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_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阵地,如果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谈不上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性 ;兴趣;教学形式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第一节化学课不要急于上新课,先玩玩“魔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白纸显字”“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烧不坏的手帕”等,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猜疑”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和精彩变化,通过动眼(观察实验现象)、动口(描述实验现象)、动手(尝试实验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引发、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而且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教学就会更加灵动、高效。
  二、创新化学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性,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教师的职责是要把学生这种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而不是去控制学生的思维。
  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好奇心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力。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要学习CO2的实验室制法,我不是直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③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学生通过这组对比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后决定用哪一种方法作为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有的认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度快,用这种方法合适;有的认为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度适中,用这种方法较好。基本上没有学生认为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因为他们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反应速度太慢而且很快反应就停止了。学生各抒己见,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十分强烈。这时教师再作引导,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出的CO2还要收集起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两种方法都可以生成CO2,哪种方法更适合于实验室使用呢?问题一下就明朗了: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所以应该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2.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被激活了以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处于高峰状态,继续提出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因此,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实验室制CO2的原理后,继而提出“你能根据实验室制CO2的原理设计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吗?”这时教师再次强调决定气体发生装置的因素,联系制CO2的原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最后把他们的设计展示出来,并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他们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当学生在完成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后,他们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和激动,这正是《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强了,为今后主動学习化学又迈进了成功的一步。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中,学生探究出制取CO2的原理以及装置后,对探究结果是否可行还有疑惑。我让学生亲自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制取出气体并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马上就可以判断自己的探究结果是可行的。当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后,自我体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种满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的影响。
  三、做到“精讲”“精练”
  如果教学中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可能个个昏昏欲睡, 这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
  课前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学三维目标,精讲重点,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让学生思维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轻松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精”练,练前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知识面广以及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熟练的掌握化学知识和应用化学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良好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社会在变化,教材在变化,我们的学生也在变化,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永远是我们教学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白晓文.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2]董育军.新课程背景下小议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有效设置课堂提问[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知识相比初中而言其不仅知识体系更加复杂,且知识量和知识难度大幅度提升,所以高中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也随之上涨。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推进,多媒体工具逐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其一定程度降低了高中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提升了其学习效率和质量,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利与弊,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数学过程”的教学,包括教师的“数学过程”教学和学生的“数学过程”学习。正是在反复尝试这种抽象表示、符号变换、检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數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数学过程;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数学素养  “数学过程”是真正理解数学,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无论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中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为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解题方法能力的提升,明确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灵活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高中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及发展,为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的教学目的,离不开多元化的解题思路。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索高中数学解题教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要想做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就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分析在物理这门课程中可以从哪些层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然后因材施教,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受关注度在不断的提升,将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语文的教学观念也与以前大不相同,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不是在朝夕间便能够完成,而是需要教师长年地摸索语文教材内容,及其特点而做出相应的措施,于是,此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素养;素养培养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关键的不是教给学生如何答题,而
期刊
摘 要: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化场景等方法,寓教于乐,让智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关键词:培智学校;语文;生活化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理念为“以生活为核心”,彰显了特殊教育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充分考虑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生活语文教学要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历史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发现在教学的时候,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很有意义的,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大厦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历史事件。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往往都忽视了这一点,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后,我们就觉得任务完成了,这样子就忽略对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本文就高中历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目标  读历史能够
期刊
摘 要: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育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核心素养。空有历史知识是无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这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的摸索积累,才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人真正的核心素养能力是可以在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属于小孩子学习数学内容的基础课程,基于核心素养观念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革新,可以依靠核心素养观念的引导丰富授课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小朋友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观念,介绍了小学期间数学教学的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期间;数学教学;有效途径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工作,是培养小
期刊
摘 要:在教育不断改革和变化的今天,针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宗旨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教学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意义,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