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中专题式教学的重要性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专题式教学作为过渡阶段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既在客观上有利于合理高效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又在主观上能够激发教师教学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专题式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78-01
  
  1 客观:有利于合理高效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新课程的设置,打破了原来教材模式下知识相对独立、散乱的局面,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例,新的教材将原来各自独立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合并为一门课,其内容经过整合,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一内部主题下,知识更具系统性和连贯性。但这样一来,先前从事《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部分的讲授就可能不够深刻,反之亦然。其他各门课的教学在实际中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原来合格的教师在新的教材面前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把握的能力。这样就使任课教师面临一个边教学,边调整知识结构和补充知识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提倡和开展专题式教学可以为这一过渡时期提供良好的教学契机。所谓专题式教学,就是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把每个部分视为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来备课和授课的教学方法。对于专题的选择,既要立足于教材,服务于教学计划,又要立足于学科要点,并突出前沿问题和时事热点,其自成体系,独立成篇。专题式教学的灵活性很大,尤其是在新教材实施的初期,面对任课教师无法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殊情况,采取由不同学科背景及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共同完成一门课的教学任务十分必要。这样既节省了教学资源,又可以使教学内容深入细致,教师讲授起来也得心应手,同时方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加强交流和相互学习,以尽快的调整和补充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做到可以独立完成一门课的教学工作。但是必须看到的是,新教材的内容设置决不是原先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的有机结合,教师在专题的设置過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专题的设置要合理、有序,不能对教材内容做生硬的割裂,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2 主观:有利于教师教学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在新的教学体系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注重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在当前的情况下“从传统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浸润出来的目光,往往聚焦于学生从以前的‘教师权威’下解放出来获得主体性的发展,而忽略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其主体性发展的不足和应有权利的旁落,漠视了对它的关注和思考——至少,不应忘记: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尤其是课程权利的获得和课程意识的苏醒也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的任务。”“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项工作,就抓住了用科学武装大学生的首要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几年内使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关键是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但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专题式教学方法就可以成为解决学生实际思想问题的重要方法。教师根据客观的需要,对学生中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设立专题,引起学生的重视,重点讲授,突出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的结合,这样既突出了理论教学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有助于切实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搞好实际教学。
  在专题式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不再完全受所用教材所束缚,讲授内容、怎样讲授以及内容体系的建构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专题的设立本身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学习和再创造的过程,科学的专题划分,有助于教师发挥教学主题能动性,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并促使其学习、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打破以往“满堂灌”的机械授课惯式,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建立“教学相长”的关系。同时,专题式教学法也为教师间相互学习借鉴提供了平台,尤其是在现今阶段,可能出现不同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讲授任务的情况下,专题的设立迫使教师更好的进行交流、沟通,不断进行知识的整和和补充,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
  
  3 新课改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给现阶段的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也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使用提供了契机。
   首先,新课程体系不是原课程内容机械的叠加,而是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对原由内容的高度整合,其知识体系内部的结构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自身存在系统性和逻辑性,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若处理的不好,容易产生脱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尤其是现在,如果采取多人完成一门课的方式,那么对专题的设立,更需要教师间的交流,其设立必须要有科学性,要领会新教材精神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任何割裂知识内在逻辑性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其次,新课程的讲授虽然不是一个完全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但其中有很多新的思想与以往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学科。采用专题式教学法,一定要紧扣教材的基本精神,专题的设立要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并充分注意学生实际中的思想问题,不能为求新而新,亦不能单向的为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弱化教材的基本精神,要始终明白改革教学方法的要旨,切实注意和加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专题式教学法对当前的教学工作开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充分重视并不断推进其自身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柳礼泉.“两课”教学法研究与述评[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3]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知识整合是并购企业整合过程中的难题之一,如何有效地实现并购企业知识整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了并购企业知识整合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并购企业的知识整合水平进行评价。  【关键词】并购企业;知识整合;指标体系;模糊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C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190-02    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有价值的
经过各方努力中国经济开始走上了危机之后的复苏道路。一些学者开始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迎来了持续增长的春天。但反对的声音也随之而起,认为这种说法过于乐观。本文从复苏可能出
【摘 要】文章以产业组织理论中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为分析框架,考察了我国语言培训产业的产业组织状况。文章认为我国的语言培训产业的市场结构为原子分散型,培训机构总体规模偏小,连锁发展不是很好,市场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市场绩效总的来说有较大提高,但近几年利润率较低且有下滑趋势,培训机构素质有待提高。最后文章提出促进语言培训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言培训产业;SCP范式;产业组织分析
本文从受众分流、电视内容供应体系、盈利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交互式网络电视对传统电视行业的现实超越,从其对传统电视的挑战和与传统电视的共存两方面分析了交互式网络电视与传
【摘 要】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各种以知识和技术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形态的总称,二战后在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知识经济将人力资本视为第一生产要素,而在这其中,高等教育无疑是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本文通过以实证的视角,分析发现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对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中国知识经济存在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和来源结构都与世界平均水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马恩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表述,来从意识形态
【摘要】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新事物的产生就意味着对旧事物的颠覆重组,对于顺应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需求的高职教育来说,意味着它将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必须要求有适应其发展的教学模式。  而对于高职院校的中文教学来说,如何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适应高职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是摆在广大中文教育工
历来认为只有亦声会意字和形声字(及其兼类)是表音字,并认为上述字中都只有一个表音构件。其实并非仅限于此,故拟从表音字的范围和字的表音方式进而试作探讨。本文选字悉据《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随着近几年来高校规模的日益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教育质量问题变得突出起来。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文将通过对“质量工程”实施的意义,成就以及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见解,并对实施质量工程中的各项子工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质量工程;提高质量;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