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虎口动脉和邻指动脉转位重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指体血运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o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用虎口动脉和示指尺侧指固有动脉转位治疗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对16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患者分别采用虎口动脉转位(A组,8例)和示指尺侧指固有动脉转位(B组,8例)重建离断拇指动脉供血.A组:男6例,女2例;年龄(27.0±9.5)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7例,车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1±3.1)h.离断平面:近节指骨基底部5例,掌指关节平面3例.B组:男5例,女3例;年龄(29.7±13.7)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6例,绳索绞伤2例.离断平面: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2.2)h.近节指骨基底部4例,掌指关节平面4例;静脉、神经、肌腱修复按照常规进行. 结果 A组、B组共16例断指全部成活.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2±0.8)h及(5.3±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0个月(平均6.9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使用标准,A、B组优良率均为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虎口动脉和示指尺侧指固有动脉转位治疗拇指旋转撕脱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前者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是一种较好的再植方法。

其他文献
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学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枝江市人民医院骨科共同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13足踝外科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13-04-07—173国)拟于2013年6月14—16日在世界水电名城湖北宜昌召开。
期刊
目的 探讨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双叶筋膜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对16例骶尾部褥疮患者褥疮创面清创后,应用带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双叶筋膜皮瓣的A瓣转移修复创面,B瓣转移修复继发性创面,B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从而达到供、受区一期修复. 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褥疮治愈.术后随访6~24个月发现皮瓣红润,血运可靠,疼痛觉、粗触觉存在,褥疮无复发;皮瓣供
目的 探讨吻合浅静脉的邻指逆行指动脉Y-V血管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利用吻合浅静脉的邻指逆行指动脉Y-V血管蒂皮瓣修复20例手指近指间关节以远软组织缺损,其中示指12例,中指8例,皮瓣面积最大4.5 cm×3.5 cm,最小3.5 cm ×2.5 cm,血管蒂长度平均4.0 cm,均吻合一支浅静脉,缝接指背神经14例,供区全厚皮片植皮.结
目前,各种意外事故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病例日益增加[1-2].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以自体神经移植为金标准的.近年来,随着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出现了如静脉移植、神经套管、去细胞的异体神经等等神经移植替代物各种报道[3].对于短段周围神经缺损,采用自体神经或是移植替代物,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均发现,对于长段神经缺损,尤其是粗大混合神经缺损,由于其轴突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较长,
期刊
贵阳市骨科医院是在原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基础上于2000年成立的骨科专科医院,2012年,经卫生部批准为贵州省内第一所骨科专科三甲医院。现设有手外科、显微创伤骨科、关节、脊柱、小儿、足踝、运动医学、骨科康复、骨内科等6个病区9个专业组,现有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400张,现有各级医师79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
期刊
目的 探讨上肢双平面离断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再植方法.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共完成各种上肢双平面离断再植的患者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1~70岁,平均28.6岁.根据离断平面及软组织缺损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再植顺序并联合血管神经、皮瓣移植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29例再植肢体全部成活,但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及3例患者出现局部软组织坏死而发生延迟愈合.所有患者采用中华医学会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自2010年起一直使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稿件远程管理系统(中华医学会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网上在线投稿和专家审稿,网址为http://www.cma.org.cn/ywzx。
期刊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和跟外侧皮瓣修复小儿跟腱部皮肤缺损14例.方法 2006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以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和跟外侧动、静脉为蒂设计并切取皮瓣,转移修复小儿跟腱部皮肤缺损14例. 结果 14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 36个月随访,皮瓣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功能,外形不臃肿,无明显疼痛.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和跟外侧皮瓣是修复小儿跟腱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羊膜在眼表肿瘤切除术后眼表重建的手术疗效. 方法 对6例(6眼)眼表肿瘤(角膜原位癌2例,角结膜黑变病1例,结膜乳头状瘤1例,结膜鳞状细胞癌2例)患者运用“非接触技术”行包括肿瘤边界正常组织3~4 mm的手术切除,术后行结膜创缘及角膜缘冷冻治疗,并在眼表缺损区行羊膜移植. 结果 6例患者随访期平均8个月(5 ~10个月),在随访期内未见有眼表肿瘤复发、角膜新生血管及睑球粘连形成
目的 探讨改良示指背岛状皮瓣折叠修复拇指I度缺损伴脱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15例15指拇指I度缺损伴有脱套创面患者。创面大小为3.0cm×4.0em~3.5cm×7.0cm;采用供瓣区设计在手掌桡背侧及示指近中节桡侧的狭长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折叠修复,供区植皮。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I期愈合。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软,色泽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