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心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b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宁心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率及重量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基质、混合基质比及其与主药的用量比进行平行试验,对滴头及冷凝液的温度、贮药槽药液高度、滴距等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基质(PEG4000:PEG6000为3:1)与主药用量比为3:1.最佳成型工艺为贮药槽高度6cm、滴头温度70℃、滴距6cm、冷凝液温度10℃.结论:以筛选出的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成品得率高,符合中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neovascular glau-coma)系虹性青光眼,是指虹膜和小梁表面有新生的纤维血管膜,使虹膜与小梁和角膜后壁粘连所造成的青光眼.本病极顽固,且临床常见,但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维持性透析(MHD)患者血清对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集血液透析(HD)患者(n=23)、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