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丝聚蛋白通过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终末角化过程,在表皮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间丝聚合蛋白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表达下降,导致多种过敏性疾病。丝聚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特应性皮炎,也是欧洲和亚洲人种寻常型鱼鳞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丝聚蛋白基因与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婴儿期或早期儿童期关系密切,而与晚期儿童期和成人期无关。有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缺氧诱导因子引起丝聚蛋白表达降低,提示丝聚蛋白可能不是疾病的单一致病因素。
【机 构】
:
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聚蛋白通过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终末角化过程,在表皮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间丝聚合蛋白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表达下降,导致多种过敏性疾病。丝聚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特应性皮炎,也是欧洲和亚洲人种寻常型鱼鳞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丝聚蛋白基因与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婴儿期或早期儿童期关系密切,而与晚期儿童期和成人期无关。有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缺氧诱导因子引起丝聚蛋白表达降低,提示丝聚蛋白可能不是疾病的单一致病因素。
其他文献
偏头痛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临床上常见的2种神经血管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均不清楚.偏头痛会增高CSVD的发病风险,而CSVD也可通过触发皮质扩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大约80%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临床上存在病情复杂、易反复、抗组胺药物疗效欠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其可能是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脱氢表雄酮及其硫酸盐衍生物是由神经系统调节分泌,参与神经-免疫调节过程,可能具有调节免疫稳态作用的物质。已有研究指出:慢性荨麻
Willis环是最重要的颅内侧支循环系统,其变异类型较多.Willis环变异会减少颅内血液灌注,增高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白质病变的发病风险.脑白质病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白质损害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总结护理经验,以降低VAP的发生率,进而减少病死率.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5月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机械通气(MV)的80例病人的一般情况、VAP发生的原因、护理措施、VAP发生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VAP发生率为40%,发生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年龄偏高、分泌物排出不畅、咽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时的高钙血症可诱发室性异位搏动及心律失常,但引起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还未见报道.本文作者报道1例PHPT伴高钙血症患者在电生理检查时诱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在遗传基础上,表皮屏障功能异常、环境过敏原暴露、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等诱发的免疫炎症反应均参与其发病。皮肤微生态是皮肤表面微生物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近年研究提示,微生态异常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除了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增多外,还存在表皮葡萄球菌等其他微生物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因此,进一步揭示各种微生物群落与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尽管部分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但仍会经历缺血性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文章对缺血性卒中预防中抗血小板药
目的 探讨采用新型综合护理方法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存活质量.方法 选取同期住院的VLBWI7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常规护理组置温或开放式抢救台,按照"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操作标准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采用:①VLBWI生后1w内,用两个婴儿输液瓶去盖盛蒸馏水放置暖箱内增加湿度,使箱内湿度维持在70%左右,蒸馏水8 h更换一次,盛水输
以ob/ob及db/db 鼠为研究对象,发现与体重调节一样,Leptin可通过下丘脑抑制骨形成.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