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亲子游戏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of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教育理念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幼儿的素质教育工作开始迎来崭新阶段,亲子游戏的组织模式、培养模式,能够使幼儿在当前的游戏体验活动中通过经验的积累、各方面的活动内容学习以及家长的教学指导等获得较好成长。社会性发展能力作为幼儿阶段重要的培养能力之一,教师需要对其引起重视。本文从亲子游戏的组织模式、教学方法与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展开不同角度研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提升幼儿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亲子游戏;幼儿;社会交往技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95
  一、引言
  《指南》中提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1]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幼儿与人相处能力、合作思维等方面的教学培养,确保幼儿能够在当前的成长阶段上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与他人有良好的互动交往。在社会性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亲子游戏的合理性与趣味性,确保幼儿能够在当前的游戏活动中获得较为全面的素质培养。
  二、亲子游戏相关概述
  亲子游戏突出“亲子”二字,幼儿在亲子互动中通过发挥自主性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获取游戏体验、寻求帮助、与他人交流等,逐渐认识与人交流的重要性、合作以及分享的必要性。幼儿对于游戏活动较感兴趣,因其天性对外界充满好奇、正如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是解决儿童日益增长的新需要和儿童本身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活动。”[2]与一般区域性游戏不同,亲子游戏模式较为突出幼儿的个体性思想与家长方面的教育指导,使幼儿结合自身的爱好、家庭教育模式等进行游戏形式的深入交流,该种情况下能够较大程度激发幼儿与人交往的欲望和频率提升,使其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发挥自主性、想象力、沟通能力,以此进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有效提升。[3]
  三、亲子游戏的的组织开展意义
  采取游戏化的课程内容形式与活动展开模式,一方面能够符合幼儿的内在天性,另一方面能够转变以往较为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转向游戏化的开展模式,还有助于幼儿对于理论内容更好吸收,游戏活动通过实践与课程理论知识相互结合的形式,使得幼儿能够在双重的教学模式实施下,逐步提高游戏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在亲子游戏中,通过引导幼儿动手实践、情景体验学习、与家长商议以及其他群体合作等形式去认识、验证与实践某些游戏活动内容,通过此种形式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在活动中提升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四、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幼儿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的成长环境主要为家庭、幼儿园与部分社会环境,其中家庭环境的成长时间较长,所能够接触到的对象也主要以家里长辈为主。在此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下,幼儿的行为、想法等大概率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造成在接触其他社会对象时,难以掌握正确的方式,进而影响自身的生活体验与个人成长。对此,幼儿园在亲子游戏的制定、组织与开展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幼儿表现欲较强的特点,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使幼儿通过扮演社会上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自主体验式游戏活动。如外卖工作人员、护士、医生、教师等,使幼儿能够从社会上不同职业岗位的模拟交际圈中,体会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重要性,以此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另外,通过家长参与游戏活动的方式,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较好指导。[4]
  五、重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部分中班幼儿在与他人社会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如以自我为中心,错误的交往方式,或者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与同伴交往),与家庭教育环境存在密切联系。而人际交往能力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一项能力,对于幼儿而言,通过人际交往基本规则认识和技能学习,能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交朋友重要性与合理交往、交流的必要性等。在自主游戏的设置上,教师可采用传统的游戏模式,使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进行人际交往。比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使幼儿与家长在规则明确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分组躲避“老鹰”(其他亲子队伍)的抓捕,以此在惊险刺激的游戏活动中通过人际交往的方式,逐步养成平等交流、正确交往的观念。当幼儿与同伴在交往中发生冲突时,家长可以和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冲突,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例如自己被打了,可以告知当事人自己的感受,被抢玩具时,可以通过先数10个数字,再要回玩具,可以说,小朋友这个玩具是我,我刚刚让你玩了一会儿,你现在可以拿给我了吗?如果是冲突制造者,家长可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换位思考,从而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
  六、加强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
  游戏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通过多种游戏方式的组织、设计与道具引入等,可以较好满足幼儿无边的想象力。以往的亲子游戏组织模式大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组织,幼儿能够发挥自主性的空间相对较小。为进一步提升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培养效果,教师在自主游戏的设计、组织与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幼儿表现出的自主性,在保证幼儿游戏活动安全的基础上,使幼儿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参与制游戏活动中,如教师为幼儿提供剪刀、橡皮泥、卡纸等手工游戏道具的过程中,让幼儿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进行作品创作,使幼儿在共同分享、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性发展能力的训练。对于家长而言,也应在该环节的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必要的帮助,使幼儿能够在当前游戏活动中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合作与交流,以此培养幼儿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结语
  综上,教师在亲子游戏活动的内容设计、环节管理与引导模式上,首先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通过与家长合理引导、有效管理等方式,为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学习提供较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教基二【2012】4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卢亚娜.浅谈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新一代》2012年第3期
  [3]姜丽.浅谈如何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89-89.
  [4]耿玲玲.巧用混龄游戏,促进幼兒的交往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6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88  “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既优又有实效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有助于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否学好这个知识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影响极大。  但是,我上到一年级的“20以内进位加法”时,以为学生能快乐应用“凑十法”,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学生并不喜欢这种计算方法。我十分困惑,我
期刊
摘要:美术欣赏课程是高中生必须要学习且重点掌握的课程,美术欣赏课程主要为学生们展示、欣赏和讲解国内外的著名作品,帮助学生发现每幅作品背后的内涵、故事和情感,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解读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力的发展,进而实现学生艺术修养和美术素养的提升。想要为学生们呈现一堂高质量的美术欣赏课程,美术教师就需要掌握正确且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本文我們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美术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的包容性较强,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学科,心理、人生理想,等各方面,但语文学科的主观性较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是对学科优势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疏解学习的压力,实现高效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90  一、引言  情感教育与心理疏导作为现代教育的培养方向之一,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通过科学的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中培养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不再是的机械化完成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建立学生的学习的正确态度,改善学生的学习感受,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科目的良好印象,促进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本文就新课程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教学要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86  学习如果没有正确的
期刊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必要掌握的知识,对促进学生的信心发展、维护家庭和谐、构建班级正能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发展正在不断的进步,现代小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面十分广泛,由于心智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小学生阶段的学生逐渐向青春期发展,也正是学生渴望自由的时期,此时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借助“同伴互助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同伴互助让学生能够敞开心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延续,但是高中英语除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外,更突出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文章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必要性,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指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既是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93  在英语的深入学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不断与进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已经转变成为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这时已经足以展示了我国教育部门的教学方式受到了足够重视。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构建语文知识的框架,倘若无法构建知识框架,则学生难以学会自主梳理知识点。所以,教师为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能力,一部分学校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法应用到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构建知识框架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合作学习不仅是为了探究问题,同时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协作互助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优势,英语教学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意识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探究;
期刊
摘要:幼儿园其实是一个“小型社会”,其会给幼儿的思维习惯、做事方法、性格形成等带来难以逆转的影响。因此,教师处理幼儿的每件小事,对于幼儿来说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教师必须考虑清楚如何处理与幼儿有关的细节,才能既让幼儿知道如何做是对的,又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在处理幼儿之间打闹问题上,教师可以适当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或者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园共育,使幼儿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章对如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备能力,也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锻炼自身的归纳推理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真知。因此,本文将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现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提升策略两方面出发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归纳推理;能力提升;培养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