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朗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写作能力。而要做到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先端正态度,提高对朗读意义的认识,并且提高自身朗读水平,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朗读;感情;兴趣;感悟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古人也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处的“读”笔者认为应是指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优良传统,也是品味文本语言的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把这一语文教学的法宝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从而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写作能力。
  朗读就是把文章大声清晰地念出来,长期坚持下来,就会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体验、吸收名篇佳作的精髓。可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实际中,却出现了名副其实的“哑巴课堂”。这有两大原因:一是老师的原因。课堂上老师“满堂问”,调动不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减少了学生朗读的时间。二是学生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态度不端正,怕丢脸,认为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引来同学的耻笑,故而不敢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另外,朗读的量太少,老师及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把握不够也是不能很好朗读的原因。
  只有知道了存在的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在语文的教学中怎样进行朗读的策略。
  一、为朗读正名,让学生开口并不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为理智的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一种境界。”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朗读对于学生全方位理解作品内容,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比如《范进中举》一文,学生如果不朗读,那么他们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就只能是一般粗浅的理解,只是知道课文写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几件事,而无法深刻体会到作品的讽刺意义。但是如果采用朗读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读范进挨胡屠户的骂的段落,可以用夸张、高昂的语调。读范进发疯的片断,可以用戏谑、轻快的语气。读完后,教师可以问学生的感受。一遍不行,再读一遍。这样学生就慢慢地有了深入的领悟了。这是老师强加讲解、分析文章语句所所达不到的效果。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朗读这一教学方法,明白让学生对文本的记忆不是只靠死背,而应该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和提升。教师要在上课的实际中合理安排朗读时间,不要让过多地讲问教学挤掉学生朗读的时间,而且要讲究实效,而不是把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手段而已。
  二、多样化朗读,让学生有读的兴趣
  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朗读技巧往往掌握得不够充分。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文章可以范读:或教师引读,或播放录音,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如《我爱这土地》,这首现代诗歌短小精悍、情感丰富。如果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在读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个句子时候会发笑。所以教学中就应该以教师范读为宜,把文中含蓄、深沉的情感读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节奏、词语轻重等,创造艺术氛围,再让学生去读。
  文章还可以个别读、齐读、分组读、轮读、分角色朗读等。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同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可有不同的读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去选择朗读方式,才能激发兴趣,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
  三、用感情朗读,让学生提高感悟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的过程应该是思考的过程。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透彻地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是极其重要地。
  1.首先,了解背景,确定朗读基调。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言语能力,可以把无声的、呆板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生动的音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有益地语言情境与气氛,了解作品的写作意图,用适当地语言基调去朗读,或轻快、或激越、或忧伤、或沉郁。讲《变色龙》一文时,如果没有对当时俄国沙皇统治下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很难对奥楚蔑洛夫警官的多次“变色”产生愤慨,那更多地是以一种轻快、玩笑的态度去读文章。
  2.其次,了解人物,把握朗读节奏。
  课本的作品无不是经典之作。作品中的人物更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才能把握好朗读的语气和节奏,这样才可以向听众传达出人物的不同,激发想象力,使文字灵动起来,构成画面,使读者、听者、作者三者之间产生了不同时空的情感共鸣。如笔者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諫》时,当中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爱恋,其妾畏惧,其客奉承。只有在了解这些之后,才能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字词的重音停顿。
  3.最后,由书及人,加深朗读情感
  朗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地挖掘作品——作者——学生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可以做反复朗读。通过一遍一遍地朗读,学生可以产生不同地深入地感受。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于飞利浦夫妇的相关描写可以反复朗读,用朗读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只有反复朗读,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到秦王蛮横骄纵外强中干、唐雎睿智勇敢沉着应对的特点。
  语文教学贵在“读”。朗读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气。吕叔湘先生说过:“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促进语感,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从而让朗读这一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在教育的新形式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韩霞.让“读”在语文课堂大放异彩[J]浙江:教学月刊社,2008.5
  [2]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J]浙江:教学月刊社,2008.7-8
  [3]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作者单位:潮南区司马浦大布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
期刊
摘 要:课前三分钟,是一个集知识、兴趣、表达、交际、合作等于一体的舞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中,设计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前三分钟训练,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更加丰富、精彩和生动。从而达到激活英语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激活;英语课堂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当参加公开课活动时,都会发现每位教师课前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有
期刊
摘 要: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本内容,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的教学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浅谈;概念;教学;形象化;形象思维  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本内容,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概念出现了六百多个,数学全部内容的展开都基于这些数学概念之上。在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标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进程中,追求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是当前幼儿园教育努力的方向,更是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模式,不仅为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建立了通畅的渠道,为家长获取幼儿的成长信息提供途径,还能够促使幼儿在幼儿园与家庭两者的共同教育下,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幼儿园学習环境与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出发,进行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
期刊
摘 要:本文讨论的分组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模拟职场中的团队合作,精心设计实训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订单班;分组教学法;实用案例;团队合作  一、分组教学法概述  大专院校订单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第三年就要到企业实习,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团队工作环境,校内课程的设计就应当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对初中英语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概述,然后分析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提高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作文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英语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与数学、语文学科有着相同的重要教学价值。其中的作文教学是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文水平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摘 要:对阅读引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介绍,并对阅读引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组织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做到融会贯通以及采用联动发展的形式进行教学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题阅读;联动发展  前言  在传统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数为灌输式教学
期刊
摘 要: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积极地、目的明确、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制定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对于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有效参与;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发展。实践表
期刊
摘 要:随着“一路一带”政策的实施,中国国际贸易往来日趋密切,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很大一部分学生虽考试能得高分,却不具备相应英语社会能力,无法开展流畅英语会话。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并不是应试人才。英语教学质量关乎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为满足企业对学生英语素质的要求,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成功就业,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展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因此,本文将针对以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幼儿园的活动应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将游戏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从早上来园到下午离园间所接受的一切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包括入园、饮水、如厕、进餐、午睡、户外活动、区域活动、集中教学活动等。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每位幼教每日工作的重心。在《纲要》引领下,我园老师们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