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amoni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因而创新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力求探索创新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 教育策略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教师、家长、学生都有背负着升学的重压,学生在传统教育的成才路上挪着沉重的步子,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乃至其他方面的才能搁置一旁,成为死记硬背的机器,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语文课是基础、工具课,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知识经济人才,更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广大劳动者及技能人才。”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虚和朝气勃勃的人生。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考试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造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内容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法与学法。可是目前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只重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这是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授人鱼不若授人渔”,教师的教法最终是让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达维多夫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所以我认为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其能力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基点。
  1、发展学生质疑思维。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联系课内、外,本学科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不训斥、不敷衍学生的提问。提问是学生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外显,能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发展学生想象思维。想象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对学生想象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只要我们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能够培养出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此外,在语文教学方法上,教师还须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拓展学生思维。
  三、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语文课堂教学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譬如,有一位老师上作文课时把一个瘪皮球和打气筒带进教室,他先拍拍皮球,然后给皮球打气,再拍拍皮球。老师的动作做完之后,要求学生据此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学生们各抒已见,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①皮球瘪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打足了气的皮球会让人踢来踢去,容易损害自己;②做人不能像瘪皮球那样没有活力;③球要打气,人要争气;④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有所作为。语文老师的这种暗示教学法,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写作境地,比其单纯的命题作文、供料作文来说,课堂氛围更为宽松和谐。
  四、注重质疑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依据教材、围绕如何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以语文教材或相关知识为基础,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外出采访、参观等活动。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不同渠道(最好是选择教育信息化),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综上,我从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语文创新教学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其核心内容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创新,从而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当然,语文创新教学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这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语文创新教学“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教育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素质水平、精神水平和人文水平。文化教育提高,意味着社会发展提高。然而高中语文在文化教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语文是继小学和初中的又一个深入探究过程,对子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高中语文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中学生思想状况,论述学生有一个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及体育教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抗挫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学 健康品质 培养  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我国独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渐增大,由于大多数独生子女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仅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人生长足发展的基础,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关键词: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发展  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
摘要:人们常说“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情感无论再怎么样掩饰,终会通过其眼神流露出来。自古以来,文人喜好谈论琴棋书画,似乎一直都在寻求一种境界,那境界往往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可遇而不渴求,其实那就是在探讨一种意境,寻求一种神韵。正如我们习惯以一个人的眼睛去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无论他表现出怎样的镇定或不安,是悲是喜,皆于眼神之中。眼神,人之情感的发源地。  关键词: 舞蹈动作 思想情感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广大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众所周知,历史上凡是作出辉煌成就与突出贡献的人,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能力是立足于21世纪的通行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浪潮一浪高于一浪,课改方案即将全面实施。开放型课堂教学必将成为课改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的教学主旋律。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是怎样的呢?这是现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开放型 阅读教学  本文着重从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开放型语文阅读环境;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几大方面来讲解语文阅读教学。  一、开放型语文阅读环境  任何事物的生存
摘要:儿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天真无邪,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想问题和做事的时候,不受任何的约束。因此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但是,由于成人的过多干涉,儿童的种种好奇、兴趣和愿望、尝试与探索,不但得不到心灵上的满足,而且遭到不必要的制止和呵斥。不给孩子问为什么的机会,长此以往儿童天生所俱有的创造性想象就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被扼杀,变为被动地想象,从而阻碍了儿童的智力发育。因此,如何启发儿童的创造力
摘要:作为我们的母语的汉语,无疑是最博大精深的语言之一,然而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却遭遇了重重困难。在实施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的今天,在目前素质教育还难以攻破应试教育这块“坚冰”的情况下,如何改变“重数理化,轻文史地”的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语文 有效性教学  有效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有效性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