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我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他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我想针对合作学习的灵活运用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印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能力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生命的狂欢.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课堂。学习了洋思、杜郎口、昌乐二中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他们优秀的教学经验的感召下,我感受颇深。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和我的教学经验,我想对合作学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在我的教学中,我运用合作学习,学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合作学习弥补了自主学习的不足,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为思想品德课进入高效课堂夯实基础,助教学一臂之力,现就教学的点滴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了解合作学习,运用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
第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上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整个课堂才有活力、有生机,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问题,来激活课堂气氛。初一思想品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方面的教育,课本的知识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能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中各成员的意见才会表露出来,才有可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大限度的集思广益,激活课堂气氛,得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讲到山东版七年级第十五课《让友谊之树长青》时,我让学生讨论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围绕“在理解和宽容的时候要不要讲原则”这一问题来展开。我把学生分为4人一个小组,由组长带领,组长要让组内成员都有所感悟,并将组长进行指定安排。一组组长戴亚澳、二组组长徐文拓、三组组长王远、四组组长康楚宇等等。各组都要选一名学生发言。并要给本组记分。分数最多的小组胜出。在学期末可以拿本组的积分换取你想要的礼物。各组表现的都不错,各组长都争着给组员教,唯恐自己的小组落后,课堂的气氛很热烈,到处是讲解和辩论的声音。学生的讨论很热烈,一组代表王展同学说要宽容同学,这样友情才会持久。三组的李金鹏说不能搞哥们义气,不讲原则,朋友打架也宽容,朋友做错事也宽容,那不是宽容而是纵容,这样不就没有法律了吗?当好好先生可不行。二组和四组等也做了精彩的阐述。学生都很积极,主动,争辩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唇枪舌战场面的确很难得,各小组的表现都很给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颇佳。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深化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思想品德课常用的一种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思品教学常用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不会把知识遗忘。通常,我采用师生合作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形式进行情境教学。思品课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小品、相声、视频、课本剧等形式来再现事件的过程或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领悟知识。我在讲到山东版初一第13课《调控自己的情绪》时,我让学生演了这样一个小品剧叫“皇帝的梦”。皇帝做了一个梦,让大臣给自己解梦,不同的人对梦的解释不一样,皇帝的情绪前后有很大的变化,时而情绪积极时而情绪消极。自然的就导入如何调控上。我安排由学生许文拓扮演皇帝,张安尧扮演丞相,李淳扮演将军。徐文拓演皇帝演得很逼真,说话都是趾高气昂的,好一个威风的皇帝呀!不时有掌声在班里响起,丞相和将军那毕恭毕敬的态度让我非常诧异,我们的学生太有才了,学生演得很逼真,也相当投入自己的角色。这个小品剧演完了,学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舞台。这次的活动,我认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也给了他们交流和沟通的场所和空间,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讲到山东版初一第14课《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时,我安排学生根据情景表演,秀秀自己。我就把要表演的情景剧写在纸上让学生抓揪去表演,许多学生都争着想秀一秀自己,此情景剧是发生在家庭里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内容是为了情趣的问题展开了争执。妈妈不让孩子练书法怕影响学习,爸爸支持孩子的场景。有同学推着不演妈妈时,这时,我挺身而出演了妈妈,我的加入让学生表现的更出色,我觉得我和他们配合的很默契。学生也都表现的更出色了。在大家公开、公正的评价下,徐文拓一组由于爸爸和孩子演得逼真取得了冠军。
第三、巧妙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现在,课本上的知识越来越活,知识和现实生活贴的比较近。知识活了,可考试的题比较难做,学生在书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答题的能力一般比较差,尤其是材料分析题学生的分数少得可怜。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大家讨论答题技巧。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在培养学生的一般的答题方法开了个好头。我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按照A、B、C的标准将学生编成6人的学习小组;两个A两个B和两个C。并给学生编上号码。再将号码归入组内,每次上课都要求学生按照编组就座,并在学习能力较好的A等的学生中选择一人做组长,负责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每节课教师先讲解某种题型的解题技巧、答题规则和要求,然后要求各学习小组进行模仿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做完自己的题目后,负责教那些不会做的同学,从而通过同学间的互助学习来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尽快掌握解题技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奖励总分进步最快的小组和进步最快的组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比较有效,学习能力弱的同学进步较快,而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更加精益求精。其次、演绎归纳.提高解题能力。这是在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上课后,教师给出题目,不做讲解。一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列出答题步骤;然后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分析各位组员的答案,并形成本组的最佳答案。二是某个小组汇报答案,其他小组补充、纠正或发表自己小组独特的见解。最后,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析、修改给出正确的答案。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解题的能力增强了,甚至有个别学生的答案更完善、更有创意,也符合开放性试题的答题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认为,合作学习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让学生知道在书中抄什么?怎样抄?大大提高答题的效果。让课堂不会流于形式,让每个人在团队中走向成功。
第四,合作探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知识。例如在讲到七年级《人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时,我带大家到我们学校外面去参加劳动,体会清洁工的辛苦。我把班里的同学分成4个大组,分别管理扫地和清理野广告洒水和倒垃圾。我看到了学生的表现,刚开始学生还兴趣很高,干得不错。过了一会儿,学生干累了。有的学生在家里没这样干过,所以想溜,这时,我就和学生一起干活,我累得满头大汗,有的学生也不好意思了。此时小组里的组长督促组员不要放弃,要加油。坚持到底。最后,我们的学校外面被我们班的学生打扫的干干净净。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学生的那一份坚持,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愿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我感到很开心。我想,像这样的活动要常搞,学生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社会是个大熔炉,我们只有参与社会,我们才会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在讲到《保护人类的家园》时,我让学生在我们县城做一次环境的大调查,看看县城的环境状况,并了解是什么导致出现这样的环境问题,今后如何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这次实践活动,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实行组长负责制。首先,他们6人一大组,大组中细化小组分工,其中一个小组负责周末到河里和自家周边调查环境,垃圾情况污染状况等;一个小组负责设计“调查报表”,在同学和社区中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结论;一个小组负责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污水、垃圾的处理情况。并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和下载有关的资料。然后,组长组织大家汇总资料,进行讨论,形成结论。最后,由组内文采较好的同学执笔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想出各种方法和途径开展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我在上交的报告中看到我们班戴亚澳同学的一份报告。内容很详细,还有小组里各成员的详细分工,倡导爱护环境的横幅设计和组内成员的个性签名。我觉得这点很好。她们思路清晰,观点鲜明,事实确凿,论据充分,我很满意,我把戴亚澳小组的报告在全班宣读,让大家向她们学习,并给她们每人授予最佳小公民的荣誉称号,优秀小团队的美称。孩子们都很开心,我也很欣慰。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总在寻找教学的最佳点,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合作学习给我的教学争色不少,体现人际交互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走进合作学习,运用合作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开创更广阔的教育教学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天才:《思想政治课学科教育学》,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
[2]杨发展:《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3]李秀伟:《新科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能力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生命的狂欢.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课堂。学习了洋思、杜郎口、昌乐二中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他们优秀的教学经验的感召下,我感受颇深。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和我的教学经验,我想对合作学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在我的教学中,我运用合作学习,学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合作学习弥补了自主学习的不足,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为思想品德课进入高效课堂夯实基础,助教学一臂之力,现就教学的点滴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了解合作学习,运用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
第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上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整个课堂才有活力、有生机,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问题,来激活课堂气氛。初一思想品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方面的教育,课本的知识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能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中各成员的意见才会表露出来,才有可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大限度的集思广益,激活课堂气氛,得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讲到山东版七年级第十五课《让友谊之树长青》时,我让学生讨论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围绕“在理解和宽容的时候要不要讲原则”这一问题来展开。我把学生分为4人一个小组,由组长带领,组长要让组内成员都有所感悟,并将组长进行指定安排。一组组长戴亚澳、二组组长徐文拓、三组组长王远、四组组长康楚宇等等。各组都要选一名学生发言。并要给本组记分。分数最多的小组胜出。在学期末可以拿本组的积分换取你想要的礼物。各组表现的都不错,各组长都争着给组员教,唯恐自己的小组落后,课堂的气氛很热烈,到处是讲解和辩论的声音。学生的讨论很热烈,一组代表王展同学说要宽容同学,这样友情才会持久。三组的李金鹏说不能搞哥们义气,不讲原则,朋友打架也宽容,朋友做错事也宽容,那不是宽容而是纵容,这样不就没有法律了吗?当好好先生可不行。二组和四组等也做了精彩的阐述。学生都很积极,主动,争辩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唇枪舌战场面的确很难得,各小组的表现都很给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颇佳。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深化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思想品德课常用的一种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思品教学常用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不会把知识遗忘。通常,我采用师生合作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形式进行情境教学。思品课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小品、相声、视频、课本剧等形式来再现事件的过程或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领悟知识。我在讲到山东版初一第13课《调控自己的情绪》时,我让学生演了这样一个小品剧叫“皇帝的梦”。皇帝做了一个梦,让大臣给自己解梦,不同的人对梦的解释不一样,皇帝的情绪前后有很大的变化,时而情绪积极时而情绪消极。自然的就导入如何调控上。我安排由学生许文拓扮演皇帝,张安尧扮演丞相,李淳扮演将军。徐文拓演皇帝演得很逼真,说话都是趾高气昂的,好一个威风的皇帝呀!不时有掌声在班里响起,丞相和将军那毕恭毕敬的态度让我非常诧异,我们的学生太有才了,学生演得很逼真,也相当投入自己的角色。这个小品剧演完了,学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舞台。这次的活动,我认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也给了他们交流和沟通的场所和空间,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讲到山东版初一第14课《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时,我安排学生根据情景表演,秀秀自己。我就把要表演的情景剧写在纸上让学生抓揪去表演,许多学生都争着想秀一秀自己,此情景剧是发生在家庭里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内容是为了情趣的问题展开了争执。妈妈不让孩子练书法怕影响学习,爸爸支持孩子的场景。有同学推着不演妈妈时,这时,我挺身而出演了妈妈,我的加入让学生表现的更出色,我觉得我和他们配合的很默契。学生也都表现的更出色了。在大家公开、公正的评价下,徐文拓一组由于爸爸和孩子演得逼真取得了冠军。
第三、巧妙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现在,课本上的知识越来越活,知识和现实生活贴的比较近。知识活了,可考试的题比较难做,学生在书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答题的能力一般比较差,尤其是材料分析题学生的分数少得可怜。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大家讨论答题技巧。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在培养学生的一般的答题方法开了个好头。我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按照A、B、C的标准将学生编成6人的学习小组;两个A两个B和两个C。并给学生编上号码。再将号码归入组内,每次上课都要求学生按照编组就座,并在学习能力较好的A等的学生中选择一人做组长,负责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每节课教师先讲解某种题型的解题技巧、答题规则和要求,然后要求各学习小组进行模仿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做完自己的题目后,负责教那些不会做的同学,从而通过同学间的互助学习来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尽快掌握解题技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奖励总分进步最快的小组和进步最快的组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比较有效,学习能力弱的同学进步较快,而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更加精益求精。其次、演绎归纳.提高解题能力。这是在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上课后,教师给出题目,不做讲解。一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列出答题步骤;然后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分析各位组员的答案,并形成本组的最佳答案。二是某个小组汇报答案,其他小组补充、纠正或发表自己小组独特的见解。最后,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析、修改给出正确的答案。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解题的能力增强了,甚至有个别学生的答案更完善、更有创意,也符合开放性试题的答题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认为,合作学习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让学生知道在书中抄什么?怎样抄?大大提高答题的效果。让课堂不会流于形式,让每个人在团队中走向成功。
第四,合作探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知识。例如在讲到七年级《人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时,我带大家到我们学校外面去参加劳动,体会清洁工的辛苦。我把班里的同学分成4个大组,分别管理扫地和清理野广告洒水和倒垃圾。我看到了学生的表现,刚开始学生还兴趣很高,干得不错。过了一会儿,学生干累了。有的学生在家里没这样干过,所以想溜,这时,我就和学生一起干活,我累得满头大汗,有的学生也不好意思了。此时小组里的组长督促组员不要放弃,要加油。坚持到底。最后,我们的学校外面被我们班的学生打扫的干干净净。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学生的那一份坚持,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愿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我感到很开心。我想,像这样的活动要常搞,学生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社会是个大熔炉,我们只有参与社会,我们才会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在讲到《保护人类的家园》时,我让学生在我们县城做一次环境的大调查,看看县城的环境状况,并了解是什么导致出现这样的环境问题,今后如何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这次实践活动,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实行组长负责制。首先,他们6人一大组,大组中细化小组分工,其中一个小组负责周末到河里和自家周边调查环境,垃圾情况污染状况等;一个小组负责设计“调查报表”,在同学和社区中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结论;一个小组负责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污水、垃圾的处理情况。并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和下载有关的资料。然后,组长组织大家汇总资料,进行讨论,形成结论。最后,由组内文采较好的同学执笔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想出各种方法和途径开展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我在上交的报告中看到我们班戴亚澳同学的一份报告。内容很详细,还有小组里各成员的详细分工,倡导爱护环境的横幅设计和组内成员的个性签名。我觉得这点很好。她们思路清晰,观点鲜明,事实确凿,论据充分,我很满意,我把戴亚澳小组的报告在全班宣读,让大家向她们学习,并给她们每人授予最佳小公民的荣誉称号,优秀小团队的美称。孩子们都很开心,我也很欣慰。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总在寻找教学的最佳点,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合作学习给我的教学争色不少,体现人际交互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走进合作学习,运用合作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开创更广阔的教育教学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天才:《思想政治课学科教育学》,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
[2]杨发展:《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3]李秀伟:《新科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