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材新用·钱学森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umonnok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材展示】
  钱学森生前已有“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誉,不过令世人景仰的不仅是生前身后名,更是他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同国家荣辱与共的不朽精神。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钱学森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及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谁能想到钱学森为祖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容身之屋,竟然还不到一百平方米,而钱学森在这里一住就是50多年。反观当今学界浮躁而官僚的风气、某些学者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实在令人担忧。有网友发帖说:一代大师走了,而继承大师精神的人却寥寥无几。
  【运用方向】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钱学森能取得如此殊荣与他对名利的淡泊是分不开的,只有视名利金钱如粪土,才能潜心治学,有所成就。
  2. 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同国家荣辱与共的不朽精神是学者应具备的一种科学精神。只有心系国家、心系事业才会无视名利,才能严谨治学。
  3. 批判抨击社会上一些学者、科学家惟利是图,弄虚作假,甚至贪赃枉法的现象。
  4. 大师精神如何传承?网友的发帖是对大师精神传承的担忧,在当今物欲社会,如何对待大师、如何传承大师精神?
  【适用话题】
  淡泊名利   爱国   严谨治学
  大师精神   传承
  【写作片段】
  莫让名利毁了事业
  现在的人,总是把名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且往往想用“名”来获取“利”。这样的情况,不论是在文艺界还是在科学界都也已屡见不鲜。现今的科学家为了名利而对簿公堂的事不是时有所闻吗?相对于伦琴的时代,让人难免有“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之感。
  可是,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那么在乎钱。“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就是视金钱名利如粪土的人。“我姓钱,但我不爱钱”,这是他的名言。他还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就是为了能够专心搞研究。
  古往今来,多少人一辈子追求的不正是“名利双收”吗?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四个字的,而真正拥有的,恰恰是那些不为这四字牵绊的赛跑者。他们往往把名利看得很淡,都认为潜心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才是人间最大的乐趣。钱学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点。
  其实,人都一样,都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但在走向成功的征途上,决不可掉进浮名虚利的陷阱。否则,你不仅会智力退化,才思枯竭,还会应了老祖宗的一句话——“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到头来,甚至连已经得到的也会统统失去!
  【亮点评说】
  习作片段围绕“淡泊名利”这一中心论点,恰当嵌入钱学森事作,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