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村初中生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chunxing89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充满感情的文章,用真情实意彰显文章之美呢?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关注生活,定格真实画面
  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觉得无事可写,那么便是没有关注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我要说“生活处处能作文”。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家庭、生活的环境都各不相同,只要你留心生活,善于发现,你会觉得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比比皆是。你上学走过的路,你家门前的大山,你脚下流淌的小溪,你耳边回荡的鸟语,你留心过吗?这些真实的画面和场景,你如能细心观察,都能成为写作的源泉。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因为这些都是你能切身感受到的。在九年级三班的一节语文课上,我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也听得兴致正浓。突然一位家长冲进教室,全然不顾正在上课的我,快步跑到一位同学面前:“儿啊,我听说你头晕进了医院,我的命吓得都快没了。”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我们都懵了。随后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这位同学也突地脸红了:“妈,你快出去,我没事。”教室里又是一阵哄笑。原来这位母亲听说儿子在学校头晕去了医院,吓得跑到学校,但由于路途远,等孩子确诊没事回来了,她才赶到学校。我并没有责怪这位母亲,而是就势给同学们上了一课:你们平时写作文总觉得无事可写,可是生活无小事,刚才这位母亲的一句话,你们可能会觉得好笑,但这句话却凝聚了深深的母爱。母亲永远把你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样一句真实的话语、这样一幅真实的画面,足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不是吗?
  二、善用修辞,描绘真实细节
  积累了真实的写作素材,怎样将它表达出来呢?平铺直叙,会让人觉得太过平淡;如果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妙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那些真实的场景,你的文章就会增添灵动的一笔。
  依然记得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一句描写青年战士马玉祥的话:“站在那儿,就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无需太多描绘,一个简单却又独特的比喻,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仿佛站在你的面前:黑里透红的脸,清瘦却又健康的体魄。这个比喻可谓新颖别致,生动传神。正是由于魏巍善用修辞,由这个小伙子联想到秋天里的红高粱才会有如此生动之笔。
  写人如此,写物写事、描写心理亦如此。有时千言万语说不清、描绘不好的人或事,一个修辞便使其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著名女作家毕淑敏自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心得,一次朋友来她家做客,她的孩子当着众人的面揭穿了她善意的谎言,她如此描绘自己的内心活动:就像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胸。她内心不是苦不是痛,如何形容那种难言的感觉,她想到了爬山虎。读着这句话,我们的心仿佛也被爬山虎的卷须攀满,令人窒息。如若不用比喻,或许很难说清这种感觉,正是这个独特的比喻让人感同身受,令人叫绝。
  除了比喻,还有拟人、排比等。在写作时不妨适当用一用这些修辞手法,当然要得巧妙。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写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会让读者耳目一新,文章也会让人觉得意境优美,意味隽永。
  三、学会感悟,抒发真情实感
  真情是人性中最美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这种真挚的情感,但很多时候学生不能也不敢去写。他们可能是觉得自己很年少,有些经历或想法有些幼稚,但是只要这些想法是真实的,就值得写下来。他们的感悟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就是真情。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真情了。所以在班级作文课上,对于那些质量虽不高但能抒发真情实感的学生文章,我也常常读一读,以此激励学生多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本届学生中有个叫叶桂林的女孩,母亲残疾,父亲病重,家庭异常贫困,生活的艰难让她难以忍受。她在一篇作文中写道:
  爱情或许会改变,友情也许会淡忘,但亲情却将永存心间。
  过年了,很多孩子都收到了礼物,还得了压岁钱,而我只希望有一件新的上衣,因为我的旧棉袄破了个大洞,每次穿上它,学校的同学总是笑话我。我知道家里没有钱,我只想爸爸的病能好起来。然而让我感动的是,大年夜,妈妈竟为我做了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这在别人看来不算什么,而在我却是莫大的幸福,因为它代表了妈妈对我深深的爱。
  我读完文章,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注意到有少数女同学在抹眼泪。大家都知道叶桂林同学的家庭情况,相信她写的是真实的经历和感受。虽然她的文章语言朴实,她的想法或许幼稚,但由于表达的是真情实感,所以让所有的同学都产生了共鸣,让全班同学在精神和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原来真情如此动人。
  若要写出感人的文章,首先要感动自己。虚情假意只会让文章苍白乏味。要想让学生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应启发学生留心生活并善于思考、学会感悟。
  我的首届学生中有一位叫苏晓的女孩,她思维敏捷,喜欢思考。有一次做完操回教室,她不记得班主任重新编排了座位,又坐到原来的位子上了。她因此写了篇作文——《错位》。她从自己不小心坐错位置而想到人生的错位。“只要及时发现并勇于面对,你一定会找准自己生活的位置。”她的感悟深刻而有见地。一次不经意的经历,她便写下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善于思考、善于感悟的结果。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怎能不感染人?
  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收到学生们的作文本,一叠叠整整齐齐,一篇篇情真意切。读着它们,犹如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描绘生活,抒发情感,点点滴滴、字字句句无不闪耀真实的光芒。在骄傲自得的同时,我不禁感叹:唯有真情实意,才能彰显文章之美。
其他文献
有人说:“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无数的成功人士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也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们眼中的所谓后进生绝大部分智力并不差,决定后进生的因素并不是智力因素,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思维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习惯、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情感、需要、性格等。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
自我市初中全部使用新课标教材以来,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就一直不懈地探索与钻研着,并终于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达成了一些共识。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不仅研究“教”什么,还要研究“学”什么,以及怎样“学”;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结果,而且还要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现;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已被教师所接受;关心尊重学生,采用多元化目标的评价方式
通常来说,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语言起着传承文化的作用。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很多材料都渗透了思想情感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大化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在高中英语中,词汇就像是人体的骨骼、建筑的材料和铺路的基石,起着最基本的支撑与铺垫作用,掌握不了词汇,英语中的任何交流都会黯然失色。  一、语言、文化与跨文化意识  (一)语言与文化关系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
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渐渐地受到关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又是现在教育机制的内在要求。  一、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备课以教师为主体,通常教师精心设计导课、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大多数的活动是展示教师的表演,学生只作为观众去听、去欣赏,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
现阶段我县英语教学采用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出版的《Projet English》为实验教科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五指教学法(RPCPP),即复习(Review),呈现(Presentation),巩固(Consolidation),练习(Practice),综合探究活动(Project)。笔者在大部分的校内外教研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对于前面“四指”做得很多,在长期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强调的只是如何死记硬背来记住单词,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没有真正锻炼学生们在生活中交际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发展早已经和世界接轨,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面对这种时代性的改变,我们在学习其它国家语言的过程中,就应该换种方式,主动去了解其它国家语言文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语言文化,改变以前死记硬背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们在实际
“终极性复习”是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要点进行分类整理,注意以新带旧,注重语境分析,使之系统化、专题化、综合化,使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对中考复习中如何提升终极复习的效率做了一些探索。  一、“语境化”,注重语境分析  分析今年和往年的中考要求,我们会发现在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题型的考查要求中都有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考查这一要求。
汉语是历史最久远、内容最丰富、内涵最深邃的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鲜活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堂洋溢着情感,让学生保持着求知的欲望和冲动,让学习变得轻松和愉悦。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情感  设置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学生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冲动。  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期教学中新研发的一种教学模式,新时期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力。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大胆发言的能力,让学生有更长远的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把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讨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说,如果没有了情感,那么就没有人去追寻真理。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情感教育。在初中阶段,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学情,要把握该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而研读课文,寻找课文中的真挚情感,最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进行碰撞,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进行探讨。  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