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学段语文学习学生自主提问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273518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对小学高学段语文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提问进行调查,具体分析其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提升小学高学段学生语文学习中自主提问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提问;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高学段学生应当“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主提问对高学段学生语文学习至关重要,但其现状并不乐观。为此,笔者专注于小学语文高学段语文学习中学生自主提问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以期查证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样本情况
  问卷调查表总共由16 个问题组成,其中第1、10 题调查学生对于自主提问的态度,第13 题调查教师对学生课堂自主提问的态度,第2、4、5 题调查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第7、8 题调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第3、6 题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第9、11、12、14、15、16题调查制约学生课堂自主提问的因素。
  针对小学高学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提问现状,笔者共向本校五、六年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160 份,回收有效问卷144 份,回收率为90%,其中男生75 人,女生69 人。
  二、小学高学段语文学习学生自主提问现状分析
  (一)学生自主提问意识不强
  对于自主提问的作用,37.5% 的同学认为“发挥主导作业,决定学习的成效”,43.75% 的同学认为“有很大的作用”,12.5% 的同学认为“有一定作用”,5.56% 的同学认为自主提问“可有可无,听讲就行”。可见,绝大多数高学段学生初具自主提问的意识,但不够强烈。另外,42.36% 的同学有疑问时会“自主提出,想方设法解决,最终不留疑问”,52.08% 的同学会“认真听讲,等老师提到,解决不了再提问”,还有4.86% 的同学表示“认真听讲,等待老师提到,没提到就算了”。可见,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对其语文实践的促进性还不强。
  (二)学生自主提问数量不足
  笔者就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和“明确提出问题”的个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 所示:
  高学段学生具有提问的能力,但问题从“产生”到“提出”存在大幅缩水。学习一篇课文需要2—3课时,约七同学在此过程中提问的数量仅为1—3个,平均到每节课更是少之又少。就提问数量而言,高学段学生甚至远低于中、低学段学生,其自主提问的数量明显不足。
  (三)学生自主提问质量不高
  调查显示,高学段学生提问的类型集中在“是什么”和简单的 “为什么”,且提出的许多问题或可以“不问而可自答”,或与课文后编者的提问重复,鲜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对于一篇新课文,全班同学仅个别同学能提出1—2个有思维质量的问题。在自主提问的方式上,“据题质疑”占比很大,所提问题比较程式化,生与生间重合度高,普遍缺乏深度。
  三、影响小学高学段学生自主提问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环境束缚着学生进行自主提问
  调查显示,当有疑问时,只有13.89% 的学生选择“马上向老师提问”,分别有41.67% 和39.5% 的同学选择“留着下课后再向老师提 问”和“下课后和同学讨论”,有4.86% 的同学选择“不提问”。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课后再提问”的心理落实到行动上也很有可能变成了不了了之,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教师提问轻学生参与的习惯使得学生形成了思维惰性。二是我国倡导谦虚内敛的传统文化更鼓励“守纪”而非“创新”,学生在提问时,需要克服内心的胆小和害羞,打破既有的课堂秩序,需很大的勇气。在有些同学心中,大胆提问在某种程度上还意味着不够谦虚,爱出风头,这更增加了他们提问的顾虑。我国传统的文化环境在无形中对学生的自主提问产生了不小的束缚。
  (二)教师教学理念影响着学生自主提问习惯的养成
  调查显示,48.61% 的教师会经常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对于学生的自主提问,57.64% 的老师会“大加表扬,总能够耐心回答或通过讨论解决”,20.83% 的老师会“大加表扬,并对问题做出评价”,可见大部分老师对学生自主提问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但也有10.42% 的老师“有时回答,有时不回答”,1.39%的老师“不做正面回答,不了了之”,這无疑会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虽然近八成教师能关注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但大部分缺乏长期系统的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却疏于引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表达内心困惑,教师只有29.86% 的情况下“非常倡导自主提问,且进行方法指导”。这也就造成了高达49.31% 的学生表示“有疑问,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
  (三)小学高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制约其自主提出问题
  一方面,小学高学段学生身心发育为其自主提出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其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理应提出更多更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另一方面,高学段学生日益增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关注,又制约了其自主提出问题。在调查中,只有9.72%的同学“每次都向老师提问”,而学生不向教师提问的原因涉及多种因素。15.28% 的同学表示“有疑问,但是不敢问”。随着高学段语文学习难度的增强,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信心满满的机会大大降低。虽然内心的疑惑增多了,但是提出问题的勇气反而减少了。19.44% 的同学表示“害怕提的问题不好,老师不高兴”,31.25%的同学“不自信,怕同学嘲笑”。可见高学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增强,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同伴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同学们对于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很模糊,因此在自主提问时信心不足,特别担心提问不当受到各方面的负面评价,因此顾虑重重。   (四)学业考查制度妨碍着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训练
  自主提问作为一种隐性的能力,很难量化考查。目前的小学语文考查和评价体系多考查学生对字词、课文的掌握,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几乎没有直接考查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题目。因此,自主提问能力的提升很容易被高学段师生忽视,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自主提问意识不强。
  四、激發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学生自主提问的策略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文化环境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提问,我们无力改变,但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应更新观念,强化教师和学生的复合主体地位。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改变灌输式的教学,多聆听学生的心声,多激发学生的潜能,在引导学生“守纪”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创新”,通过发自内心的尊重,有效的引导,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课堂,形成“提问光荣”的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提问。
  (二)更新教学理念,落实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提问习惯
  一方面,教师应提高对自主提问的重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应把学生自主提问纳入考量,给其留足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不善提问的现状,教师应进一步落实方法指导。如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读文后提出问题,教会学生研读课后编者的提问 学习提问的思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对提问的评价与引导,向学生渗透究竟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更有思维质量的问题。教师还应关注学生提问时的语言,揣摩学生内心的想法,逐步引导学生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提出问题。
  (三)根据高学段学生身心特点,激发其自主提问的内动力
  高学段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增强,更容易受畏难、害羞等情绪的左右。因此,对于学生的自主提问,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积极回应,有效落实,保护学生的提问热情。对于未达到期望值的自主提问,教师也应杜绝嘲讽,避免无视,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高学段学生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对于同学在课堂上提出问题,77.08%的同学“非常佩服,而且要向同学学习”,13.19% 的同学“非常佩服”,4.17% 的同学“觉得他爱出风头”,4.86% 的同学认为“无所谓,跟我没有关系”。绝大部分同学对于自主提问是持钦佩、肯定的态度,有自主提问的愿意。但当问及不向教师提问的原因时,有31.25% 的学生表示“不自信,怕同学嘲笑”,这部分学生对他人的评价有误解,如能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提问能获得赞赏,或许也会大大提升其提问的积极性。
  (四)发挥多种考查方式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主提问能力
  学业考查制度对教学具有引领作用,可以通过优化学业考查制度,提升师生对自主提问能力的重视,如在阅读中增加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题目。但是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当前的学业考查制度多采用量化考查,通过它来考查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仍有很大的局限。自主提问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多种考查方式,如对学生预习本上提出的问题评定星级,对学生课堂上的自主提问进行统计,设立“聪明问”“课堂之星”称号等,加强师生对自主提问的重视及实践,切实提高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注: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职研究生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2015年3月,南昌80后张玉娇、江源小夫妻喜添丁。婆婆从老家赶来帮忙,因其身体动过大手术,担心她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张玉娇便将母亲接到身边。婆婆和妈妈共处一室照顾孩子,是相得益彰还是水火不容?这里面又有着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一家难容二妈,婆妈共处一室矛盾初生  1988年2月出生的张玉娇,江西省萍乡市人。2007年6月,张玉娇考上南昌一所大学的英语系。报到没多久,她的父亲因脑梗突然去世,母
[阅读提示] 当前女友和现女友同时落水,你该先救谁?一个多少带些戏谑的伪命题,真实地在重庆男子刘贻翔那里猝然发生了!结果,他救起了前女友王晓娟,而新女友柳小雪不幸溺毙。令人唏嘘的是,两任女友还是一对闺蜜。此事在街头巷尾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他该当何罪?   2014年10月30日,身为重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顾问的王晓娟,突然接到闺蜜柳小雪的电话,被告知今晚她将跟随男友前去拜见未来的公婆。女友忽然有了男
2016年10月26日下午,张雨绮工作室发声:张雨绮和现任男友相识十天相恋,七十天后闪婚!这不加任何掩饰的声明一出,顿时舆论哗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张雨绮就偏偏对这条定律说“不”。  2011年张雨绮闪嫁大她22岁的王全安,可这份看似幸福实则缺乏了解的婚姻最终解体,带给她满身的伤痛。但不服输的张雨绮并没有在这段感情里沉沦,她健身、做瑜伽、徒步、旅行,用健康昂扬的姿态让自己重新出发,她活出
2015年1月16日,浙江省慈溪市崇寿镇,亲姐夫将小姨妹夫妻俩杀害并捅伤外甥的惨烈案件震惊了全国。案发后,本刊特约记者赶赴案发地,采访了办案民警以及数名被害者家属,还原了惨案的背后真相。原来,这起血案的诱因竟是一年前的另一场血案——小姨生日外甥被害,岂料惨案尚未终结  2014年1月10日晚9点多,岳士伟突然接到连襟曹鸣的电话,声音里带着哭腔:“姐夫,你快来吧,出大事了!姐夫,我对不起你!洋洋他…
冉莹颖,拳王邹市明的老婆。原央视财经频道的主持人,为了支持邹市明的事业,婚后的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陪着丈夫东征西战,帮助他登上了最高的领奖台:2016年11月6日,美国拉斯维加斯。邹市明蝉联了WBO蝇量级世界职业拳王金腰带——实现了拳击生涯的大满贯。  在家庭稳定,丈夫事业有成之际,冉莹颖早已经悄然华丽转身:她参加真人秀《妈妈是超人》、主持《辣妈来了》、新书《我爱这世界因为我爱你》出版……  她活
外派的丈夫在异国有了“情人”,刚烈的妻子决定离婚,就在这时,丈夫被检查出患了绝症。生命至上,妻子放下恩怨,精心照料、呵护病中的丈夫,两人重归于好。这时,情人却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跨洋渡海而来,寻找自己的中国恋人,意欲与他永结同心。身患绝症的丈夫,能否渡过生命的劫难?一段纠结的三人行,最终将如何结局?  美丽的姑娘啊!难忘的吉尔吉斯斯坦  一个平常的晚上,万红正和家人一起坐在桌边吃饭。这时电话响了。
瞒天过海的谎言,女儿再也回不来  2014年6月13日傍晚,彭其祯突然接到江西乐平洪源警方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失踪三年的女儿彭洁婕找到了!彭其祯一惊,拉上妻子连夜赶往乐平市。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具冰凉的尸体!妻子郑燕一眼认出了死者正是女儿,当即哀嚎一声晕倒在地。  警方告诉彭其祯,彭洁婕在乐平市洪源路的一间出租屋内被一名叫做吴志峰的租客杀害。听到吴志峰这个名字,彭其祯蒙了:“这不可能
王君,中国疾控中心医学博士,才貌双全,但迟迟未能邂逅心仪对象。直到有一天,她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不俗的言词瞬间打动王君,她向这位优质男人发出第一条私信……7日后,单身34年的她,成功訂婚。一个月后,两人结婚——  2013年除夕,我没能回老家过年。当晚十一点多,在一个女同事家吃完饭后,同事和她老公窝在沙发上看春晚,我则躲进客房,刷着微博。突然,一则征婚启事吸引了我的注意。启事是这样写的:优质
2014年3月,时年25岁的曾诚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女友夏仁慧不离不弃,与之结婚。婚后没多久,眼见病情并无好转,不愿总拖累妻子的曾诚,用苦肉计赶走了妻子,离婚让她另寻幸福。  没曾想,仅仅过了不到1年的时间,曾诚便提刀南下,当街砍杀了前妻……曾经大义又深情的丈夫,為何要杀妻?这里面有着怎样的隐情?绝症丈夫大义成全,苦肉计逼妻放手  1989年12月出生的曾诚是安徽省马鞍山市人。2007年9月,中专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表达与交流”板块,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议论文写作是高中写作训练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写作思维狭窄和浅显”的问题,本教学论文尝试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窄与浅。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