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性分析

来源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10-02
   [摘要]甲型H1N1流感仍在全球流行,监测、治疗及其预防均是不可忽视的,但更重要的是疫苗的使用及临床观察是目前的首要工作。本文就甲型H1N1流感目前流行概况、流感疫苗制备的必要性、具体实施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性保护效果等方面加以简述。
   [关键词]流感疫苗;安全性;保护性
  
   世界卫生组织7月21日于日内瓦宣布于今年三月下旬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经在全球造成了700余人的死亡数目,并于7月6日开始宣布不再跟踪报告。原因是由于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病例大量增加,导致很多国家无法跟踪新增病例。为了不造成各地实验室资源紧张及浪费,从这一刻开始世卫组织不再逐日公布更新全球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数字,而是定期公布相关情况。那么,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还在继续蔓延的情况下,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是预防,因而甲型H1N1流感疫苗投放市场前的临床接种、安全性观察及免疫保护性测定显得至关重要。
  
  1 甲型H1N1流感流行已进入新阶段
  
   甲型流感进入新阶段,世卫调整疫情通报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鉴于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将不再要求疫情发生国定期向世卫组织通报新增确诊病例,建议将精力主要放到对病毒本身和对疫情异常事件的监测上来,该决定不再报告不等于不再监测。世卫组织强调,下一阶段各国的重点是密切监测甲型H1N1流感异常事件,比如重症或死亡病例集中出现、需住院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突然增多、重症或死亡病例出现新的异常临床特征等。对于那些目前尚未出现甲型H1N1流感的国家,世卫组织要求,一旦首次发现病例,仍要向世卫组织及时通报,在疫情最初期,还要尽可能提供每周的累计病例数和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世卫组织跟踪掌握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的传播情况。中国各地H1N1甲型流感疫情统计截止2009年7月24日,内地共计确诊病例为1789例。虽然各地卫生厅暂停提供疫情统计数据,但各地区及各医院局部流感疫情在上升的情况下,不能掉以轻心,随时掌握疫情动态进展情况。
  
  2 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实施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疫苗缺乏人群大规模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支持,在对疫苗毒株检验获得其安全性的基础上,企业获得大流行流感原型疫苗的生产权,并进入批量生产,但仍需继续研究和验证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程序、剂型、剂量等问题。卫生部长陈竺率先试种国产甲流疫苗,作为国内受试甲流疫苗第一人,标志着甲流疫苗临床试验拉开序幕。已观察到接种第一针受试者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国产疫苗安全可靠,这意味着9月下旬国产疫苗即可下线。也就是说在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工作进展顺利的情况下,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策略和方案将于9月中旬确定,该计划的实施表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3 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性保护
  
   3.1 制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必要性。虽然现有的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预防普通流感,但不能抵御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针对这个问题,现有的科学证据还不够充足,但已初步研究表明在对付甲型H1N1流感方面,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无法为人们提供保护,这跟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与流行有关。其实流感病毒具有甲乙丙三个型别,乙型与丙型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异,而甲型具有极强的变异性。甲型流感病毒是变异最为频繁的流感病毒类型,其病毒的亚型每隔z年至3年会发生抗原小的变异,表现为抗原氨基酸序列发生点突变,也称抗原漂移,属于抗原量变。甲型流感病毒每隔10多年就会发生一个抗原性大变异,产出新的毒株,这种变异被称为抗原转变,属于抗原质变。当一个新的亚型出现之初,由于人群缺乏相应的免疫力,很容易引起世界性的大流行,此后抗原特性相对稳定,每隔2-3年出现一个流行波,流感病毒发生部分的变化。随人群免疫力的逐渐增加,流行传播速度逐渐减慢,发病症状逐渐减轻。本次导致多国出现疫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包括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是一个重组体。作为新的型别流感病毒,具有新的免疫原性,由于抗体的保护性是特异的,因此必须生产新的疫苗作为人体的刺激剂,刺激人类本身产生相应的抗体,才会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性结合,产生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作用,因此制备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有其必要性。
   3.2 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分析。本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已经过测定,安全可靠。而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是局部反应:部分受种者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在接种部位发生局部红肿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一般红晕平均直径在0.5-2.5厘米称弱阳性反应,在2.6-5.0厘米称中阳性反应,在5.0厘米以上称强阳性反应。有的接种者除有红晕浸润外,可能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虽然红晕平均直径没超过5.0厘米但伴有此类反应。这些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消退,很少持续3-4天。如有些疫苗含有微量残余甲醇,则红晕面积偏大,出现早,但大多数在24小时内消退。二是全身反应:接种疫苗后,由于疫苗本身的特性,如异种蛋白的刺激,疫苗中的热原质或毒性等原因,少数接种者可于接种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出现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有超过3天以上者。活疫苗出现反应的时间稍晚,消失亦很快。除体温升高外,少数伴有周身不适、头痛、眩晕、畏寒、乏力,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消失。而本次国内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已经多日,可以初步确定其安全性,但有些指标尚待继续观察。
   3.3 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性保护效果。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除了观察类流感症状情况和普通感冒发生情况外,更重要的是利用血凝抑制试验作免疫前后抗体测定,即接种后的抗体水平、抗体阳转率、抗体保护率测定。甲型H1N1流感疫苗受试者要在接种0、21天进行血清的血凝抑制抗体(HI抗体)检测。中期检测结果显示,临床试验用疫苗在接种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抗体保护率、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三项指标均达到疫苗评价标准。根据临床验证方案规定,仍需对受试者进行后续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研究,并对受试者接种第二针后14天、21天血清进行检测。
   根据以往研究流感疫苗免疫后三周H1N1抗体滴度容易升高,而本次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体滴度如何尚有待于跟踪并动态观察。常规跟踪4个月、12个月的测定,本次疫苗应用涉及很多未知的因素,可能每月都要跟踪测定受试者。一般来说当流感抗体水平≥1:40时,即可抵抗流感的侵袭,接种疫苗后HI≥1:40则认为是有效的,而疫苗的主要效果有赖于受试者每年是否对甲型H1N1流感具有抵抗力,也就是说产生的抗体是否具有中和病毒感染的能力,使广大受试者不再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危害,这是接种疫苗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冬去春来,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护理岗位工作了已经二十余年,真是感慨万千,有喜、有乐、有委屈,从最初的自卑尴尬到今天的淡定从容,对我来说得益于二十几年职业的风雨历练,几千个日日夜夜,从十几岁的年少无知、二十几岁的激情冲动到四十岁的宁静和坦然,是护理工作伴随我一步步的成长和成熟。我应该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得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 要】小儿肺热主要是指因热邪侵袭肺部所导致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咽干咽痛、舌苔黄腻、咳喘、流黄涕、黄痰等,需及时进行问诊治疗。在对因风热、风寒患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其年龄及病症进行用药指导,确保其快速恢复健康。本文主要对本人使用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一年多来的体会及心得进行叙述。  【关键词】小儿清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部门,是基础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向全院供应完好无菌、规格齐全的物品,执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的操作,有效地防止与控制医院的感染事件的发生。我们应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制度化,用高品质的服务为临床医疗提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 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肺结核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利用Mete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现有的关于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结果:结核病人的接触史、卡介苗接触史、室内环境、工作环境和BMI的OR值分别为2.86(2.36-3.48),0.42(0.35-0.52),2.63(1.9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 要: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从医院这个明确定位,就可以看出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将明显不同于企业。本文将就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定位 信息化  医院的医院管理,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财务活动反映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盆腔炎,往往是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据报道在西方国家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是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原体,分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种。  关键词:盆腔炎 发病原因 治疗  1、一般资料  1.1急性盆腔炎  原因:  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如分娩造成产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卫生知识的广泛普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也由封闭式向半开放式直到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过渡。 在国内已有很多家精神病院开展了开放式管理。为了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及满足患者和家属的要求,我们中心于2012年5月起开设半开放式心理病房,现就精神患者入住半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2014年9月15日上午11时,我乡卫生院防保组疫情监测人员在进行门诊日志报告监测时,发现乡中心校(9月9日至15日期间)有13例结膜炎病例陆续到卫生院购药治疗,考虑系一起结膜炎疫情暴发,下午与公卫办何某某到该学校进行核实、处置后电话报告都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调查情况如下。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急
期刊
【中图分类号】B 844. 2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  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是一种因自己所属的群体资格而受到区别对待,引起被排斥感的知觉形式。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的特点、功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先对333名流动青少年的歧视知觉、自悯进行测量,考察其发展的现状特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如下:  ①流动青少年的歧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作为社会卫生服务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分布最为广范的医疗卫生组织,其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保障任务。社卫药房的管理工作也是整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药房管理,也成为当下科学管理社卫单位的重要工作。本文就社卫的药房管理出发,阐述问题,探讨管理方法,以促进整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