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需铸魂、强体、赋能、提质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ng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把方向、揽全局、抓重点、促落实的引领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加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务必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把方向、揽全局、抓重点、促落实的引领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加强政治引领,着力“铸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牢记初心使命,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健全“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强化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引领基层各类组织、各类群体自觉服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加强组织引领,着力“强体”。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要建强基层组织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中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城市社区,健全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构建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层层发挥作用的组织领导体系。在农村,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注重发挥党员作用,认真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强化党性意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注重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引进来,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认真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并定期走访制度,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党员“戴党徽、作表率”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示范带头、建功立业。
  加强机制引领,着力“赋能”。基层治理不是“一锤子买卖”,必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建立管人、管钱、管事的长远、长效之策。要完善以社區党组织为领导,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联系社区单位、驻社区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治理机制。加大基层保障力度,落实村和社区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经费等;健全村干部工作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城市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推动经费向基层倾斜。做好街道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推进乡镇体制改革,推动基层权责对等。
  加强活动引领,着力“提质”。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要深化志愿服务,村级采取“公益岗位 志愿服务”模式,社区采取“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模式,完善“群众点单、精准派单、反馈评单”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旗帜鲜明加强党对物业工作的领导,加大小区、物业党组织和业主委员会组建力度,广泛动员党员、居民代表参与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创建“一村(社)一品”,紧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打造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社区服务品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作者系随州市曾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其他文献
摘要:反思能力是每个教师或多或少都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反思特质是教师职业化不可或缺的,是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专业成长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生涯,是教师不断反省、更新其教育信念,增加其对教育、教学的忠诚,批判地获得并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出是在承认教师即专业人员或研究者的前提下对专业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素质。而这一专业素质理应具有反思特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地上升.而高中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其培养效果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极为重要的影响.据此,本文将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高中学校、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高
【摘要】數学学科存在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与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难以协同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科学化、规范化、艺术化地应用手势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拟定针对性学习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进而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手势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手势语属于一种态势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形式,
在“西方中心”意识的支配和影响下,西方媒体炮制了大量虚假涉华新闻,并辅以多种伎俩抹黑中国,进一步操纵国际舆论的反华倾向。西方涉疆报道强烈的政治色彩表明,虚假新闻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工具。反击西方涉华虚假新闻,打破西方传播霸权,需要充分调配国内国际资源,构建国际友好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