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e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观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接受效果,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应注重研究和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符合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呢?
  
  一、简洁明快的科学语言——遵循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规律,突出数学学科的基本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做到语言规范化。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语言的逻辑性与准确性上。语言的逻辑性,一方面表现在所传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对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要用准确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堂语言的上下连接,对每一个判断的主概念和宾概念之间的关系都要解释清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指对知识的描述要确切、肯定,力戒含糊其辞,说话要精确、鲜明,不能使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言词,否则会使学生怀疑所讲内容的正确性。如在讲“无穷大量”和“无穷小量”时,说一个量是无穷大量或无穷小量,必须特别强调指出自变量的变化过程,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在解答时常因此而出错。还有的教师在讲课或回答学生问题时,常以“差不多”、“大概是这样”作答,这些都不是准确的语言,容易给学生以误导。因此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符合语言的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使用准确的语句符号,遵守数学语言的句法规则。比如前面有“因为”,后面就要有“所以”与之对应等等。
  第二,坚持语言科学性。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指对概念、定义、定理、法则的描述,要准确地运用专业术语,不仅要正确无误,而且要严谨恰当。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意,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例如“定理成立”而“逆定理不一定成立”,显然混淆了“定理”与“命题”这两个概念。如果教师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就会使学生概念模糊,从而导致判断上的错误。
  二、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教学活动充满乐趣,以形象思维的方式辅助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一,语言的生动性。教学语言要生动,只有生动的语言才能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活跃学生的情绪,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疲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教学语言应该形象、幽默、活泼,这是语言艺术的核心。如果教师语言平淡、单调、刻板、乏味,非但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反而会成为抑制信号,加速疲劳,产生厌倦。数学内容一般是抽象而枯燥的,为了把抽象思维化为形象思维,把不易理解的概念、定理、法则变得简单明了,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顺手拈来的隽词警句,有就地取材的诙谐语言,有恰当插入的成语典故,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以使饶有风趣的语言产生魅力,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形象,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知识,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语言的幽默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助于去理解、接收、记忆新知识。幽默必须与教学语言的知识性、教育性、深刻性相结合,不能贪恋一两点趣味而喧宾夺主,单纯追求幽默而东拉西扯,更不可使教学庸俗化,这样就会背离教学目的,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三、平易朴实的生活语言——适应课堂教学的直接方式,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的反馈和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第一,启发式的教学语言。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而启发性的语言,就可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热情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发展特点,通过语言巧妙地给学生以启迪、开导和点拨,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变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动获取,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注给学生。如此获得的知识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离不开对学生的启发。比如,为了启发学生对反证法的理解,可举例子:“如果语言能产生物质财富的话,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就证明了“语言能产生物质财富”是个假命题,从而用反证法证明了“语言不能产生物质财富”这样一个真命题。
  第二,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深奥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便于学生牢固的记忆。例如在讲极限概念时用数学语言来叙述、定义学生很不好理解,对高职学生来说如果用文学语言来叙述就比较易懂。使用正确的修辞手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创造语言情绪使师生心灵相通,让学生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再配以醒目整齐的板书,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紧紧地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语言艺术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努力,进行长期的经验积累,而丰富的教学实践恰恰就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源泉。因此,只有不断钻研,积极探索,才能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具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自觉地驾驭这种主客体多变的语言交流活动,才能使课堂教学不断产生审美愉悦,使教学始终处于一种饱和交流的状态,营造出非常活跃而又和谐的氛围。一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能够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充分发挥出色的语言艺术技巧,就能产生声音悦耳、色彩纷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语言标志着教师的基本素质、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甚至身心发展。可见,我们对于教学语言,就不能单纯从技术层面来看待,而应把它提高到教师基本功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
  
  参考文献
  侯静,王英华.探悉教学语言 提高讲课艺术.教育与职业..2006.8
  (责任编辑 刘永庆)
其他文献
针对 SINS 性能测试存在指标多、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级多源信息融合结构的SINS性能测试综合评估算法。给出了包括精度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三大性能测
1949年,拉尔夫·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提出了不乏普适性的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泰勒原理”。瑞典学者胡森评价到:“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坚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他提出的4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  在著作中,泰勒写道:“本书所提出的基本原理,是以确定四个基本问题为起点的,而这几个问题是在编制任何课程与教学时必须加以回答的。”它们是:学校
一、完善学校教学管理相关机制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建设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它促使教学管理组织中各组成部分或各个管理环节相互作用和制约,从而使整个教学管理体系健康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急危重症病人重要性,从“正确动态评估病情、合理正确应用的抢救设备和物品、安全转运、职业防护、心理护理”等5个方面探讨预
针对当前行人运动特征监测方案中存在运动信息种类单一、特征提取不完善、识别算法复杂且需要依赖专业检测设备等问题,提出基于智能移动端内置惯性传感器的行人运动特征自动辨识方案,为运动特征识别提供准确多样的运动信息。采集移动端MEMS加速度计输出信息后,分别提取加速度数据的三种时域及频域特征后,通过训练最邻近规则分类器实现行人行走、跑步和上下楼梯运动模式的自动识别。不同年龄不同身高的男女性运动特征提取实验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抽取我院27例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康复
随着星敏感器极限探测星等能力的提高,导航星暗星数目及识别特征库急剧增加,造成星图识别耗时长,误匹配率高。通过介绍传统的三角形星图识别算法原理及不足,结合主星识别算法
针对基于值域的GNSS姿态测量算法没有考虑工程应用中基线小动态变化的问题,推导了模糊度反约束值域搜索算法的搜索误差模型,研究了该误差模型对算法成功率的影响,分析了利用基线残差最小固定模糊度在工程应用中的不可靠性,提出了变基线约束的单频单历元姿态测量新算法:以基线长度小动态变化为约束,以惯性导航设备(INS)提供的粗略方位角、俯仰角为辅助,通过对基线长度、俯仰角、方位角三维搜索确定模糊度搜索域,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