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之城》导演手记(一)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之际,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为此,在纪念北京奥运会召开十周年之际,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策划、拍摄了五集纪录片《双奥之城》,于8月6日至10日播出。《双奥之城》通过走访业内专家、奥运亲历者、奥组委及奥促会相关人士、奥运场馆建设者等,记录十年来他们为奥运会奋斗的点点滴滴。本报选取了五篇导演手记,与读者分享节目背后的故事。
  鸟巢与水立方的那些人和事
  第一集《记忆》导演汪琳陈玉
  在拍摄《双奥之城》这部纪录片之前,对于鸟巢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这里举办过很多大型活动。虽然从不同的视频和图片中看过很多人对鸟巢的评价,但是总觉得鸟巢离我很远。当接到拍摄纪录片的任务后,才真正地去了解鸟巢这个超大型的建筑、了解那些为鸟巢而努力工作的人们、了解那些已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在鸟巢的拍摄痛苦又快乐。痛苦的是,七月的北京正是高温又多雨的季节,想拍摄蓝天白云下的鸟巢基本上要靠运气,往往在等蓝天的时候,却常常等来一场雨。拍摄中快乐的事情也有很多。记得我们在鸟巢的西门拍摄延时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知道国家体育场这个正式的名称,往往在提到国家体育场的时候一脸茫然,而说到“鸟巢”时,又恍然大悟。
  鸟巢记忆:
  仍旧穿得下的奥运工作服和不变的专用手机号
  在鸟巢,我们拍摄的第一位嘉宾是武晓南,他是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裁。本以为他会是一位严肃的管理者,但是通过拍摄接触下来,却发现他是一个憨厚的、喜欢自黑的人。
  从国家体育场的建设开始,武晓南就参与其中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亲眼见证鸟巢从无到有的亲历者。每当回想那些与奥运有关的日子,武晓南就会滔滔不绝,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对于他都是最美好的曾经。
  一天的接触下来,善于自黑的武晓南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他拍攝时身上穿的衣服就是2008年奥运会时的工作服,这是为数不多的5XL的衣服,而他恰恰又姓武;已经十年过去了,这件衣服依旧可以穿得下,说明他身材保持得很好……
  周翔宇是我们拍摄的另外一位嘉宾,现在的他负责着鸟巢内的各种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宣传推广。
  周翔宇是2008年在鸟巢服务的奥运志愿者。而在奥运会之后,周翔宇又选择留在了鸟巢继续工作,可以说,他是和鸟巢一同成长起来的。拍摄时,周翔宇告诉我们:他现在的手机号,还是奥运时候的专用号码,一直沿用至今。每当他看到139-1199的号段,依旧会觉得非常亲切,而且这个号码他将会一直使用下去。
  水立方记忆:奥运会后他们依然坚守在这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每个奥运人心中都镌刻下深深的烙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直回响在耳边。通过这次拍摄,让我们熟知了很多奥运参与者背后的故事,也感受着他们曾经遇到的艰辛和挑战。而与鸟巢毗邻的水立方,因为今年夏天的这次拍摄,不仅颠覆了我之前对这座场馆的认识,更让我对为这里付出辛勤汗水的工作者由衷敬佩。
  张维,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形象景观设计与实施团队的一员,当时从奥运赛场到城市的形象景观设计及实施都出自这个团队。张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当提到奥运,他眼中便闪现着一份可以轻易捕捉到的光芒,这是源自内心的一种悸动。
  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奥运景观设计当中去,他们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经常不眠不休地加班,设计了经折装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宣传册。然而他们却无法亲临现场看到全场观众手拿他们的设计作品观看开幕式的盛况,因为还要投入到新的景观设计工作中去。而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张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水立方,继续他的奥运梦想。
  郑方,是水立方的中方设计执行总负责人,也是亲眼见证水立方从无到有整个过程的人。说起水立方建设的故事,郑方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天。更难得的是十年来,他依然参与水立方的各种改建,并为水立方的赛后运营出谋划策。如今,为了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郑方和他的团队继续为把水立方转换成冰立方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郑方和他的设计团队建造了水立方,还设计出了世界上最快的游泳池。2008年在这块游泳池里共创造了21项新的世界纪录。每当郑方走在水立方的泳池边,总能发现他的嘴角会时不时地微微上翘,可能是因为他在这里走到哪儿,都能想起当年的故事。而当他说到能有幸参与水立方建设、为国家出一份力时,那种自豪之情让提问者亦感同身受。
  最后一个拍摄的是水立方的总经理杨奇勇。因为工作太忙的原因,所以我们能约到他着实不易,而他的许多空镜,其实都是在场馆里凑巧碰到,然后追着拍到的。不过当他讲起自己的经历,我们发现这个总经理是真心太忙,真的把一颗心全部扑在工作上。
  杨奇勇对水立方的感情可以说无人能及。如果说郑方是水立方的设计者,那他就是水立方的守护者。杨奇勇最初是水立方建设时期的一名建筑工程人员,后来才一步步走上管理者的岗位。所谓隔行如隔山,但是杨奇勇凭着一股子韧劲,带领着他的团队,使水立方成为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心目中赛后运营最完美的奥运场馆。
  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见证了太多奇迹,也见证了中国的崛起。拍摄这些奥运工作者们的故事,更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参与奥运的那份荣誉感,能够为奥运出一份力或许是他们觉得最有意义的事,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其他文献
今年的国庆档烽火照例在9月下旬提前点燃,多部类型各异的新片早早抢占国庆起跑线,其中不乏张艺谋、贾樟柯、庄文强等“老炮儿”们的力作,也有“开心麻花”、包贝尔这群后起之秀带来的精彩喜剧。除此之外,还有每隔几年就要来一部的《反贪风暴》也要迎来第三部,熟悉的阵容,劲爆的动作戏都让观众颇为期待。回忆杀,则是由“古惑仔”五兄弟重聚拍摄的《黄金兄弟》带来的。观众们只管捧上爆米花,等着看大戏就好。  小镇姑娘忆故
期刊
本报讯(记者李雄峰)为弘扬冬奥筹备中的拼搏奋斗的精神,鼓舞冬奥建设者、保障者的工作激情,在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支持下,由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家速滑馆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等承担了冬奥建设、保障任务的五家国资系统内单位共同主办此次冰壶秋月迎冬奥“月光如水”慰问冬奥建设者中秋晚会
期刊
近日,新九门小吃举办的第一届“咱妈菜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大赛面向所有爱好传统美食的妈妈们,献上咱一道拿手好菜。大赛的目的是为挖掘家传名菜和民间美食,并呈现给消费者,打造传统饮食文化—一中华妈妈菜。什刹海商会会长段云松介绍,除了老字号小吃,“妈妈的味道”也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咱妈菜大賽为妈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厨艺的平台。大赛分为“家传菜”和“家常菜”比拼,分别进行初赛、复赛、决赛,每周末在九门小吃举
期刊
夏各庄村的马贺明,今年75岁。近几年,我常去他家聊天。他的老岳母2013年去世,享年89岁,也算高寿了。  由于出身不好,马贺明50岁通过报纸征婚才找到媳妇。媳妇是东北人,比他小16岁。结婚的时候,媳妇带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和60多岁的老母亲。马贺明没有嫌弃,对老丈母娘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相待。婚后儿子上学,妻子去服装厂上班,他在村里当果树技术员,老太太在家里看家。  由于妻子上班忙,做饭一直是马贺明的事
期刊
今年国庆,演出市场热闹非凡: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联袂朗诵经典,BTV《笑动剧场》十周年笑星云集,“加油!向未来”之《明日星辰》让科学从荧屏热到舞台,还有开心麻花舞台剧《李茶的姑妈》,让您爆笑不已。音乐会、京剧、话剧、舞蹈……十项精彩演出伴您过国庆。  吴樾接棒陈宝国演绎白景琦  中国国家话剧院明星版话剧《大宅门》  时间:9月28日-10月4日19:30  场馆:中国国家话剧院一剧场  ●看点:201
期刊
本报讯(记者 李雄峰)由中国飞镖协会主办,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北京夺镖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冠名协办的2018车智汇中国飞镖公开赛暨夺镖中国·软式飞镖职业赛首站赛将于10月19日-21日山西省侯马市正式开镖。该项赛事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顶级飞镖赛事,并将于10月底开始在CCTV5+全程转播。  据考证,古代飞镖称为“投壶”,发源于春秋晚期的晋国都城侯马,是诸侯士大夫接
期刊
本报讯 趣味十足的话剧、灵动优雅的舞蹈、充满异域风情的器乐表演……8月31日,由北京广播电视台、河北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安馨2018京津冀银发达人大型评选活动进行了第三场海选,60余组银发选手各展绝技,精彩节目轮番上演。  虽然参赛选手都已步入晚年,但展示起自己的拿手绝活儿却是活力十足,无不流露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曾在央视演出过的汪老先生年近八旬,对舞蹈的极度热爱令人钦佩,一
期刊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知识海洋书香四溢。2018年9月2日,北广读者红领巾生活馆多功能厅处处充满着欢歌笑语、团结和谐的景象。在主持人隆重热烈的邀请下,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运营总监吴键、生活馆张馆长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和致辞。之后,一场由北广、启航朗诵团首次联合打造的流光溢彩、别开生面的“不忘初心,书香中国”诗歌朗诵会正式起航。  朗诵会上,在唯美的背景图的烘托下,在一首首缓慢柔情,荡气回肠的音乐伴奏下,
期刊
北广朗诵团成立以来现已有学员上百名,其中优秀者众多,也不断有新学员加入其中,在老师的带领、老团员的带动下,这些新学员的进步速度也是一日千里,周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是北广报的老订户了,一份报纸全家人传看。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介绍‘北广朗诵团员风采’的文章,我也拿出手機扫描二维码,成为了北广朗诵团的一名新学员。”  退休前的周霞是一位英语教师,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她,刚开始学习时总是有一些
期刊
1957年我10岁,在河北省任丘县议论堡乡上高小。国庆节那天,我和同学们穿上新衣、系上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小旗喊着口号,步行十多里,赶到县政府中心会场。会场上红旗招展、花团锦簇,台下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足有数干人,有县、乡政府的领导和工商界人士,更多的还是各村的农民和学校的学生。  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一首热情激昂、雄壮有力的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