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在肝硬化伴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肝硬化伴高血糖(LC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0例L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LCH组),以血红蛋白110 g/L为切点将该组分为贫血组与无贫血组,再以血清白蛋白30 g/L为切点对无贫血组再分组;以100例无肝硬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T2DM组);所有患者行HbA1c、GA、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检测,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LCH组贫血组HbA1c水平(6.76±2.20)%低于T2DM组(7.34±1.23)%,P=0.06;该组的GA水平(19.10±7.47)%显著高于T2DM组(16.68±2.90)%(P<0.01),2hPG也显著高于T2DM组[(12.09±3.39)mmol/L比(10.84±2.95)mmol/L,P<0.05]。(2)LCH组无贫血组白蛋白<30 g/L亚组的GA水平(18.79±2.28)%明显高于白蛋白30~<40 g/L亚组(16.71±2.42)%和白蛋白≥40 g/L的T2DM组(16.73±2.96)%, P值均<0.01;而3组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CH组无贫血组与T2DM组比较,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CH组无贫血组白蛋白30~<40 g/L亚组与T2DM组比较,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CH组及T2DM组的HbA1c与FP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0.76,P值均<0.001;与2hPG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0.81, P值均<0.001;GA与FP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0.74,P值均<0.001;GA与2hPG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0.76,P值均<0.001。

结论

LCH患者合并贫血(Hb<110 g/L)时,不宜采用HbA1c评估血糖水平;合并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 g/L)时,不宜采用GA评估血糖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肾动脉狭窄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至11月在我院行FFR指导下腔内修复术的9例肾动脉选择性造影诊断中度狭窄(50%~69%)患者的临床资料。肾动脉造影示狭窄程度为中度且患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值,或肾动脉造影结果与术前超声检查不符的患者,行FFR检查。FFR>0.90的患者终止手术,并定期复查;FFR≤0.90或肾动脉狭窄近远端平均压
期刊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出生1~3 d的SD幼鼠,从其心尖组织中获取第2~4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将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7组,即高渗组、正常糖组、正常糖+氟达拉滨(FLU)组、正常糖+S3I-201组、高糖组、高糖+ FLU组和高糖+S3I-201组。正常糖+FLU组和高糖+FLU组中加入STAT1抑制剂FLU干预,正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长期置入起搏/除颤导线相关的慢性病理学改变。方法本研究共包括3部分,第一对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38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的患者的83根起搏/除颤导线的病理学观察,第二对1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起搏/除颤导线死亡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第三对10例既往置入起搏/除颤导线后因各种原因死亡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结果导线在血管内和心腔内可以形成广泛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和粘连。上腔静脉
目的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长期预后。方法入选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或CABG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922例(465例行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457例行CABG),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心原性死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
目的探讨血脂参数在ABO血型与冠心病发生相关性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武汉市第五医院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入院的疑诊冠心病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98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50例)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48例),按血型分为O型组(292例)和非O型组(606例),A型组(259例)和非A型组(639例),分析ABO血型、血脂和冠心病的相互关
目的通过与心电图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临床中应用心冲击图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平静状态下同步采集21例患者的心冲击图和心电图信号,根据心冲击图波形中相邻的J峰计算出的JJ间期和心电图波形中相邻的R峰计算出的RR间期,分别计算心冲击图和心电图这两种方法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域的测定值,分析相应测定值的相关性;并用配对t检验方法分析2组测定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根据心冲击图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