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工程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城市和现代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其成为能够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也表明,用人单位更青睐有一定环境工程设计经验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91-01
  新型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改革与探索,以期为普通本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
  依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按照“加强基础知识、拓宽职业范围、增强专业技能”的要求,制定提高型实践教学计划,突出应用特色。根据就业需要,在基础理论课阶段,把《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作为重点课程,并着重在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大气环境监测、固废处理、仪器分析等水、气、固污染控制工程方面有重点地设置实验课程。课程教学结束后,独立设置2周的环境综合实验和实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强化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二、创新性实验,促进学生对掌握理论知识的理解
  环境专业实验教学是对环境学科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验证、巩固、创新和深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和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参与实验设计,通过与实验指导老师一起设计实验,学生对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复习,同时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转变为主动的思考,在明确需求的驱动下去积极地探寻相关未知领域知识。采用定时答疑与作业流程,每周固定时间,教师就实验教学难点与同学开展讨论、交流,学生可以课内或课外随时提交实验报告与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一个更加科学、开放、规范、高效的教学环境中。
  从验证性实验内容向综合性设计性教学内容转变发展,将实验内容分成三大类:基础类实验项目(基本的实验技能项目)、提高型实验项目(技能操作训练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基本+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摒弃单项技能简单重复,建立前后衔接、层次分明、相对独立的基本技能实验+综合性+创新性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模块。重点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提升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效果。
  三、开放性实习,提高学生处理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水质净化、气态污染物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其他公害防治等技术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艺设计和解决实际污染治理问题的能力。在实习阶段,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环境相关问题和实施方法。重点关注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实施方法和国家相关项目的申请。利用暑期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和氛围,直接与企业工作人员交流,增加对职业和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掌握企业的环境问题现状,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内化提高,实现基础知识与实习实践的融合。尽可能地扩大实习企业的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改变实习模式,使学生参与到整个企业生产过程,紧密联系相关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四、多元性引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淡化课程、学科间的界限,体现相关学科、知识与技术的交叉融合,突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方法,按照循序渐进的技能形成规律,整体优化实验设计,通过引入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发现新亮点,启发学生的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严谨性毕设,培养学生规范的具体工程设计素质
  在毕业设计阶段,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现实工程规范,模拟设计,培养学生能独立完成特定系统设计的能力和素质。采用“早训练、抓基础、重应用”的方案,在毕业设计初始阶段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毕业设计的规范,进行毕业设计技能综合强化训练。毕业设计指导方式采取“课间辅导”和“集中设计”两种方式。聘请设计经验丰富的轻工设计院骨干设计师为带教老师或外聘教师,负责以实际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及制图。
  六、全面的考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考察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的表现,在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创新实用型人才。实施“3+X”实践教学评价方案,改革传统的实验课考试方式,注重考核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采用新的实践考核办法。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强调全面性与全程性,通过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操作考核、工程设计等几个方面评价学生成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3+X”组成,包括实验教学实践成绩、实习实践成绩、毕业设计成绩、各类实践竞赛成绩(即X的成绩)。根据学生所参加的各类实践比赛按级别、名次给予相应的素质加分作为实践考核中X部分的成绩。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在中职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针对中职的实际情况,将生涯辅导分三阶段、三步走:探索期,认识自己了解职业;规划期,设定目标,规划实施;实践期,实习
当已经远离有时候我时常把久远的东西
摘 要:目前我国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还停留在物质资助为主的模式,存在受资助学生自助意识薄弱、心理困境难以消除自身发展所需平台不足、感恩意识缺乏等困境。在构建和落实科学的资助育人体系中,资助工作要找准着力点,物质资助、能力资助和心理资助多头并进,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物质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
作者简介:徐芳(1970.12-),女,高级工程师/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工程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从教十余年,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  姜洋(1982.09-),男 ,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  摘要: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认真推行素质教育。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贯彻落实,在高职院校加强推行素质
研究了一类具有一个参数的泛函微分方程的正解问题,利用锥上不动点定理得到了正解存在的一些充分条件.
2012年5月4日,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作家吴霜与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继去年中国首个"笑唱花腔"音乐会之后的又一场幽默独唱音乐会。此次活动,是为隆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