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ky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注重炼字,诗歌创作中尤其如此。文坛上既有“一字师”“推敲”的趣事,亦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无数文人呕心沥血的妙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陶冶着我们的情趣。这些极具人文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词语也极受高考诗歌命题者的青睐,为了帮助中学生快速切入试题,准确回答问题,笔者就高考炼字试题作一分析,以期有益读者。
  一、常见考查对象:
  1.精练传神的词(诗眼)
  ①传神显旨的词
  例:(2008年安徽卷)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②以动衬静的词
  例:(2003年全国卷王维《过香积寺》)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③化静为动的词
  例:(2004年全国卷宋祁《玉楼春》)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你觉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④以实显虚的词
  例:(2010年广东卷黄庭坚《望江东》)简析(江水西头隔烟树)“隔”字的双重意蕴。
  2.叠音妙用的词(含拟声词)
  例:(2007年天津卷高启《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3.颜色渲染的词
  例:(2010年四川卷向子湮《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二、必备思考角度——释、描、点、抒、瞻。
  释:释词义。准确解释词语在句中的“语境义”。(关键词:语境义)
  描:描画面。快速寻找句中意象,并以之为主语,适度想象和联想,再现画面内容。(关键词:意象、再现)
  点:点意境。用形容词对所营造的意境点明。(关键词:形容词)
  抒:抒情感。抒发作者句中所蕴含的感情。
  瞻:瞻前后。关注词语所处位置,从结构上考虑词语对下文、上文以及题目的作用。(关键词:下文、上文、题目)
  三、高考真题示例
  示例1:
  好事近①陆游(2010年湖南卷)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释)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描)“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释),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点)足以愉悦人心(抒)。
  示例2:
  山居即事 王维(2008年天津卷)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释),“稀”字表现来访者少(瞻),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点)。
  示例3:
  溪亭 林景熙(2007年广东卷)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点)。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描)。“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抒)。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描)。“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抒)。
  示例4:
  湖州歌(其六)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瞻)。
  以上五个字告诉了我们在诗歌鉴赏中需要思考的维度,这属于知识积累层面;在诗歌鉴赏中,并非每个试题的回答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根据情境有所选择,这属于能力运用层面。许多同学会在具体鉴赏中胡子眉毛一把抓,面面俱到,却往往失之准确。这里的思考方向十分明确,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复习中认真思考,仔细反思,娴熟运用知识,强化掌握规律,不断提升能力。
  (作者单位:西工大附中)
其他文献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第八次年度单身者调查人数超过5000人,调查发现单身女性在66岁时拥有最好的性生活,而男性是64岁,可见性生活不只是年轻人的游戏。  許多人认为年轻人更适合拥有性生活,但最近的调查显示,实际上年龄越大者越适合,老年人和伴侣在床上度过的时间更长。美国国家老龄化委员会研究发现,比起40岁的女性,70岁的女性对性生活更满意。  性治疗师马德莱娜·卡斯特利亚诺称,单身人士在
执教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猫的故事》,对先生的文笔颇为叹服。这篇散文以区区一千多字为师生所喜爱,就在于其鲜明的写作特色。具体而言,它表现在先生高超的叙事艺术、厚重的人文精神和诙谐的语言风格上。    一、高超的叙事艺术    梁实秋先生写过一组以猫为题材的散文,细腻、生动地描绘了他和夫人韩菁菁养猫的具体情形,以此来表现他与猫相伴、以猫为乐的闲情雅趣。《猫的故事》则有所不同。文章讲述的是一只母猫冒着生命
如果把宋词比作波澜壮阔的海洋,那么,柳永、李清照就是那海洋中耀眼的两朵浪花。他们虽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但词作风格各具姿态,其代表作品《雨霖铃》《声声慢》在风格上也是同中有异。  一、都借写景抒發词人悲凉的感情  柳永的《雨霖铃》表达了词人将要离开汴京远方漂泊时和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这种心情是通过写景来抒發的,“寒蝉凄切”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的汴河两岸,多植杨柳
《心声》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通过小学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当前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人物的性格命运也让我们无尽地牵挂。每次阅读时都会想起一句话:心灵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主题:直视教育中的不平等  无论在任何时代,竞争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主旋律,伴随竞争而来的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残酷与无奈。在和平盛世的时代,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于是教育的
“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1月19日发布的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公报,在社会各界引起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公报凝聚共识,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
雁南飞,春归来。  “从3月17日下午开始,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或随救援车或乘高铁,一路朝着回家的方向——上海奔来!同时,部分医疗队员将继续驻守武汉,支援当地医院救治ICU病人。”  董瑞在微信群里写这条信息时,嘴角上扬,胸口如有小鹿乱撞,“扑通扑通”。从1月24日大年三十开始,董瑞的心就与上海援鄂的一千六百多名医疗队队员紧紧连在一起了,像一家人。此刻,亲人归来,怎能不高兴?  “欢迎白衣天使凯旋!
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仍然体现了“三关注”精神,即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但这绝非老调重谈、毫无新意,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人文气息和时代气息。学生要在紧张、肃穆的一个多小时里从容应对,写出文质兼美、字句俱佳的文章来,就离不开平时多方面的积累,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真要写出一篇象样的应试作文来,学生一定要从平时的点滴起,做好观察、思想、情感、思维、
目前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备受争议,那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不在方法,不在策略,归根到底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  我们以《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为例,从30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提取其教学内容,对比后发现,对于《在山的那边》这首新诗,28位教师都选择了同样的两个教学内容——“山”、“海”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谈“山”、“海”的现实意义。为什么完全没有关联的人可以同样教出如此“僵化”的内容呢?为找出答案,我
“万事开头难”,我们常用此来表达作文开首的不易。实践也常常如此,只要作文有了一个好头,余下的部分就很容易行云流水般完成。古人用“凤头豹尾”来评价作文的优劣,就是说好的文章开头要写得有姿有色,像凤头那样精致秀丽,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那么作文如何做到开头不难而又具有吸引力呢?面对作文的题目,怎样开头,什么样的开头为好?答案只有一个:写出真话,写出真情实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最简
近年来,探究性试题已成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一大亮点。江苏省自2008年起,在《考试纲要》中新增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并将其列为F级,即最高能力级,表述为“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考试说明》对探究题的考查作了具体说明: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