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AP)临床特点的不同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祖籍三代居住内蒙古地区,无血缘关系、与异族通婚史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史和家族史的蒙、汉族儿童AP 57例和74例.比较临床特点,引入PCR-SSP技术,分析HLA-DRB1 等位基因的型别,结合检索查新分析讨论.结果①汉族病例组肾、心、多器官损害、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伴肾炎综合征损害率分别为54%、30%、73%、12%和15%;比蒙古族相应损害率为35%、5%、42%、0和0增高(χ2值分别是4.666、12.482、12.736、-和-,P分别为0.031、0、0、0.005和0.002).蒙古族平均住院(18±7) d,比汉族(27±18) d短,(t′=2.450,P=0.021).②蒙古族病例组DRB1110x基因频率为13.2%,高于对照组6.1%(χ2=4.378,P=0.036),OR=2.386,95%可信区间为1.045~5.447.汉族病例组DRB1*010x基因频率为14.6%,高于对照组4.8% (χ2=10.07,P=0.002),OR=3.436,95%可信区间为1.543~7.652;而DRB1080x基因频率为2.7%,低于对照组8.7%(χ2=5.24,P=0.022).并得出OR=0.337,95%可信区间为0.120~0.947.③汉族病例组DRB1*010x基因频率为14.6%,高于蒙古族2.7%(χ2=10.537,P=0.001),为汉族AP易感基因;蒙古族病例组DRB1*110x、*070x和*080x基因频率分别为13.2%、14.2%和8.2%,高于汉族的5.6%、4.1%和2.7%(χ2值分别是4.357、7.930和3.884,P值分别是0.037、0.005和0.049).DRB1*110x为蒙族AP易感基因,而*070x和*080x为AP保护基因.结论蒙、汉族AP间DRB1遗传易感和保护基因分布不同,可能是导致其临床特点不同的参与因素之一.
蒙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与HLA-DRB1基因关联性对比分析
【摘 要】
:
目的探索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AP)临床特点的不同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祖籍三代居住内蒙古地区,无血缘关系、与异族通婚史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史和家族史的蒙、汉族儿童AP 57例和74例.比较临床特点,引入PCR-SSP技术,分析HLA-DRB1 等位基因的型别,结合检索查新分析讨论.结果①汉族病例组肾、心、多器官损害、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伴肾炎综合征损害率分别为54
【机 构】
:
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出 处】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03年7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超声附加方法观察肝表面被膜形态的异常程度及半定量化分级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硬化患者127例为病变组,以因其他肿瘤行手术治疗而临床无阳性发现并经手术肉眼观察判断非肝硬化患者56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频探头、二次谐波成像、局部放大图像、调节聚焦和适当降低增益等5种超声附加方法观察肝被膜形态及厚度等.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肝被膜细而平整为0级;肝被膜轻度增
目的评价抗凋亡基因bcl-XL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首先建立谷氨酸损伤的SD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模型。将体外培养的光感受器细胞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谷氨酸组)及C组(rAd-gfp-bcl-XL转染+谷氨酸组);其中C组在加入谷氨酸前48h用滴度为6.5×1012pfu/mL的重组腺病毒rAd-gfp-bcl-XL转染光感受器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光感受器细胞中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