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乙烯对玉米子粒发育早期的影响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子粒败育与乙烯、多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采用两类不同基因型 (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和正常类型 )玉米杂交种为材料 ,对子粒发育前期乙烯的代谢变化 ,以及果穗中下部正常子粒上部败育子粒内原精胺(Spm)、亚精胺 (SPd)和腐胺 (Put)的含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败育子粒在受粉后 8~ 12天阶段中多胺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子粒 ,子粒的乙烯释放量在授粉后的 0~ 8天也出现。研究认为 ,乙烯的释放量 ,及果穗顶部子粒较低的多胺含量都与子粒败育密切相关 ,同期败育类型玉米子粒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正常类型
其他文献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两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对水分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水分的生理响应差异明显.产量较高的郑单14(ZD14)对水分较为敏感,在足灌条件下
人本管理是指以人为根本的管理。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西方现代管理文化,在人本管理思想上,具有趋同倾向。文章从人本管理思想所蕴藏的中西管理文化的深厚内涵,论述了人本管理思想
介绍了无功功率控制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作用,分析了天生桥换流站无功功率控制模式和无功控制功能方式、交流滤波器的配置及其投切控制,通过对11.29事件的分析来说明在高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