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朱户锁婵娟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有一首诗,题为《息夫人》:
  
   莫以今日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据《左传·庄公十八年》载,贪恋女色的楚文王听说息侯的夫人长得十分俏丽,于是就突然出兵,消灭了这个弹丸小国,将息妫掳掠而归,据为己有。
  托尔斯泰也认为女性之妩媚在于一笑。佳人之笑属于至美。对于美女,讲究“千金买笑”。而息妫到了楚文王身边,别说笑颜,数年间,直像满眼含泪的哑巴似的,一句话也不说,像个精致的“机器人”。
  原因是息妫一直牵挂着她的丈夫息侯的下落,心底在思念着、盼望着破镜重圆的那一天。国破了,家亡了,爱的火焰却依旧燃烧在息妫的灵魂深处。
  
  终于有那么一天,息妫在城墙上偶然见到了衣衫褴褛的息侯。当年恩恩爱爱的丈夫,一表人才,前呼后拥,而眼下作为俘虏,正在充当守城门的仆役。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断绝了,凄泪交睫的息妫痛苦地长嚎一声,一阵疾风似地从高巍的城楼上扑了下去,摔死在丈夫的身边。息侯见妻子已死,自己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也就很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传说是楚文王见这夫妻二人为爱情而在同一天就死,故意地将二人分开埋葬。后来,两座坟茔里各生出一棵树,密枝斜伸而相挽,两树枝丫紧紧地连生挽结为一体,世人称为“连理枝”。白居易在《长恨歌》里也吟出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名句。事情作为特例,也有可能发生在息侯与息夫人身上,而这样的愿望性、祈祷性的诗句,又决然不会出自帝王之口。中国土地上,任何人一旦贵为王侯,爱情在他们身上就自行消逝,再也没有存在的位置了。一切从王侯将相身上所引发而生的真挚的爱情诗句,都不可免除文人们所固有的主观臆造性,王维、白居易,皆无从例外。
  湖北黄陵县东有一座息夫人庙,因为息夫人着实妩媚,此庙又称“桃花夫人庙”。唐代诗人杜牧为此庙题有一首诗: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诗人与诗人不同。息国灭亡的原因,杜牧认为未必是因为息妫之美貌,而“脉脉无言几度春”,则又进一步肯定了息妫在爱情上的忠诚与坚贞。美貌的女人未必能导致亡国,而忠贞爱情直可以毁灭夫妻双方的生命,将亡国与爱情生生地扯在一起,的确是历史长河中可叹可泣、值得思索的人与事。杜牧这首诗起句所提及的“细腰宫里”是息妫与息侯亡后百余年楚灵王时形成的掌故。《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面国中多饿人。”因为好色的楚灵王欣赏杨柳细腰,宫中众多的女子为了博取至为难得的宠幸,竞相节食,及至有不少宫女因节食过度而活活饿死。作为美女荟萃之所,多少美女为了争得宠幸,是连自己生命也不顾惜的。先后同处于楚宫之内的息妫,却是鄙视宠幸,默默无言,直至摔死,竟然连一句话也不肯讲。
  “连理枝”之说倘是真的,息妫显然就是为爱情而献身了。在息侯与息妫之间,真的能建立同生共死的爱情吗?“连理枝”之说倘为文化人的好心杜撰,息妫之最后献身,也就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很难破解的千古之谜。
其他文献
综述了茶氨酸人工合成的化学及生物合成方法和茶氨酸在保健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图书馆外文文献服务的工作实践出发,阐述了敦煌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外文文献资料的收藏、利用及服务现状,分析了敦煌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在外文文献利用过程中开展的一些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处于中国南、北方的过渡区,自古就是陕、甘、川战略要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孕育了这里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以南宅子
日暮时分,老长城在河西走廊蜿蜒断续。血红光芒之中,祁连雪山冠带巍峨,合黎山全身光秃,偶见茅草在山脚下随风摇曳。快到武威的时候,再次想起《凉州词》,竟有激越之感,胸中生悲,而豪气凛然。到达武威,天幕星辰闪耀,地上灯火安闲。从汽车站出来,迎面遇上一股凉风,似乎从一侧的天梯山奔涌而来。    夜晚的武威,有一种别样的迷离与慷慨气息。可能是它携带了太多历史烟尘之故,令人从内心深处觉得苍凉、繁华。在历史的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