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在减负教育新政的课改形势下,要达到这一目标,课堂教学的构建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效课堂应运而生、势在必行。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从以“师”为主到以“生”为主的一种转变,是从理论教学到实效教学的一种改变。高效课堂将使师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在这几年高效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精致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打造高效的课堂,要做到知识容量、广度、深度、技能训练达到新要求,课堂上要注重过程方法,互相交流、思考、释疑要针对性强,收获要全方位,所以课前的准备很重要。平时备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参,还应广泛的收集资料,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备课中,重视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如今教学条件好,几乎每个教室都配置了“班班通”,为了利用好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课件设计制作是当下备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铺天盖地,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比比皆是。但是部分老师为了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热情,过多堆砌素材,不知取舍,冲淡了教学重难点。要知道,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完成问题才是教学的重点,多媒体只是起提供素材的辅助作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的催化剂。学生若是对语文有浓厚的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营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这种氛围,让学生“乐学”,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乐趣。若是学生对语文发生了乐趣,就会自动地学,效率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那么就在于你的教学设计是否新颖,是否接近生活,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我常常运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他们进入课堂,如在学习《台阶》一文时,先播放《父亲》的歌曲,同时展示罗中立《父亲》的油画导入新课,造成学生听觉、视觉上的冲击,新课结束前再次播放展示《父亲》,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父亲”的质朴、勤劳、乐观、坚韧,情感上引起共鸣,心灵上产生震动。整个课堂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这样的课堂学生投入,印象深刻,效果极佳。
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传统教学方式中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得好不如学得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转变学法,至关重要。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回答问题成为习惯;教师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严,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教养。
例如,测试卷的讲解,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从头讲到尾。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先评讲几套给学生做个示范,让学生把握每种题型的评讲方法、流程,然后指名胆大、自信、声音洪亮、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模仿老师评讲,如果他们讲得不到位,教师适时给予补充。最后慢慢发展评讲测试卷的队伍,争取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改变了木偶式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学生要讲好题,课前势必会主动下功夫查资料,与同学交流,跟老师沟通;每次听不同同学、各有特色的的讲解,其他同学更是期待。这样既解放了老师,又锻炼了学生,课堂气氛既轻松愉快,学生又注意力集中。
四、正确处理教材,合理高效地运用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方面。
理科,一般通过一个个例题的讲解教学生掌握新知识,举一反三。语文教材中的篇目无非也是一个个例子,既然是例子,可多亦可少。因此,教材上的内容不一定就是我们要全部教授的内容,教材的編排顺序不一定就是我们上课的顺序。教师要先熟悉教材,把教材内容内化为我们的东西,再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外化为学生的东西。在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正确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掌握好教材中详讲、略讲、不讲的分寸。
例如,教师在讲授议论文这种文体时,可以用《敬业与乐业》讲清论点和论证思路;可以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用《谈读书》了解什么是比喻论证。在讲议论文的写作时,如果教材中的篇目不适合学生借鉴模仿,教师还可以引荐教材外、议论文特点分明的文章做例文、范文,如吴晗的《谈骨气》就很适合。总之,讲一篇课文就要达到一个目的,解决一个重难点,切忌讲一篇课文什么知识点都要说到,眉毛胡髭一把抓,弄得学生什么都在学,但什么都不深刻,甚至混淆了。
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现是任重道远的教育工程,作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钻研,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真正打造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 梁娟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从以“师”为主到以“生”为主的一种转变,是从理论教学到实效教学的一种改变。高效课堂将使师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在这几年高效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精致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打造高效的课堂,要做到知识容量、广度、深度、技能训练达到新要求,课堂上要注重过程方法,互相交流、思考、释疑要针对性强,收获要全方位,所以课前的准备很重要。平时备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参,还应广泛的收集资料,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备课中,重视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如今教学条件好,几乎每个教室都配置了“班班通”,为了利用好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课件设计制作是当下备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铺天盖地,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比比皆是。但是部分老师为了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热情,过多堆砌素材,不知取舍,冲淡了教学重难点。要知道,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完成问题才是教学的重点,多媒体只是起提供素材的辅助作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的催化剂。学生若是对语文有浓厚的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营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这种氛围,让学生“乐学”,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乐趣。若是学生对语文发生了乐趣,就会自动地学,效率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那么就在于你的教学设计是否新颖,是否接近生活,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我常常运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他们进入课堂,如在学习《台阶》一文时,先播放《父亲》的歌曲,同时展示罗中立《父亲》的油画导入新课,造成学生听觉、视觉上的冲击,新课结束前再次播放展示《父亲》,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父亲”的质朴、勤劳、乐观、坚韧,情感上引起共鸣,心灵上产生震动。整个课堂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这样的课堂学生投入,印象深刻,效果极佳。
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传统教学方式中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得好不如学得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转变学法,至关重要。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回答问题成为习惯;教师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严,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教养。
例如,测试卷的讲解,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从头讲到尾。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先评讲几套给学生做个示范,让学生把握每种题型的评讲方法、流程,然后指名胆大、自信、声音洪亮、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模仿老师评讲,如果他们讲得不到位,教师适时给予补充。最后慢慢发展评讲测试卷的队伍,争取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改变了木偶式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学生要讲好题,课前势必会主动下功夫查资料,与同学交流,跟老师沟通;每次听不同同学、各有特色的的讲解,其他同学更是期待。这样既解放了老师,又锻炼了学生,课堂气氛既轻松愉快,学生又注意力集中。
四、正确处理教材,合理高效地运用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方面。
理科,一般通过一个个例题的讲解教学生掌握新知识,举一反三。语文教材中的篇目无非也是一个个例子,既然是例子,可多亦可少。因此,教材上的内容不一定就是我们要全部教授的内容,教材的編排顺序不一定就是我们上课的顺序。教师要先熟悉教材,把教材内容内化为我们的东西,再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外化为学生的东西。在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正确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掌握好教材中详讲、略讲、不讲的分寸。
例如,教师在讲授议论文这种文体时,可以用《敬业与乐业》讲清论点和论证思路;可以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用《谈读书》了解什么是比喻论证。在讲议论文的写作时,如果教材中的篇目不适合学生借鉴模仿,教师还可以引荐教材外、议论文特点分明的文章做例文、范文,如吴晗的《谈骨气》就很适合。总之,讲一篇课文就要达到一个目的,解决一个重难点,切忌讲一篇课文什么知识点都要说到,眉毛胡髭一把抓,弄得学生什么都在学,但什么都不深刻,甚至混淆了。
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现是任重道远的教育工程,作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钻研,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真正打造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 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