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信息化愈发的重要。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信息化的重要途径,电子政务的推行影响着政府的管理、组织、运行等方面。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政府更加有效的为公众提供服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
一、电子政务的实行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1)电子政务使政府职能形式多样化。传统的政府职能的实现大都是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工作业来完成,而电子政务为政府职能的实现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电子政务的实现要通过电子服务来实时反馈,诸如政府网站、呼叫中心、信函、传真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政府职能。(2)电子政务改变了政府职能结构。传统的政府职能结构偏重于管理,即管理公共事务;而电子政务的实现,使政府职能结构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电子政务的高效化、信息化使政府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为他们更好为公众服务提供了条件。(3)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执行力。电子政务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了网络学习、多技能培训的机会,使得他们向综合型人才方面发展。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也就相应的得到提高。另外,电子政务使得政府信息网络化,使政府的政策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为政府执行相关职能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可以使公众更好地监督政府的工作,促使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的影响
(1)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环境的影响。电子政务使得政府部门与公众的沟通更加便利,提供了更多的与公众交流的机会。电子政务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改变了组织与外界的关系。政府组织是由许多部门构成的,政府组织整体具有某种不确定性,而电子政务的实行使得政府部门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开放,对政府组织提供了新的挑战。(2)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结构的影响。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都是科层制的金字塔式的,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组织机构呈现出扁平化的形态。扁平化的政府组织机构更注重组织资源的共享、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注重发挥组织成员的能动性和潜力。电子政务通过政府流程再造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来实现对政府组织机构的改变,实现对政府运作模式的全面转变和绩效的提高。(3)电子政务对政府信息结构的影响。信息机构是一个组织进行各方面管理的重要保障,政府信息结构就是一个政府搜集和整合利用信息的方式。在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下,政府信息结构式纵向式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信息关系清晰,结构单一明朗。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比方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时间太慢,使得下级组织难以对某些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
三、电子政务对政府运行机制的影响
(1)电子政务对政府运行协调机制的影响。政府运行协调机制,是指政府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政府组织之间进行协调、配合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张,随之出现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职责不清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更加突出了政府运行协调机制的重要性。电子政务的实行使这一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政务丰富了政府运行协调的方式,使其更加的多样化。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是政府运行协调的重要保障,而电子政务本身就是具有信息化的优势,它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收集和反馈的渠道。(2)電子政务对政府运行激励机制的影响。政府激励机制就是激励主体运用多种激励手段,遵循一定的激励原则,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并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和规律的总和。电子政务的实行使政府信息交流更加的顺畅,传统的条件下信息交流封闭,降低了客体在心理上的认知,削弱客体的积极性。电子政务这种新的信息化模式可以解决政府在激励机制设计中的信息沟通滞后的问题,并且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提高政府信息收集的准确性。(3)电子政务对政府运行控制机制的影响。在传统的条件下,政府运行遵循严格的金字塔模式,它的权力运行具有明显的人为特征。并且这种传统的政府运行机制是刚性的、规范的,强调上级对下级的控制。而电子政务的出现使得政府运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把政府的运行过程设定为一种信息流动过程,借助于数字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处理,来实现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与高效化。
四、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
网络时代对政府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刚性特征比较突出,电子政务的实行促使传统的刚性模式向弹性化方面发展。这并非与政府运行的刚性相矛盾,因为运行的刚性是强调政府运行程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操作层面的;而政府管理模式的弹性化是强调政府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弹性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使得政府工作人员具有更多自主权,能更好地发挥潜力。
参 考 文 献
[1]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胡祥.电子政务流程变革的影响因素探析[J].企业导报.2009(3)
[3]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
一、电子政务的实行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1)电子政务使政府职能形式多样化。传统的政府职能的实现大都是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工作业来完成,而电子政务为政府职能的实现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电子政务的实现要通过电子服务来实时反馈,诸如政府网站、呼叫中心、信函、传真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政府职能。(2)电子政务改变了政府职能结构。传统的政府职能结构偏重于管理,即管理公共事务;而电子政务的实现,使政府职能结构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电子政务的高效化、信息化使政府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为他们更好为公众服务提供了条件。(3)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执行力。电子政务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了网络学习、多技能培训的机会,使得他们向综合型人才方面发展。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也就相应的得到提高。另外,电子政务使得政府信息网络化,使政府的政策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为政府执行相关职能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可以使公众更好地监督政府的工作,促使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的影响
(1)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环境的影响。电子政务使得政府部门与公众的沟通更加便利,提供了更多的与公众交流的机会。电子政务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改变了组织与外界的关系。政府组织是由许多部门构成的,政府组织整体具有某种不确定性,而电子政务的实行使得政府部门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开放,对政府组织提供了新的挑战。(2)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结构的影响。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都是科层制的金字塔式的,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组织机构呈现出扁平化的形态。扁平化的政府组织机构更注重组织资源的共享、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注重发挥组织成员的能动性和潜力。电子政务通过政府流程再造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来实现对政府组织机构的改变,实现对政府运作模式的全面转变和绩效的提高。(3)电子政务对政府信息结构的影响。信息机构是一个组织进行各方面管理的重要保障,政府信息结构就是一个政府搜集和整合利用信息的方式。在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下,政府信息结构式纵向式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信息关系清晰,结构单一明朗。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比方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时间太慢,使得下级组织难以对某些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
三、电子政务对政府运行机制的影响
(1)电子政务对政府运行协调机制的影响。政府运行协调机制,是指政府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政府组织之间进行协调、配合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张,随之出现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职责不清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更加突出了政府运行协调机制的重要性。电子政务的实行使这一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政务丰富了政府运行协调的方式,使其更加的多样化。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是政府运行协调的重要保障,而电子政务本身就是具有信息化的优势,它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收集和反馈的渠道。(2)電子政务对政府运行激励机制的影响。政府激励机制就是激励主体运用多种激励手段,遵循一定的激励原则,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并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和规律的总和。电子政务的实行使政府信息交流更加的顺畅,传统的条件下信息交流封闭,降低了客体在心理上的认知,削弱客体的积极性。电子政务这种新的信息化模式可以解决政府在激励机制设计中的信息沟通滞后的问题,并且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提高政府信息收集的准确性。(3)电子政务对政府运行控制机制的影响。在传统的条件下,政府运行遵循严格的金字塔模式,它的权力运行具有明显的人为特征。并且这种传统的政府运行机制是刚性的、规范的,强调上级对下级的控制。而电子政务的出现使得政府运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把政府的运行过程设定为一种信息流动过程,借助于数字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处理,来实现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与高效化。
四、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
网络时代对政府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刚性特征比较突出,电子政务的实行促使传统的刚性模式向弹性化方面发展。这并非与政府运行的刚性相矛盾,因为运行的刚性是强调政府运行程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操作层面的;而政府管理模式的弹性化是强调政府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弹性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使得政府工作人员具有更多自主权,能更好地发挥潜力。
参 考 文 献
[1]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胡祥.电子政务流程变革的影响因素探析[J].企业导报.2009(3)
[3]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