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写了学生作文教学中的仿写与创新的重要价值和具体方法,认为仿写是学生习作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具体教学环境中的培养和训练方法可以是句子仿作、片段仿作、全文仿作等并举了实例。
关键词:作文教学;仿写;创新;价值
在日常工作中,写作是一块很难啃的硬骨头。低年级教师认为学生掌握材料少,没有什么可写的。高年级教师认为学生在低年纪没练好,抱怨基础差训练少。学生呢?低年级学生普遍是无话可说。你若让他写,讲明要我手写我心、写真心话,这样可好,一篇作文,他多则写二三十句,少则一二句完事。更有甚者到了高年级作文课上,有学生干脆拿着作文书,一通乱抄、完事。
写作在《新课标》中也被列为一条很重要的目标。它这样规定:“能具体明确地,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针对以上教学中的现状,我觉得在教学写作时要大力提倡仿写和创新相结合的写作教学途径。
一是仿写,很多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就是“抄袭”。抄袭根本锻炼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练下来,只会造就一批类似于只会写八股文章的文人。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应该说好的仿写就是创作。因为我说的仿写虽然在语言组织或表达方式上有相仿之处。但是具体的语言表达和词语运用等方面还需学生自己去思考。更何况这里说的仿写均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的学都是以课文为例。这些文章均为各类文中的典范。
仿作在教学中如何操作呢?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写作时,让仿写和创新共同发展,把二者有机结合,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仿写应该分为三种形式:一、句子仿作;二、片段仿作;三、全文仿作。不论训练哪一种仿作,我们都要求学生要有所创新。应该仿中有变,仿中有新,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写。
先说一下句子仿写:重点是针对一些文中经典的语句,分析理解之后,当时让学生仿说一下即可。不求神似但求形似,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组织词汇的能力。比如学习了名言“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之后,学生们对比此句话就说出了:“运动使人健康,静止使人衰弱”,“勤劳使人富裕,懒惰使人贫穷”等。
再说一下段落的仿写:这个层次比句子仿写要难。在指导上就应以课文中精典的语段为例,让学生把一定情境的事件或景物用同一种样式表述出来即可。比如:学习了《桂林山水》后,以第三段为例 进行仿写。学生认识此段结构先是总说兼对比,而后按形奇、色秀、势 险精练地进行了描写。一个学生就仿写了一段:我们的学校树木高大秀美,楼房雄伟庄严学生活泼智慧,老师勤劳肯干恰似老黄牛。写得很形象,也很具体 。使用了段中的句式,句子之间的词语也很相仿。同样体现了创新。他使用了新的词语和各种名词。比喻也较新鲜,贴切。
下面再谈整篇仿作。这个过程也可与前面两者共同进行,只是这一项综合性更强一些。
在具体教学时,首先就是以课文为范文,让学生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中所讲的相类似的事情来,或是老师在授课时提前安排学生活动,然后模仿“范文”中的写法和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自己要写的事情来。比如:学习了《燕子》一篇课文后,我先让学生们说一说此文的写作顺序,每一段的段意和哪些具体的特征,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说完这些以后,再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身边的事情。接着让学生们再说一说自己对这些事物认识的情况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想法。然后与这篇课文相对照,并模仿着写出来。如:文中“凑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一句”,学生仿作的有:“一只乌黑的眼睛,一身包裹着黑色毛皮,一条修长的尾巴,构成了我家的小黑狗”“灵活的小嘴,白白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和有点斑的鼻子,拼成了好看的小脸”等句子。在这想好仿写句子中虽用了范文中的句式,但从描写的内容和用的词语上都是新鲜的、想象奇特,这同样是学生们的创新。
再如:“一个学生写家中小画眉鸟:“小鸟很机灵,在笼子里一会儿飞到顶上,一会儿飞到下边,脚很灵活,不论怎样飞总能抓住细细的铁丝,从不失误。”
我通过 让学生们练习句子和段落的仿写后,学生们普遍觉得,既有了写作的材料,又有了写作参照。所以都觉得写起整篇文章来就比较顺利,因此,我就布置了一篇作文。
文章写到这里,可能就认识到了仿写中的创新的价值了。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这一问题。就是我们既要给学生搭一个写作的阶梯,又要让他们用力“攀登”。这样就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去写作更美好的文章。
关键词:作文教学;仿写;创新;价值
在日常工作中,写作是一块很难啃的硬骨头。低年级教师认为学生掌握材料少,没有什么可写的。高年级教师认为学生在低年纪没练好,抱怨基础差训练少。学生呢?低年级学生普遍是无话可说。你若让他写,讲明要我手写我心、写真心话,这样可好,一篇作文,他多则写二三十句,少则一二句完事。更有甚者到了高年级作文课上,有学生干脆拿着作文书,一通乱抄、完事。
写作在《新课标》中也被列为一条很重要的目标。它这样规定:“能具体明确地,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针对以上教学中的现状,我觉得在教学写作时要大力提倡仿写和创新相结合的写作教学途径。
一是仿写,很多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就是“抄袭”。抄袭根本锻炼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练下来,只会造就一批类似于只会写八股文章的文人。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应该说好的仿写就是创作。因为我说的仿写虽然在语言组织或表达方式上有相仿之处。但是具体的语言表达和词语运用等方面还需学生自己去思考。更何况这里说的仿写均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的学都是以课文为例。这些文章均为各类文中的典范。
仿作在教学中如何操作呢?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写作时,让仿写和创新共同发展,把二者有机结合,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仿写应该分为三种形式:一、句子仿作;二、片段仿作;三、全文仿作。不论训练哪一种仿作,我们都要求学生要有所创新。应该仿中有变,仿中有新,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写。
先说一下句子仿写:重点是针对一些文中经典的语句,分析理解之后,当时让学生仿说一下即可。不求神似但求形似,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组织词汇的能力。比如学习了名言“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之后,学生们对比此句话就说出了:“运动使人健康,静止使人衰弱”,“勤劳使人富裕,懒惰使人贫穷”等。
再说一下段落的仿写:这个层次比句子仿写要难。在指导上就应以课文中精典的语段为例,让学生把一定情境的事件或景物用同一种样式表述出来即可。比如:学习了《桂林山水》后,以第三段为例 进行仿写。学生认识此段结构先是总说兼对比,而后按形奇、色秀、势 险精练地进行了描写。一个学生就仿写了一段:我们的学校树木高大秀美,楼房雄伟庄严学生活泼智慧,老师勤劳肯干恰似老黄牛。写得很形象,也很具体 。使用了段中的句式,句子之间的词语也很相仿。同样体现了创新。他使用了新的词语和各种名词。比喻也较新鲜,贴切。
下面再谈整篇仿作。这个过程也可与前面两者共同进行,只是这一项综合性更强一些。
在具体教学时,首先就是以课文为范文,让学生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中所讲的相类似的事情来,或是老师在授课时提前安排学生活动,然后模仿“范文”中的写法和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自己要写的事情来。比如:学习了《燕子》一篇课文后,我先让学生们说一说此文的写作顺序,每一段的段意和哪些具体的特征,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说完这些以后,再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身边的事情。接着让学生们再说一说自己对这些事物认识的情况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想法。然后与这篇课文相对照,并模仿着写出来。如:文中“凑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一句”,学生仿作的有:“一只乌黑的眼睛,一身包裹着黑色毛皮,一条修长的尾巴,构成了我家的小黑狗”“灵活的小嘴,白白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和有点斑的鼻子,拼成了好看的小脸”等句子。在这想好仿写句子中虽用了范文中的句式,但从描写的内容和用的词语上都是新鲜的、想象奇特,这同样是学生们的创新。
再如:“一个学生写家中小画眉鸟:“小鸟很机灵,在笼子里一会儿飞到顶上,一会儿飞到下边,脚很灵活,不论怎样飞总能抓住细细的铁丝,从不失误。”
我通过 让学生们练习句子和段落的仿写后,学生们普遍觉得,既有了写作的材料,又有了写作参照。所以都觉得写起整篇文章来就比较顺利,因此,我就布置了一篇作文。
文章写到这里,可能就认识到了仿写中的创新的价值了。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这一问题。就是我们既要给学生搭一个写作的阶梯,又要让他们用力“攀登”。这样就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去写作更美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