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燃用混煤的技术经济探讨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降低发电成本,拓宽煤炭供应渠道,国内各燃煤发电厂相继开展了锅炉非设计煤种的掺烧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厂锅炉混煤掺烧常见的三种方式,分析了这三种混煤掺烧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国内电厂掺烧烟煤、褐煤、无烟煤的情况;分析了目前电厂锅炉掺烧烟煤、褐煤、无烟煤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最后分析了混煤燃烧对锅炉运行的影响,指出需要对燃烧混煤时锅炉性能的变化、掺烧经济性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电厂燃用;混煤技术
  1. 电厂锅炉混煤燃烧的方式
  1.1炉前掺配,炉内混烧
  这种方式是不同种类的原煤在送入磨煤机之前,通过输送皮带等方式按照需要的比例进行相互掺混,并保证掺混均匀,然后一同进入磨煤机磨制成粉,再送入炉膛内燃烧。这种掺烧方式适用于管理水平高、堆煤场条件好的电厂,并且更适合于可磨性相近的煤种。被送入各个燃烧器的煤粉成分都是相同的,通过调整各掺混单煤的种类和比例即可改变入炉煤的各类指标。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混煤的着火特性接近于易着火煤种的优点,有利于混煤的着火燃烧和稳定。但是由于混煤可磨性趋于难磨煤种和“抢风”现象的发生,有着混煤燃尽特性趋于难燃尽煤种的缺点。
  1.2 分磨制粉,炉内掺烧
  这种方式将不同种类的原煤送入不同的磨煤机内磨制煤粉,然后通过不同层的燃烧器进入炉膛掺烧。这种掺烧方式适用于混煤手段和混煤设备少,混煤管理水平低的电厂,尤其适用于可磨性差异大的煤种。不同种类煤粉的细度可
  以完全由不同的磨煤机控制,可以根据煤种的煤质和燃烧特性来选择送入不同层的燃烧器和不同的配风方式,比如:在燃用难燃的煤种时,将其送入下层燃烧器,延长煤粉的燃烧时间,加强煤粉的燃尽,并配以高风温促进其着火燃烧;将不易结渣的煤送入高热负荷区域的燃烧器(如燃烧器的中间二层),可有效降低炉膛燃烧器区域的结渣倾向。这种掺混方式由于可磨特性接近难磨煤种和“抢风”现象的发生,克服了混煤燃尽特性趋近于难燃尽煤种的缺点,并且避免了炉前掺混不均匀所带来的燃烧稳定性问题,但在掺烧难燃煤种时,难燃煤种的着火较困难。该方法适用于混煤手段欠缺的火电厂,尤其适用于可磨性差异较大的煤种掺烧。
  1.3 分磨制粉,仓内掺混,炉内混烧
  这种方式将不同种类的原煤送入不同的磨煤机磨成不同细度的煤粉,然后在煤粉仓内完成不同种类煤粉的掺混,并保证掺混均匀,最后通过燃烧器送往炉膛内燃烧。这种方式是对“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改良,仅适用于采用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的电厂锅炉。这种方式不但克服了混煤可磨性接近于难磨煤种,燃尽特性接近于难燃尽煤种的缺点,而且保留了着火特性接近于易着火煤种的优点,是前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2. 我国电厂燃煤面临的问题
  2.1 煤炭分布不均
  我国煤炭供求矛盾的根本在于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煤炭资源分布和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我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具华北地区煤炭储量几乎占尽全国煤炭储量的一半,“两北”地区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近80% 。在各大区内部,煤炭资源分布和消费区分布也极不协调。如华东地区煤炭资源的87%集中在安徽和山东,而工业则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的 72% 集中在河南,而工业则主要集中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地区煤炭资源的 67% 集中在贵州,而工业则主要集中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黑龙江,而工业则主要集中在辽宁。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缺煤地区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获取煤炭供应,在煤炭供应紧张的时候甚至得不到所需的煤炭供应,使一些电厂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政策形势下难以获取竞争优势。
  2.2 煤炭运力不足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北煤南运现象的出现,北煤南运主要通过铁路进行运输,然而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铁路干线比较少,导致我国铁路煤炭运
  输能力一直不足,铁路部门常需组织煤炭运输应急行动。《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指出目前我國煤炭市场供需呈现平衡宽松局面。但由于运力不足,许
  多电厂仍然处于煤炭供应不足的境况。业界普遍认为电煤库存均值警戒线是 15 天,最低警戒线是 7天,如果库存低于 3 天,电厂就将面临随时停机的危险。国家电网公司统计显示,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电网各省市的全国直供电厂煤炭库存量可用天数为 8 天,其中河南、河北、内蒙古东部库存为 7 天,辽宁库存为6天,京津唐、浙江库存为5天,部分电厂库存甚至低至1天。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电厂不仅煤炭库存不足,且日耗煤量超过日来煤量,导致电煤库存还将可能继续下降。电煤库存不足会增加电厂的风险,降低电厂出力,降低电厂的经济效益。
  2.4 实际燃煤偏离设计煤种
  由于受到煤炭分布不均、煤炭运力不足、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许多电厂来什么煤就烧什么煤,煤种多变且煤质偏差,因此使得电厂实际燃煤常常偏离
  设计煤种。众所周知,电厂锅炉是依据设计煤种设计制造的,只有燃用设计煤种,锅炉运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当实际燃煤偏离设计煤种时,就无法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同时还会增加对环境的污染。电厂燃用非设计煤种主要会带来以下危害:
  ① 降低锅炉运行安全性。例如,当燃煤灰分含量超过设计值时,炉膛易结渣,使过热器处烟温及气温升高,严重时会引起管壁超温,同时除渣时间如果很长,炉膛就会漏入大量冷风,造成燃烧不稳定甚至灭火,不利于锅炉安全运行。
  ② 降低锅炉运行经济性。例如,燃煤水分增加会产生大量水蒸气使排烟热损失增大,降低锅炉热效率,且使引风机电耗增加;燃煤灰分增加会引起煤在锅炉中的不完全燃烧,降低燃煤发热量,使锅炉出力下降,机组不能满发等。当锅炉热效率降低时,产生相同的热量就需要燃用更多的煤,使得开采运输等费用的相对增加,从而增加发电成本。
  ③ 增加对环境的污染。非设计煤种的硫含量一般较高,许多电厂对燃煤产生的 SO2 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大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我国环保形势十分严峻。有资料显示,我国电力工业排入大气的 SO2 多达 460 万吨,占当年全国 SO2总排放量的 29.5% 。 SO2 的大量排放增加了酸雨覆盖面积,酸雨污染给森林和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每年达数百亿元。
  3. 结语
  近些年来,国内电厂为了拓宽锅炉燃煤范围,增强电厂购煤主动权,纷纷开展了混煤燃烧试验,在保证锅炉稳定、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混煤燃烧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掺烧煤种的选择,掺烧方案的制定,往往都依靠经验来决定,亟需对燃用混煤时锅炉性能的变化、混煤特性评估的成本预测与采购最优化问题做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混煤燃烧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钟海.电站锅炉混煤燃烧技术综述[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2,28(01):12-17.
  [2]王祝成.电厂锅炉掺烧褐煤和印尼煤的经济性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2,24(02):28-32.
  [3]杨忠灿,姚伟.电厂锅炉变煤种掺烧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2010,43(11):42-45.
  [4]郭嘉,曾汉才.电厂燃用混煤时掺烧比例的模糊最优化[J].电站系统工程,1994(01):46-48+63.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正在不断的改善,从而对于电力行业的供电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实际的角度来讲,供电的效果和质量与电网建设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力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从而使得电网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也在不断的提高。就35kv
期刊
摘要:电力系统的主要构成有发电、配电、电器设备等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其运行稳定性,因此就需要寻找更加安全、可靠的方法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以保障电力传输的质量。当前,计算机、网络、微电子等技术获得空前发展,这些科技也给继电保护水平的提升提供稳健的支撑,深入研究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而言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措施  一、继电保护自动
期刊
摘要:电力企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而电力大数据智能化分析平台是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方法进,提出了数据挖掘算法的改进算法,分析了智能化数据挖掘技术的功能需求及设计原则、提出了智能化数据挖掘技术平台的基本架构设计和技术基础、具体叙述了各模块的基本功能。最后将平台应用实际电力企业中,实践表明平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智能化、数据挖掘  
期刊
摘要:电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需求量与日俱增。基于此,为了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这样能够全面发挥出电力运检的效果。电力运检期间主要涉及到输电运检、配电运检等内容。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电力运检突发事故的抢修措施,分析运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项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电力运检技术,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运检;突发事故;抢修应对 
期刊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好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管理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电网调度工作;电网安全稳定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或者是出现系统失效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配电网的运行安全以及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已经显得尤其重要。通信网络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质量以及运行效能,对此,必须要落实通信网络在配电系统中的有机规划以及组建。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通信网  引言  在现代电力需求背景下,配电网自动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中使用电力的地方越来越多,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与人们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变压器和母线,以及发电机的保护当中,保护装置能为维护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因此,只有及时对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有效预防,才能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但是,随着外界环境对电网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隐患的排查工作变得愈加困难起来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所以扩大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成为重要的建设内容。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就是继电保护,必须重视其故障处理,如果发现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系统出现故障,要及时查明问题和故障所在,这样才能避免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降低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问题;故障  二次回路
期刊
摘 要: 配电网故障是对供电质量起到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并且也对供电的可靠性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因此,配电网的生产运行管理的安全稳定是保证整个电网安全可靠和对电网集团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电网事业建设的规模逐步夸大化发展,在配电网的生产运行管理中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风险,对用电体验上带来不便和损失,所以必须对安全风险进行加强防范,进而保障配电网可以安全健康的运行,本文将首先介绍关于配电网的生
期刊
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电网运检管控系统的应用。首先对目前智能运检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运检管控系统构架设想,并进行初步的设计分析。随后针对具体微应用,对应用构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设计。介绍了多系统融合构架,并且对系统的数据集成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对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运检管控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网智能;运检管控;中心创建;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