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体育的意义和特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uz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际体育发展具有促进各国、各民族相互了解;为各国、各民族间的竞争和发展提供舞台;促进文化、科技和经济的繁荣;促进国际文化模式形成等意义。并具有特殊的国际性人类文化活动,多种内容、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全面开展;全人类可接受性和普遍参与性等特点。
  关键词: 国际体育 意义 特点
  1.国际体育概述
  国际体育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双边的、以体育竞赛为主体的一系列体育文化交往活动。国家之间进行的这种以竞技体育运动为主体的一系列文化交往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期。当时古希腊各城邦国家之间每四年举行一次奥利匹克竞技活动。其间各城邦一律停战休兵,踊跃参与运动竞赛。各城邦进行这种体育交流和较量的同时要举办宗教祭祀等文化活动。
  现代大型国际运动会继承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在集中进行各类运动项目竞赛的同时,还举办其他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家的表演、美术家的作品展览、体育科研成果的交流等。除此之外,它们还作为现代国际体育活动的有机组成而独立存在。当今,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国际体育活动。它不再受大型国际比赛的周期限制,可以在参加国的任何任何地方进行。现代几乎每一个国家都设有专门机构组织从事国际体育活动。而国际体育中的每一个微小变化都牵动着许多国家人民的神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停止国际体育,现代体育的魅力也就不复存在了,国际体育已经成为现代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2.国际体育的意义
  2.1国际体育促进各国、各民族相互了解。
  体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不像各民族的宗教、这些、艺术等受到各密宗文化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它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使国际体育活动具有人类可接受性与普遍参与性,成为跨越国界、语言、文化传统的乐于和便于直接参加的活动。这种活动拥有共同的目标与理想,统一的项目和标准,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人们聚集在同一赛场上,在同一跑道上你追我赶。正是这种人类和平交往的特殊方式和环境,使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在竞技中沟通心灵、增进交接、增进友谊,进而人们把这种运动员之间的交往、友谊扩大到各国家、各民族间,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和幸福。
  2.2国际体育促进文化、科技和经济的繁荣。
  体育本身与文化、经济、科技等有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参与国际体育活动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其直接目的都在于了解对方、学习对方和超越对方。这种了解、学习和超越不仅限于体育本身,而且扩大到与体育有密切联系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城市规划、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众多领域,其最终结果是促进文化、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3国际体育为各国、各民族间的竞争和发展提供舞台。
  国际间的运动竞赛是民族间体质的较量、气质的较量、运动技术和战术的较量,还是科学技术、经济基础和国家体育制度的较量。在统一的规则下,在公平、平等的条件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各国、各民族都有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表现自己的强烈愿望。无论是胜利的自豪还是失败的痛苦,都会进一步激发民族向上的精神。因此,国际体育运动为和平时期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最理想的竞争舞台。
  2.4国际体育促进国际文化模式的形成。
  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模式,这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然而,为了人类的共同繁荣和进步,在民族文化模式的基础上,还需要一种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可以广为接受的国际文化模式,国际体育活动促进这种国际文化模式的形成。从体育运动本身来看,众多运动项目从各个民族和国家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共有的文化财富。如今各国大型体育活动都有广泛接受的国际文化模式,如运动员列队行进的入场式、升旗仪式、吉祥物、火炬接力等。这种国际统一的文化模式既是国际体育交流的产物,又是国际体育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总之,它将对人类的共同进步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3.国际体育的特点
  3.1国际体育活动具有特殊的国际性人类文化活动的特点。
  以现代奥运会为主线的国际体育活动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国际性。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已经形成以国际间的体育竞赛和交流为主的纵横众多领域的社会文化现象。但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无论对自身、民族、国家还是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寻求合作都成了无可取代的共同需要。国际体育活动恰好为民族间、国家间实现这种了解、理解和合作提供了最适宜的机会和氛围。
  3.2国际体育活动呈现多种内容、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全面开展的特点。
  当代国际体育活动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奥林匹克运动,而发展为以奥运会为主体的多种内容、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交流内容除竞技运动外,还包括国际间体育开发援助的合作项目,国际性体育专题讲习班,体育摄影、绘画等。在经济运动形式上,除了奥运会外,还有仅次于奥运会的全球性、综合性运动会,如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在特定区域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如亚运会等。还有众多全球性国际单项比赛和地区性的国际单项比赛,如足球世界杯。此外,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各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活动、趣味性体育活动、伤残人体育活动等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和发展的又一方面,越来越多地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3.3国际体育具有全人类可接受性和普遍参与性的特点。
  现代奥运会从理论体系到实现活动都得到充实和发展,成为人类最具开放性和普遍性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当代国际体育活动已逐步形成完整科学的制度体系,从系统的《奥林匹克宪章》的理论指导,到各种规模和项目比赛的管理制度、章程和操作方法,使得国际间体育交流不受国家大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肤色、语言、宗教信仰、地域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让世界各国运动员聚集在一起交流技术、争夺桂冠。通过体育比赛这一特殊环境交流思想、增进友谊,形成人类相互了解、交往最直接、最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正因如此,才使得国际体育活动越来越为各国人民所欢迎。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杨铁黎.试析体育社会现象之性质——社会学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4).
  [2]郭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和平之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06).
  [3]刘吉.我说体育——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危机[J].体育文史,1999(03).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主要从课堂教学与情境、音乐之间的互动,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阐述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并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体会出发,详细论述了如何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这一观点。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 音乐  如何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21世纪所需的创造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教学任务。为了使课堂活起来,我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直观法、游戏、唱歌、画画
摘 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社会和教育领域对英语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可见,探索出一条高效的英语教学之路是大势所趋。阅读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是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关键。阅读训练能使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丰富,语法知识得以巩固,阅读技巧得到加强,写作能力得到提高。鉴于此,作者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是初中英语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脑进入平常家庭。由于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内容对青少年影响较大,最近几年青少年的犯罪率增长较为显著,因此,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渗透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课堂活动 法制教育 有机结合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通
摘 要: 在职高教学中,英语课是职高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英语教学在职高教学中常常为难着老师与同学。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看电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情景教学 愉快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提高学生用该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有效
初中阶段,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要多一分考虑,少一分随意,多一分创意,少一分呆板。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切实防止“多多益善”、“漫无边际”、“信手拈
摘 要: 在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迎来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高潮。在推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从备课到课堂教学,从课堂提问到课后练习,从教师指导到学生学习,都在接受新理念的洗礼,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者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英语,主动参与到英语探究活动过程中,才能为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础。  关
摘 要: 如今,大部分地区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如何让学生对英语课产生兴趣成为很多老师的难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将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活化 英语教学 激发兴趣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以人为本,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生活气息,激
摘 要: 全世界正掀起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不断提出新的改革措施,以实现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作者从“体育育人”角度出发,根据新时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分析体育教师在新时期高校体育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体育教师 角色定位  为了在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中,保证我国教育处于领先地位,提升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