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子粒败育与乙烯、多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采用两类不同基因型 (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和正常类型 )玉米杂交种为材料 ,对子粒发育前期乙烯的代谢变化 ,以及果穗中下部正常子粒上部败育子粒内原精胺(Spm)、亚精胺 (SPd)和腐胺 (Put)的含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败育子粒在受粉后 8~ 12天阶段中多胺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子粒 ,子粒的乙烯释放量在授粉后的 0~ 8天也出现。研究认为 ,乙烯的释放量 ,及果穗顶部子粒较低的多胺含量都与子粒败育密切相关 ,同期败育类型玉米子粒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正常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