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囊内镜对小肠间质瘤诊治方式变迁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w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9年来诊治小肠间质瘤的经验,探讨双气囊内镜(DBE)在诊治方式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局灶性小肠间质瘤患者,将其分为小肠CT造影(CTE)和(或)DBE组(n=100)以及其他传统方法组(n=93)。然后再分成开腹手术组(n=126)和腹腔镜辅助组(n=67)。按照检查和手术方式的发展,比较DBE引进前后的变化。结果CTE和(或)DBE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肿瘤直径都显著小于传统方法组[年龄(50.9±12.1)与(56.9±11.6)岁,肿瘤直径(3.6±1.3)与(6.1±2.6)cm,P〈0.01]。未引进DBE前,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均为传统检查方式,开腹手术平均4例/年。引进DBE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84.6%(11/13)的患者由DBE检出。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50.0%(23/46)的患者由CTE和DBE联合检出。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80.5%(33/41)的患者由CTE检出,手术例数已递增至25例/年,较未引进前增加约5.3倍。行腹腔镜辅助切除的患者中,82.1%(55/67)由CTE和(或)DBE检出,中、低危占89.1%(49/55)。结论DBE对于小肠间质瘤诊治方式的优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中国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开始,将中国民族舞剧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了历时性的描述,对中国民族舞剧的“洋为中用”到“自主创新发展”“百花齐放”的发展经历进行了实证性的论述。本文基本厘清了中国民族舞剧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对每个时期的舞剧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客观评价。  关键词:中国民族舞剧;发展历程;《宝莲灯》;《永不消逝的电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舞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期刊
为规范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疾病的防治,我国幽门螺杆菌学组自2000年始先后发布了3次关于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上次共识发布距今已过去整整5年,期间在Hpylori感染与疾病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临床诊治实践中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幽门螺杆菌学组于2012年4月26日至28日在江西井冈山举办了第四届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
患者女,76岁,因“双下肢瘀斑瘀点3年余,头晕、乏力4个月伴发热1d”收治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散在瘀斑和瘀点,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黑便及便血症状,4个月前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入院前1d发热,无咳嗽、咳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长期规律性用药,血糖、血压控制尚可。入院体检:贫血貌。
患者男,43岁,因胸骨后疼痛2个月外院胃镜检查提示食管后壁一隆起型病变,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超声内镜检查:距门齿24cm处食管后壁见隆起型病变,可在黏膜下滑动(图1);超声提示病灶位于固有肌层,呈均匀回声,边界清晰,大小约1.2cmx4.0cm,横向厚度约0.8cm。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I—GVHD)的结肠镜下表现尤其是特征性内镜表现以及组织学活检方式。方法对比性分析36例GI-GVHD患者结直肠与回肠末端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龟裂样改变、剥脱等内镜表现以及各肠段黏膜凋亡细胞检出率。结果结直肠和回肠末端黏膜绝大多数有异常改变(97.2%比94.1%,P=0.609);黏膜充血多见于回肠末端(47.2
电子结肠镜是目前下消化道疾病诊疗的首选方法,但因其操作的侵入性以及术中向肠腔内充气可能诱发应激反应,导致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故对于罹患冠心病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尝试在
例1患者男,52岁。患苦2006年9月因双膝关节疼痛经骨穿等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达完全缓解;2007年1月行同胞全相合干细胞移植术(女供男);2008年7月患者发现左侧小腿一无痛性肿块,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浆母细胞瘤,放疗后好转;2009年9月骨穿提示复发,予干扰素、反应停维持治疗。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p53、c—mye和Ki-67的基因表达改变及其与大肠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隆起型腺瘤、大肠腺癌的p53、c—myc和Ki-67的表达。结果p53在LST中阳性率为26.3%(10/38),腺瘤和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5/62)和69.4%(25/36),各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
摘 要:楚舞艺术诞于西周,盛于汉代,延至当今,虽不如古时一般登峰造极,但其独特的表演形态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可在中国古典舞中窥见一丝余光,并成为装点古典舞桂冠的一颗珍珠。探析中国古典舞中遗存的楚舞元素,进一步剖析楚舞元素遗存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楚舞元素;古典舞;翘袖折腰  楚舞艺术博采众长,融合中原、楚地文化和四方民族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征,风格多彩、种类
期刊
内镜下经隧道黏膜剥离技术(endoscopicsubmucosaltun—neldissection,ESTD)经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应用于大面积黏膜剥离后,以其更快的剥离速度、更高的操作安全度及剥离长度不受限制等优势,在较长食管黏膜病变及食管环周病变剥离中,已常规应用于临床,而在食管环周病变剥离中,是否可以应用两条隧道来扩大ESTD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