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415722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IVF-ET且有剖宫产手术史的144例患者的助孕情况、妊娠及分娩结局, 对照组为同期行IVF-ET且既往仅有阴道分娩史的166例患者。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剖宫产史组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b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刺激时间, 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移植数、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剖宫产手术史组胚胎移植困难比例(6.25%)高于阴道分娩史组(0.00%), 胚胎种植率(24.01%)及临床妊娠率(40.28%)明显低于阴道分娩史组(分别为34.98%和54.8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剖宫产史组双胎妊娠者较对照组双胎妊娠发生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比例增加(P< 0.05); 无论是剖宫产手术史组还是阴道分娩史组, 双胎分娩较单胎分娩新生儿出生孕周、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

结论

剖宫产手术史可能降低IVF-ET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增加胚胎移植难度。对疤痕子宫妇女应严格控制移植胚胎数目, 妊娠后加强孕期监管。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孕产妇产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
时间像一只蹑手蹑脚的猫,不动声色地来,不动声色地去,一切看似都没有改变: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沧海没有变成桑田,地不老天不荒,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花落了还会开,草枯了还会绿,四季的轮回顺理成章,一切都那么自然,让人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可时间真的流逝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像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贼,不知不觉间,掳走了太多属于我们的美好:烂漫如花的童年,贵如珍宝的青春,还有繁茂如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