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对汉奸的司法惩处——对惩奸法律文本、程序设置与审判特点的考察

来源 :抗日战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期间,汉奸作为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反面典型不断出现.国民政府从1931-1947年实施了多种严惩汉奸的政策,但司法惩处主要在1946-1947年.1944年出台的一部程序法《特种刑事案件诉讼条例》规定非军人汉奸案件应归司法管辖,从而逐渐取代此前由行政兼理的办法,这一点得到了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的支持,汉奸案件的司法审理也经历了由非常态到常态的转变.国民政府通过司法机关惩办汉奸数以万计,对社会影响不可谓不深远.然而,惩处汉奸的法律条文、司法程序、法庭审判等环节都存在问题,致使司法不公,时而惩处不力,时而失之过严.首先,法条时常有悖法理;其次,程序存在种种漏洞;最后,判决亦受行政干涉严重.本文拟从国家层面,通过梳理行政院、司法院及省级行政、司法机关的档案,分析上述司法不公的问题所在.
其他文献
1932年3-9月国联调查团来华期间,除进行事实调查外,还试图寻求解决中日冲突的办法.作为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来华之初,试图介入上海停战谈判,遭到各方反对.此后,国联调查团与
伪满是披着“独立国家”外衣的日本殖民地,在伪满军队中存在大量拥有伪满军军籍的日系军官.他们虽然与一般日军军人同为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殖民统治的具体执行者,但因身份