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剖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审视现行我国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状况,尤其是从近几年体质调研结果和现实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发现,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這既明确了学校体育在健康促进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为明确的要求。
  一、影响青少年健康水平的因素分析
  青少年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方面的、也有家庭教育方面和个体认识方面的。
  1.社会因素方面
  由于社会上“智育第一”、“重智轻体”的传统思想观念,体育与健康教育长期不被重视,不少人有这种想法:“万般皆正品,唯有读书高”。尤其对体育和其它文化娱乐活动有这样的看法:理论上重要,实际上次要,忙起来不要。因而导致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走向误区,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以考上重点中学和大学为荣耀,其结果使青少年背上沉重的包袱,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
  2.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方面的因素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中小学教育倾向于智力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所谓主干课程,体育与健康教育受挤压,学校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时间得不到保证。城乡中小学都存在这种现象,课时安排十分紧张,每天多达11节,周六也排课,小学一天也有7~8节课。大部分中小学生除了每周2节体育课以外,再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3.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法直接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发生了变化,孩子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形成了以我为中心,过分溺爱带来健康、教育、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许多方面的问题。许多家长将自己没有实现的各种思想转嫁给丸子,“望子成龙”心切,为了孩子考高分数、考上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包办了本该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过多地干预孩子的休息、娱乐和体育活动,节假日也要孩子学各种特长,对孩子的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却重视不够。
  4.青少年本身对体育与健康方面的认识问题
  青少年学生由于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促进的习惯尚未形成,因而,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实践运动还在低水平中徘徊,大多数学生对现代健康观念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片面认为身体强壮、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这种观念的误区导致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更不用说对体育与健康关系的正确理解。因而,对体育在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作用认识模糊就不奇怪了。
  二、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
  全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来关注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上来,改变旧的教育理念,改变那些大人们向往的教育标准和教育文化,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学生觉得“学校就是快乐”,让学生去“享受学习”。
  2.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应“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和学会审美。学校教育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并重,发展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坚持以健康为主的方向,掌握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以更好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培养优良的品格。健康教育着眼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降低或消除危害健康的因素,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以达到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体、社会群体的健康,进而达到最终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素质的目的。因此,学校要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体育法》,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中小学必须开设体育课,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确保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正常开展,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
  3.坚持“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学校体育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与健康课程》新大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畸形体育观”——重竞技轻普及、重尖子轻全体学生的现象。改革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提倡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与情境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手段。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从实际出发,变被动传授为主动学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乐趣。
  4.重视家庭环境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父母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父母一方面自身要加强修身养性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健康文明的娱乐休闲活动和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加强教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的习惯,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挫折和困难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使他们真正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花样滑冰是一项集优雅舞姿和体育技巧于一身的极具观赏性的运动项目。曼妙的音乐衬托着行云流水般的滑行,激情四射的跳跃与婉转婀娜的旋转相映成趣,如痴如醉的表演引领人们进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课堂学习效率,要求教师结合新形势探索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在制定教学目标、有效交流和参与、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寻找生活思维与数学思维的节点上做文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
由于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分布于边远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协调区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这表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当前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正在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摘 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指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在原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潜在的发明和创造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理应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创新教育 教学氛围 探究问题 教学活动  中学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人文学科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思想
认识顾波二十余年,看他写的字也看了二十余年。最初,顾波写的字笔画圆润,体态婉转逶迤。而顾波自觉神趣索然,薄之。从而另辟蹊径,从碑帖脱出,在条理、法则之意中,求尽其变、
一、能源类央企重组进程rn2016年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同时结合十三五规划要求.2016年8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将所持有的煤炭、发
期刊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9年来第一次宣布调息,主要内容是,从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中1年期贷款利率由现行5.31%上调到5.58%,1年期存款
素质教育赋予物理教学的任务,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更重要的是发展其智力提高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建立物
如何深度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二“乙醛醛类”课堂实验教学的演示,激发学生自身的灵感
英语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固然各自有其可取之处,但无疑交际教学法更适应国家间交流日益密切的需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