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教师从繁重、枯燥、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平等、双向的交流平台,它既能使教师、多个学生主体间通过协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讨、对话,又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促进了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但教师不可专注于盲目运用多媒体这种形式,只有科学合理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教学效果。
一、电教手段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重点、难点,电教手段的使用就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更快接受,更易于理解和更牢固掌握知识。有一些教师选用电教媒体目的模糊不清,只注重电教媒体形式上的呈现,表现在有时在次要内容上过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在主要内容上用得少甚至不用,忽略了电教媒体与讲授知识间实质性的有机结合,这样运用电媒体必然收效甚微。
二、电教媒体的使用要恰当准确
使用什么样的电化媒体,不仅要考虑到授课内容、学生基础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还要考虑与传统教学媒体的配合。只有恰当使用电教媒体,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幻灯、投影可以给学生直观形象,能够把教学内容以画面的形式演示,给学生提供大量色彩鲜明、真实生动的视觉形象,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加深教师传授知识的印象,方便教学;录音机的使用,让学主既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朗读,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录音记录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找出差距,提高其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听录音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这样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对英语语言文化对自己的熏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电教媒体的运用必须遵循优化组合原理
不管是传统教学媒体还是现代教学媒体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难以克服的缺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中,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恰当优化組合,特别是电教媒体的采用不能搞形式主义,应该遵循整体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结合。
多媒体的优化组合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媒体选择,其教学功能发挥与教学的需求相一致,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不恰当的媒体选择,其教学功能发挥与教学的需求不一致,犹如画蛇添足,在教学中产生消极的教学效应。例如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对不同的文体特征选用不同的电教媒体进行组合教学,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在讲授诗歌、戏剧、记叙文、散文这些单元时适合运用VCD、录像带、图片相结合,创设相应的情境,运用图像、声音相结合,将抽象的文字演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音乐、朗诵,让学生直观感受所要接触的文字信息,从而享受到文学艺术的美,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在讲授议论文单元时,上述的组合方法就不适用了,可以将制作的教学软件资料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结构和思路,还可将课外精短的议论文移入课堂,使学生获取理性的思考。
四、电教媒体手段的使用必须适量
某一个时间段内,电教媒体手段的使用应适量,这包括电教手段运用的次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电教媒体手段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失去了有效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图花哨,搞形式。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使用电教媒体。误认为电教手段用得越多,学生的参与率就越高,效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所以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 “活化教材”,因此,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
五、使用电教媒体教学时必须注重效率
多媒体教学环境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注重学生的感受,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多媒体教学环境当中去,同时,教师也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一旦发现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甚至要停顿、重复教学过程,总之,要让大多数学生受益。
综上所述,可见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才能充分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方位地发挥和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作者单位:江西省电教馆)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电教手段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重点、难点,电教手段的使用就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更快接受,更易于理解和更牢固掌握知识。有一些教师选用电教媒体目的模糊不清,只注重电教媒体形式上的呈现,表现在有时在次要内容上过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在主要内容上用得少甚至不用,忽略了电教媒体与讲授知识间实质性的有机结合,这样运用电媒体必然收效甚微。
二、电教媒体的使用要恰当准确
使用什么样的电化媒体,不仅要考虑到授课内容、学生基础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还要考虑与传统教学媒体的配合。只有恰当使用电教媒体,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幻灯、投影可以给学生直观形象,能够把教学内容以画面的形式演示,给学生提供大量色彩鲜明、真实生动的视觉形象,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加深教师传授知识的印象,方便教学;录音机的使用,让学主既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朗读,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录音记录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找出差距,提高其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听录音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这样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对英语语言文化对自己的熏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电教媒体的运用必须遵循优化组合原理
不管是传统教学媒体还是现代教学媒体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难以克服的缺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中,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恰当优化組合,特别是电教媒体的采用不能搞形式主义,应该遵循整体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结合。
多媒体的优化组合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媒体选择,其教学功能发挥与教学的需求相一致,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不恰当的媒体选择,其教学功能发挥与教学的需求不一致,犹如画蛇添足,在教学中产生消极的教学效应。例如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对不同的文体特征选用不同的电教媒体进行组合教学,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在讲授诗歌、戏剧、记叙文、散文这些单元时适合运用VCD、录像带、图片相结合,创设相应的情境,运用图像、声音相结合,将抽象的文字演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音乐、朗诵,让学生直观感受所要接触的文字信息,从而享受到文学艺术的美,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在讲授议论文单元时,上述的组合方法就不适用了,可以将制作的教学软件资料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结构和思路,还可将课外精短的议论文移入课堂,使学生获取理性的思考。
四、电教媒体手段的使用必须适量
某一个时间段内,电教媒体手段的使用应适量,这包括电教手段运用的次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电教媒体手段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失去了有效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图花哨,搞形式。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使用电教媒体。误认为电教手段用得越多,学生的参与率就越高,效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所以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 “活化教材”,因此,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
五、使用电教媒体教学时必须注重效率
多媒体教学环境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注重学生的感受,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多媒体教学环境当中去,同时,教师也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一旦发现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甚至要停顿、重复教学过程,总之,要让大多数学生受益。
综上所述,可见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才能充分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方位地发挥和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作者单位:江西省电教馆)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