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有一首诗,题为《息夫人》:
莫以今日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据《左传·庄公十八年》载,贪恋女色的楚文王听说息侯的夫人长得十分俏丽,于是就突然出兵,消灭了这个弹丸小国,将息妫掳掠而归,据为己有。
托尔斯泰也认为女性之妩媚在于一笑。佳人之笑属于至美。对于美女,讲究“千金买笑”。而息妫到了楚文王身边,别说笑颜,数年间,直像满眼含泪的哑巴似的,一句话也不说,像个精致的“机器人”。
原因是息妫一直牵挂着她的丈夫息侯的下落,心底在思念着、盼望着破镜重圆的那一天。国破了,家亡了,爱的火焰却依旧燃烧在息妫的灵魂深处。
终于有那么一天,息妫在城墙上偶然见到了衣衫褴褛的息侯。当年恩恩爱爱的丈夫,一表人才,前呼后拥,而眼下作为俘虏,正在充当守城门的仆役。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断绝了,凄泪交睫的息妫痛苦地长嚎一声,一阵疾风似地从高巍的城楼上扑了下去,摔死在丈夫的身边。息侯见妻子已死,自己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也就很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传说是楚文王见这夫妻二人为爱情而在同一天就死,故意地将二人分开埋葬。后来,两座坟茔里各生出一棵树,密枝斜伸而相挽,两树枝丫紧紧地连生挽结为一体,世人称为“连理枝”。白居易在《长恨歌》里也吟出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名句。事情作为特例,也有可能发生在息侯与息夫人身上,而这样的愿望性、祈祷性的诗句,又决然不会出自帝王之口。中国土地上,任何人一旦贵为王侯,爱情在他们身上就自行消逝,再也没有存在的位置了。一切从王侯将相身上所引发而生的真挚的爱情诗句,都不可免除文人们所固有的主观臆造性,王维、白居易,皆无从例外。
湖北黄陵县东有一座息夫人庙,因为息夫人着实妩媚,此庙又称“桃花夫人庙”。唐代诗人杜牧为此庙题有一首诗: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诗人与诗人不同。息国灭亡的原因,杜牧认为未必是因为息妫之美貌,而“脉脉无言几度春”,则又进一步肯定了息妫在爱情上的忠诚与坚贞。美貌的女人未必能导致亡国,而忠贞爱情直可以毁灭夫妻双方的生命,将亡国与爱情生生地扯在一起,的确是历史长河中可叹可泣、值得思索的人与事。杜牧这首诗起句所提及的“细腰宫里”是息妫与息侯亡后百余年楚灵王时形成的掌故。《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面国中多饿人。”因为好色的楚灵王欣赏杨柳细腰,宫中众多的女子为了博取至为难得的宠幸,竞相节食,及至有不少宫女因节食过度而活活饿死。作为美女荟萃之所,多少美女为了争得宠幸,是连自己生命也不顾惜的。先后同处于楚宫之内的息妫,却是鄙视宠幸,默默无言,直至摔死,竟然连一句话也不肯讲。
“连理枝”之说倘是真的,息妫显然就是为爱情而献身了。在息侯与息妫之间,真的能建立同生共死的爱情吗?“连理枝”之说倘为文化人的好心杜撰,息妫之最后献身,也就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很难破解的千古之谜。
莫以今日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据《左传·庄公十八年》载,贪恋女色的楚文王听说息侯的夫人长得十分俏丽,于是就突然出兵,消灭了这个弹丸小国,将息妫掳掠而归,据为己有。
托尔斯泰也认为女性之妩媚在于一笑。佳人之笑属于至美。对于美女,讲究“千金买笑”。而息妫到了楚文王身边,别说笑颜,数年间,直像满眼含泪的哑巴似的,一句话也不说,像个精致的“机器人”。
原因是息妫一直牵挂着她的丈夫息侯的下落,心底在思念着、盼望着破镜重圆的那一天。国破了,家亡了,爱的火焰却依旧燃烧在息妫的灵魂深处。

终于有那么一天,息妫在城墙上偶然见到了衣衫褴褛的息侯。当年恩恩爱爱的丈夫,一表人才,前呼后拥,而眼下作为俘虏,正在充当守城门的仆役。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断绝了,凄泪交睫的息妫痛苦地长嚎一声,一阵疾风似地从高巍的城楼上扑了下去,摔死在丈夫的身边。息侯见妻子已死,自己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也就很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传说是楚文王见这夫妻二人为爱情而在同一天就死,故意地将二人分开埋葬。后来,两座坟茔里各生出一棵树,密枝斜伸而相挽,两树枝丫紧紧地连生挽结为一体,世人称为“连理枝”。白居易在《长恨歌》里也吟出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名句。事情作为特例,也有可能发生在息侯与息夫人身上,而这样的愿望性、祈祷性的诗句,又决然不会出自帝王之口。中国土地上,任何人一旦贵为王侯,爱情在他们身上就自行消逝,再也没有存在的位置了。一切从王侯将相身上所引发而生的真挚的爱情诗句,都不可免除文人们所固有的主观臆造性,王维、白居易,皆无从例外。
湖北黄陵县东有一座息夫人庙,因为息夫人着实妩媚,此庙又称“桃花夫人庙”。唐代诗人杜牧为此庙题有一首诗: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诗人与诗人不同。息国灭亡的原因,杜牧认为未必是因为息妫之美貌,而“脉脉无言几度春”,则又进一步肯定了息妫在爱情上的忠诚与坚贞。美貌的女人未必能导致亡国,而忠贞爱情直可以毁灭夫妻双方的生命,将亡国与爱情生生地扯在一起,的确是历史长河中可叹可泣、值得思索的人与事。杜牧这首诗起句所提及的“细腰宫里”是息妫与息侯亡后百余年楚灵王时形成的掌故。《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面国中多饿人。”因为好色的楚灵王欣赏杨柳细腰,宫中众多的女子为了博取至为难得的宠幸,竞相节食,及至有不少宫女因节食过度而活活饿死。作为美女荟萃之所,多少美女为了争得宠幸,是连自己生命也不顾惜的。先后同处于楚宫之内的息妫,却是鄙视宠幸,默默无言,直至摔死,竟然连一句话也不肯讲。
“连理枝”之说倘是真的,息妫显然就是为爱情而献身了。在息侯与息妫之间,真的能建立同生共死的爱情吗?“连理枝”之说倘为文化人的好心杜撰,息妫之最后献身,也就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很难破解的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