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依赖于人际关系。农村初中生如果能生活在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可以使初学生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并能正确地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但缺乏对学生有关知识的传授,更缺乏对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多是自然而然形成和发展的,造成学生交往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使学生不知如何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因此,对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策略,对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际关系 人格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对个体人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塑造健康人格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和核心的任务之一。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所谓人际关系①“是群体成员在共同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交往发生的关系。是受个体人格特点调节的并与满意和不满意状态相伴随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综合体现。健康的人格总是与健康的人际关系相伴随的。
农村初中生进入中学以后,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需要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中的中初生,表现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以合作等特点。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初中生人格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初中生获得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
一、人际关系对农村初中生人格健康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
1.人际关系影响农村初中生的情感发展
农村初中生情感丰富,情感交流的需要强烈,希望能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不同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初中生,情绪的满意度高,心境平和,宁静、愉快,对他人和集体有亲密感和依恋之情,遇事比较冷静,能适度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不良情绪有良好的控制和宣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强,能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人际关系不良的初中生不能适当地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极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对他人和集体有敌对、不满情绪,经常处于各种不良情绪的体验中。
2.人际关系影响农村中生的性格发展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使初中生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初中生能迅速适应初中的生活,精神愉快,充满信心。与人相处时,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待人,保持开朗的性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善良、助人、同情心、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等良好的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不良的初中生则表现出多疑、敏感、心胸狭隘、目光短浅、自我中心、清高自傲等不良的人格特质。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严重的还会导致病态心理。
3.人际关系影响农村初中生的正确自我评价
人际关系状态影响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体现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是人格健全的心理基础。初中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是在与同学的相互交往中、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发展起来并实现调整和纠正自己的。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初中生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时时感受到自己为他人所喜欢、所接受、所承认,满足了自己的归属和安全的心理需要,有良好的自尊感,相信自己的价值,悦纳自己,促进了人格的健康发展。
4.人际关系影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适应
人际关系影响农村初中生入校以后的学习适应。冯廷勇的研究认为,影响初中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有学习能力、环境因素、教学模式、社交活动等。其中,在初学生的学习中,社交因素对初中生学习适应的作用明显加大。
二.在人际关系中培养农村初中生健全人格应做到以下几点:
健全性格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心理健康的初中生虽然性格各异,但基本上是健康的;而心理不健康者,其性格也是不良的。初中生正处在性格发展日趋形成和稳定时期,他们健康性格是从小在积极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以及自身努力培养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学生健康性格必须遵循健康性格形成规律,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心理研究表明,不同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性格形成影响直接明显。我们要重视良好校风、家风的宣传教育及培植,以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
2、鼓励农村初中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在有益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格。
3、引导农村初中生自觉努力培养健康性格。自我教育对性格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我们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发现指导。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社会发展任务。例如,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交往能力,对他人的尊重,帮助学生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行为自控能力,等等。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下并已经产生、积累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缺陷矫正,必要时应求助于专门的治疗机构。
总之,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可以让学生有稳定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可以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角色与责任;可以让他们正确了解他人、了解自己从而减少对立与冲突。因此,和谐的交往与沟通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能帮助他们成功地迈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关键词:人际关系 人格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对个体人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塑造健康人格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和核心的任务之一。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所谓人际关系①“是群体成员在共同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交往发生的关系。是受个体人格特点调节的并与满意和不满意状态相伴随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综合体现。健康的人格总是与健康的人际关系相伴随的。
农村初中生进入中学以后,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需要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中的中初生,表现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以合作等特点。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初中生人格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初中生获得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
一、人际关系对农村初中生人格健康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
1.人际关系影响农村初中生的情感发展
农村初中生情感丰富,情感交流的需要强烈,希望能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不同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初中生,情绪的满意度高,心境平和,宁静、愉快,对他人和集体有亲密感和依恋之情,遇事比较冷静,能适度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不良情绪有良好的控制和宣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强,能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人际关系不良的初中生不能适当地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极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对他人和集体有敌对、不满情绪,经常处于各种不良情绪的体验中。
2.人际关系影响农村中生的性格发展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使初中生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初中生能迅速适应初中的生活,精神愉快,充满信心。与人相处时,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待人,保持开朗的性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善良、助人、同情心、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等良好的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不良的初中生则表现出多疑、敏感、心胸狭隘、目光短浅、自我中心、清高自傲等不良的人格特质。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严重的还会导致病态心理。
3.人际关系影响农村初中生的正确自我评价
人际关系状态影响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体现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是人格健全的心理基础。初中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是在与同学的相互交往中、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发展起来并实现调整和纠正自己的。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初中生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时时感受到自己为他人所喜欢、所接受、所承认,满足了自己的归属和安全的心理需要,有良好的自尊感,相信自己的价值,悦纳自己,促进了人格的健康发展。
4.人际关系影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适应
人际关系影响农村初中生入校以后的学习适应。冯廷勇的研究认为,影响初中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有学习能力、环境因素、教学模式、社交活动等。其中,在初学生的学习中,社交因素对初中生学习适应的作用明显加大。
二.在人际关系中培养农村初中生健全人格应做到以下几点:
健全性格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心理健康的初中生虽然性格各异,但基本上是健康的;而心理不健康者,其性格也是不良的。初中生正处在性格发展日趋形成和稳定时期,他们健康性格是从小在积极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以及自身努力培养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学生健康性格必须遵循健康性格形成规律,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心理研究表明,不同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性格形成影响直接明显。我们要重视良好校风、家风的宣传教育及培植,以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
2、鼓励农村初中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在有益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格。
3、引导农村初中生自觉努力培养健康性格。自我教育对性格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我们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发现指导。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社会发展任务。例如,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交往能力,对他人的尊重,帮助学生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行为自控能力,等等。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下并已经产生、积累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缺陷矫正,必要时应求助于专门的治疗机构。
总之,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可以让学生有稳定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可以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角色与责任;可以让他们正确了解他人、了解自己从而减少对立与冲突。因此,和谐的交往与沟通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能帮助他们成功地迈向正确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