与化学实验相结合必将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功能。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媒体。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克服实
摘 要: 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作者在初中生物学的教育过程中,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人格的塑造,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和从实际出发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教育的初步探索,并结合学科教学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兴趣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合作等诸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
教的时机是教育时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教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最佳效能的一段时间的契机和这段时机的创设、捕捉与利用。下面我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教的最佳时机谈谈一些粗浅体会。    一、创设教的时机    居里夫人说过:“智者创造时机,弱者等待时机。”创设教的时机主要指在各课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时机进行预测和设计。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主动去预测和创造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