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 促进发展 共享和谐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三大支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劳动保障部门的核心任务。劳动保障工作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吉林省正式启动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这为振兴吉林、二次创业、谋求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经过几年努力,吉林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就业和劳动保障呈现出诸多亮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臧忠生:2004年5月,我们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了“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旨在通过统一协调、整合力量、开展各类活动,达到以创业带动、促进就业的目的。
  在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中,我们坚持以创业带动促进就业工作思路,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培养创业骨干,建立创业项目,建设创业基地,推广创业成果,宣传创业典型,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几年来,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参与系列活动的牵头部门和活动项目逐年增加。
  2004年至2006年,通过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分别带动了24万、35万和31万人实现创业和就业再就业。
  2005年,国务院有关领导在长春主持东北华北地区七省区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所取得的成效;2006年,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创业促就业工作会议,李斌副省长代表吉林省政府介绍经验,该活动被劳动保障部评为2006年地方十大亮点。
  
  继续奋进,让人民共享和谐
  
  记者:过去几年,吉林省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未来几年,吉林省劳动保障工作有哪些规划和目标?
  臧忠生: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支撑,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全面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分配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劳动保障发展目标。
  一是就业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实现新增就业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其中劳务输出350万人,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800元以上(比重达到人均纯收入的40%)。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基本解决吉林省经济调整转轨时期历史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到“十一五”期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00万左右,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50万人、290万人、180万人和120万人。在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使绝大多数人还能享受到与其所处年龄段相适应的保障。
  三是劳动关系保持基本和谐稳定。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建立起成熟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全面实现劳动关系调处法制化,劳动争议处理运作实体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规范化,使职工“十一五”期间的实际年平均工资增长10%左右。
  四是劳动保障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服务理念人本化、服务内容公开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质量标准化,为全省人民提供方便、快捷和高质量的劳动保障服务。
  通过实现上述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极大地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共享和谐。
其他文献
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是经济高级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支撑条件,装备制造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共同进步,并体现出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精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时代特征。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    2006年机械行业生产和销售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工业增加值和行业利润增幅较大,出口增速加快,行业结构
2007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纺织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2007纺织行业发展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纺织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07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出口增幅都将超过15%。    2006年纺织行业保持“十五”以来快速发展势头,全行业生产、销售、出口、效益等各项指标均大幅增长,产业结构
去年,山西经济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转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746亿元,增长11.8%,财政总收入104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83亿元,分别增长了38.2%和58.3%,……    日前,本刊记者带着山西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重大决策中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专程赴山西太原采访了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于幼军同志。现将专访情况整理选摘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于省长,您好,20
从2007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分析,钢材及焦炭市场需求依然较旺,供需关系不会出现严重失衡。国家加大对焦炭行业实施宏观调控力度,其产能扩张的势头将明显减缓。焦炭产量增幅回落,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所缓解。煤炭等能源、动力价格上调,致使焦炭成本上升支撑焦炭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国家控制焦炭出口,立足以内销为主,将加大国内焦炭市场的供给压力,价格大幅上涨的机率将很小。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   
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应该抓好宏观经济,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进入“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新的经济形势。据有关数据显示,河北省目前人均GDP约1200美元,仅相当于上海20世纪初和江苏、浙江两省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专家组还得出了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其他结论:投资增长趋于下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贫困化问题突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抓好
如今,“健康老龄化”作为“旨在促进发展和尊老爱老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理想老化”的社会发展目标,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列入了21世纪老年发展计划,并成为实现全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关注老龄人群的健康生活、努力提高老龄人群的文化生活品质成为当前我国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中国城市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现状  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为主题的健康老龄化是现代社会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战略开始显露出从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回归姿态的形势下,2007年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正处在变革的前夜。在住房供应结构调整、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导向下,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告别高利润时代,强化公司治理、注重品牌建设、提升经营效率和定位市场的真实需求,将成为谋求长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的关注重点。    2006年的房地产无疑是一个政策调控年,2007年的房地产行业将是
2007年用户对软件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用户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即企业运营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政府的有力推动。    软件行业将继续是国家扶持的重点行业之一。在“十五”期间,软件行业在政策扶持下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国家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预计未来5年我国软件行业仍将保持飞速发展,软件服务业的收入比重会不断加大。    2006年回顾:产业平稳增长  
今 天是个好日子,历史将这一天定格在2006年9月27日,定格在儒教圣地的孔子故里——山东曲阜。  当法国凯诗依国际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百佳中华儒商”的证书时,此时他心里百感交集。这一刻,也许他将会终身难忘。  喜悦写在脸上,胡荣睿智的目光中透出刚毅和自信,胡荣的目光似乎也在追寻着什么。从踏入商海至今,伴随着痛苦和挣扎,成功与失败,挑战和希望,人称服装奇才的胡荣整整奋斗了1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李若愚    内容提要:从2006年金融运行情况看,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货币流动性上升,存款出现活期化倾向,与投资膨胀紧密关联的中长期信贷仍较为宽松。这些都说明在银根总体收紧的背景下,居民和企业短期有效需求仍较强,经济景气度较高。结合2006年实际情况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经济工作的安排,我们认为,2007年应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信贷闸门的适度控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