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股外侧肌髂胫束筋膜尿道中段耻骨上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ing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股外侧肌髂胫束筋膜行尿道中段耻骨上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5~72岁,平均58.2岁。病程5~21年,平均10.7年。体重指数20.3~31.4 kg/m2,平均24.1 kg/m2。7例根据临床症状主观分度均为重度。7例术前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为(14.3±1.1)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为(24.3±4.8)分。手术采用全麻,患者先取半侧卧位,右腿伸直在下,左腿屈膝在上,于体表标记髌骨及股外侧肌髂胫束走行。取垂直于股外侧肌髂胫束的横行切口4~6 cm,显露股外侧肌髂胫束筋膜,沿筋膜充分游离。切取宽1.5~2.0 cm,长12~14 cm的股外侧肌髂胫束筋膜。将取出的筋膜用生理盐水浸泡,使用两根2-0 CT1PDS可吸收线或2-0血管缝线于筋膜两端分别连续缝合3针,形成吊带。然后改截石位,留置尿管,经两侧阴道旁沟切口行自体筋膜尿道中段耻骨上悬吊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尿失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本组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5~140 min,平均117.6 min。术中出血量50~90 ml,平均70.3 ml。术中无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5~7 d,平均5.8 d。术后住院时间5~8 d,平均6.3 d。7例术后均治愈,其中2例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及溴吡斯的明,并再次留置尿管3周后治愈。随访13~24个月,平均18.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尿失禁,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1年ICIQ-SF评分为(0.6±0.5)分,I-QOL评分为(96.1±4.3)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

结论

应用自体股外侧肌髂胫束筋膜进行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安全的,术后短期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女性顽固性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脊髓神经系统异常及其病因学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3月在同一名尿控专业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就诊的全部女性LUTS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尿常规检查、泌尿系超声检查等信息。将常规治疗>3个月无效的顽固性LUTS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有明显尿路感染、尿路肿瘤、泌尿系结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各种外伤、泌尿生殖系统手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去氨加压素治疗中老年男性夜尿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中老年男性夜尿症患者。纳入标准:年龄≥40岁;主诉为夜尿症,夜尿次数≥1次。排除标准:夜间遗尿;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治疗下尿路症状或睡眠障碍;同时服用利尿剂;尿崩症;其他影响肾髓质的疾病;急性尿路感染;急迫性尿失禁;肾功能不全;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原发性烦渴;血清钠<135
目的探讨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PNB)麻醉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75例在PNB麻醉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5~81岁,平均67.7岁;<65岁115例,≥65岁260例。有配偶296例、无配偶79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214例、高中或中专98例、大专及以上63例。职业性质为体力劳动者233例、脑力劳动者142例。有糖尿病史131例、无糖
期刊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标本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评估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32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7~89岁,平均61.2岁;<60岁31例,≥60岁101例。89例术前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其中21例4 ng/ml
目的探讨电切镜联合腹腔镜在膀胱副神经节瘤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2~37岁,平均31.1岁。体重指数18.3~25.5 kg/m2,平均22.3 kg/m2。7例均主诉排尿后头晕、心悸。基础收缩压97~124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111.8 mmHg;排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