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确诊率.方法 对2003~2006年1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筛选出36例院外误诊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其入院前的误诊率和原因.结果 36例中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例,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症、癫(癎)各5例,酒精中毒、血管性头痛各3例,脑梗死、颈椎病各2例,急性胃肠炎、癔症各1例.结论 临床表现不典型,CT检查阴性,临床不能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尽早行腰穿检查,有条件应行DSA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其他文献
网络平台借中国网民人口红利、时代机遇抢得先机后迅速成长,但是部分网络平台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受到诟病,必须加以反省。网络平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各方的期待及法律
近年,我们采用手锥锥颅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51~76岁。有明确外伤史13例。症状与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头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颅脑损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用于颅脑外伤急性期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接受高氧液(1000ml/d,静脉输注)2周,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强的松(prednison)治疗婴儿痉挛(infantile spasms)的疗效。方法于2001—01-2006-01用强的松治疗婴儿痉挛37倒。所有病例均用常规抗癫癇治疗无效者,其中5例为应用ACTH治疗
我院自2002—02-2005—12,共收治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病人86例.全部经CT检查或手术证实。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救治原则进行分析。
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右耳疼痛1 d于2019年5月14日就诊。患者1 d前在家附近种地回家后,感觉右耳部疼痛,疼痛不见缓解,立即来我院就诊,初步考虑诊断蜱虫叮咬[1]。体格检查:生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可控电解弹簧圈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我科自2005—08~2006—12以来成功完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12例,现
导航计算机作为导航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为了解决实际检测手段比较落后,检测效率较低等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动化、高效率、操作简便的导航计算机板自动检测系统。文中着重讨论了该导航计算机板自动检测系统的整体框架,对串口检测、计数器检测、温度采集电路检测、CAN接口检测、存储器检测模块的功能原理及软硬件设计进行了研究,最后对重点部分加以了详细的描述。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